六招打造内训精良之“师”
A公司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产品链从矿山开采一直延伸到钢材成品,而且各类生产辅助项目及生产服务单位齐全。该企业目前拥有员工9万余人,涉及管理岗位、各专业技术、操作工种繁多,因此,企业内部培训工作量巨大,年培训量在7万人次左右。如何通过开展企业内训师团队建设,形成完整的内部培训师管理机制;如何为企业开展高质量的培训做好师资储备,更好地为企业员工的成长服务,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对于利用外部资源开展培训来说,内部培训占企业整个培训量的80%,是企业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目前,许多企业缺乏相对完整的内部培训师师资储备和管理机制,培训任务多由相应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临时承担。由于他们自身岗位工作繁忙,没有充分的时间备课、授课,加之培训结束后没有相关的评价,因此,这些临时“客串”的内部培训师常对培训任务应付了事,致使培训过程“走过场”,培训效果不理想。
优秀的内部培训师是企业的稀缺资源,对企业而言,其作用是长远和不可替代的。一个优秀的管理人才或高级技术人才不一定能胜任内部培训任务,因为内部培训师除应具备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个人感染力等。此外,内部培训师还应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成人教育培训的规律等等。这些能力需要不断培养和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因此,企业不仅要为内部培训师的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还应从人员选拔上严格把关。
第一招: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基础
企业可根据自身内训师团队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梳理内训师团队建设需要的各方面资源,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内部培训师的推荐与选拔、职责与任务、培养与聘用、考核与激励等内容进行明确地规范,为内部培训师团队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支持。这样,既能保证工作有序进行,又能整合资源,合理运用,促进内训师团队建设的顺利开展。
第二招:潜在的培训师人才是前提
作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A企业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众多,其中不乏具有内部培训师潜质的人才,人力资源部门要在既具备能力,又有参与企业培训工作热情的诸多人才中逐人筛选,发现潜在的内部培训师。这是人力资源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内部培训师团队建设的必要前提。A企业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设定基本条件,通过基层推荐和自主报名进行初步搜集,再对“海选”名单仔细筛选。经过这些环节,400名具有内训师潜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入选。人力资源部门再根据入选者的基本情况、专业及工作经历等进一步甄选,最终确定300人为企业内部培训师的重点培养对象。
第三招:培养方式和学习内容是关键
有了重点培养对象,接下来就是培养和训练。A企业首先成立了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根据内部培训师的职业特征、能力要求及相关知识拓展等方面需要,设计出详尽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由于备选人员已具备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人力资源
部门据此确立了以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件制作能力加专业能力“3+1”的能力培养模型,设计出相应的培训内容。
对于内部培训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应主要依靠专业培训和自主提升。人力资源部门应在专业培训上对内部培训师储备人员给予全力支持,优先选派此类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班、研修班,或根据工作需要派其进入高等院校参加进修,通过这些方式加速内训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第四招:实施培养方案是保证
为内部培训师储备人员授课的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及课时长短设计培训实施方案,以课堂讲授与学员实践训练两大环节为基本模式,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实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重与学员的互动,提高学员的参与度,保证培训达到预计的效果。该阶段培训结束后,为学员留出一周时间用以消化理解培训内容,并令其自行设计1小时的培训课程上台实践。之后,专家组从课程内容、授课技巧、课件制作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点,使其真正得到锻炼,并在以后的内部培训工作中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第五招:严格选拔、深度培养是推进
经过培训达到合格水平的学员,作为资格认可,A企业为其颁发内部培训师资格证书。其中只有10%的学员最终被聘任为集团公司内部培训师,获得聘任证书。至此,企业内训师团队建设初步成型。随后,还要对其进行深度培养——根据每位内训师的专长,为其布置课题任务,督促其进行课程开发设计。任务完成后,由专业培训师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即可安排授课;未通过评估的,可以继续进行课程开发,限时完成定量授课任务。深度培养可以使优秀内训师迅速成长,为企业内训储备一支素质优良、专业结构合理的内训师团队。
第六招:合理激励是助力
合理的激励可以推动优秀内训师团队的形成。企业对内训师的激励应精神与物质并重。在精神层面,企业通过开展公司级和厂矿级金、银牌内训师评选活动给予荣誉奖励,并在公司内广泛宣传;另外,企业要为不同层级的优秀内训师提供外出学习、研讨的机会,优先为其提供学习资料;内训师在承担单位或集团公司的授课任务时,企业应参照内训师层次、授课效果、课时量等因素,给予合理的劳动报酬,从物质层面体现出内训师的工作价值,鼓励内训师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经过层层推进,企业内部培训师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各类专题课程覆盖面不断扩大,新课程开发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增加,培训满意度也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内部培训师岗位业务能力随着授课能力的提升也得到相应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上一篇:自我的成人教育?
下一篇:成人学习特点(TTT导师刘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