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不够的钱,端不平的水,成为三孩父母究竟要付出什么代价?
今年5月,我国全面放开三孩生育,这之后,各地的配套政策也陆续出台,广东推出了80天奖励假期,江西也称会给予产检、生育等各种补助,有了钱,有了时间,是否就意味着三孩的养育更便利?每日人物找到了三位三孩家庭的父母,分别是北京的职场妈妈、成都的全职奶爸,以及生活在十八线小城的年轻母亲,我们和他们聊了聊三孩家庭的甜蜜和困境,以及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文 | 徐爽
编辑 | 金匝
运营 | 以繁
内文配图 | 受访者提供(除特殊标注外)
别的家长欢天喜地退出小升初群,
我一个都不敢退
王诗,女,80后,北京海淀
有三个孩子的 “海淀妈妈”,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
每天早上7点起床,7:30前会把三个小朋友收拾好,送到学校去。7:30到下午5点之前,这个时间段主要忙工作:带一个100多人的团队,见客户和开会。下午5点,接孩子去上课外班,6点多回家。晚上7点到10点是完全陪孩子的时间,然后10点到12点,团队每周一到两次线上工作会议,基本安排在这个时间段 。
我认识的三孩妈妈们,大多数和我节奏相似,普遍都是处于这种非常忙碌的状态,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弥足珍贵。有些朋友家里只生了一个,孩子稍大点,家长们基本可以解脱了——他们想出差就出差,想旅游就旅游,想二人世界也有很多的时间和自由。而三娃妈妈,只能见缝插针趁着周末三个孩子都在课外班,才有自己的二人世界,这样的机会,最多也就是两三周一次吧。
三孩家庭一个最主要的矛盾是,无法真正照顾到每个人。有一年我和老大从日本旅行回来,老大得了当时传染性极强的甲流,我怕传染给老二和老三,就在酒店租了个房间和老大一起住。那时候老二天天在家哭着找我,老三也跟着哭,我当时就挺难受的,有时候你照顾了这个,就没办法照顾另外两个,这是不可避免的。
▲ 老二和老三在休息。
其实生三孩不是我们的本意,之前我打算生两个,第三个是意外怀上了,舍不得打掉,而且那时有信心可以养好,信心主要是来自家庭,尤其是丈夫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但后来也发现,我当时根本没意识到教育内卷的程度。
成为“海淀妈妈”之前,我是一位准“顺义妈妈”,原本计划让孩子们读国际学校,走留学这条路,等疫情来了,发现很多东西不可控,尤其是未来出国读书,也是未知数,出于更稳妥的考虑,我们商量着把孩子转到了海淀。
从“顺义妈妈”到“海淀妈妈”,我最大的变化是,焦虑感转移到了一个新的领域,从音体美导向,转向学科导向。到了海淀,进入公立学校,学费少了,但学科培训班反而多了起来,免不了。而且也需要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投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独生子女的家长可以做到对孩子百分百投入,我们三孩家长,只能把一颗心掰成三瓣用,教育上也是如此,做不到那么精细化的监督。
在双减政策之前,带孩子在海淀上培训班,很多家长会坐在教室后面全程陪同,一起上课,一起记笔记,然后回来辅导。我内心深处虽然不太认同这种模式,但也知道这样做对现阶段的孩子来说有巨大的好处。游泳课上,有的家长会在旁边很仔细地指导孩子,腰要怎样,腿要怎样……毕竟教练要面对好多孩子,有时候顾不上。结果就是,严密监督中,“精细化”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确实课业成绩很优秀,课外活动也很棒。
而作为一个三娃家长,大多数时候都是把孩子送去上课,然后又得赶快去接手下一个孩子。最近“双减”政策出台,其实对于我们这种学科补习本来就很少的家庭来说,影响不算大,学科类课程和自学尽量集中到工作日的晚上,到了周末,除了我们常规的壁球、游泳、马术、钢琴、书法、舞蹈等等,反而还多出来一些时间可以户外。
▲ 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外出旅游。
但每学期最有挑战的,就是对着学校课表和各类社团安排,决定自己家的课程表,既要保证每个孩子能学习自己喜欢的项目,又能挑选到负责任的机构和老师,还要考虑时间安排上彼此不冲突。就像疫情期间,全民网课的时代,我们常常是这边老二在上钢琴课,还没结束,那边老大的舞蹈课开始了,把杆和整面镜子就在钢琴边上。
如果说别人家的“小升初”是一场短暂的战争,那我们三孩家庭就是一场“持久战”。北京小升初的一个特殊性是,竞争压力比他们的中考、高考都大,这一阶段非常依赖家长的资源和渠道。海淀的“小升初”,靠的不仅是简历漂亮,还需要家长去搜罗很多信息,我经常开会开到一半,手机突然弹出条信息说,“某某学校”在收简历了。那我得赶紧赶过去,实在不行找个闪送,还得盯着他不能投错箱子。教委名义上不准搞简历考试这一套,所以有时候学校会打“秘密电话”,那么我的手机不能错过任何来电。
最近老大刚升完学,很多同年级的家长都欢天喜地退出了小升初群,而我的消息群和家长群一个都不敢退,因为要留着老二、老三以后继续用,这大半年都处于这种非常焦虑的状态。有时候和老公讨论说,如果我只有一个孩子,我可能对她的付出会更多些,说不定她最后升学的结果也更好。
但从另一个层面去想,独生子女的家庭,通常家长的寄托和关注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更容易精英化、精细化培养,而我家孩子不止一个,心态上,更多是想去发掘每个孩子身上优势和特质。有兄弟姐妹,他们也会通过互相参照来理解自我和他人,有那种互相学习的氛围。
三孩家庭的小孩,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更强一些,他们会意识到,所有的东西都是要分享的。两个小孩是相互关系,三个真的就是“小社会”,会有矛盾,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但是打着打着就好了,好了又接着打,也可能会“结盟”,两两一组非常随机,会有更多的张力。我们家两个弟弟是睡上下铺,关系好的时候,弟弟会给哥哥发张“VIP券”,表示你可以和我一起睡下铺,弟弟不高兴了,哥哥你就睡上铺,如果非要睡下铺,就拿“VIP券”来换。姐姐也会发这个所谓的“VIP券”,决定两个弟弟要不要进她房间玩耍,我们家每天都特别热闹。
▲ 王诗的三个孩子,分别生于08年、12年和14年。
带三孩的夫妻是背靠背在打仗,
顾不上回过头给对方一个拥抱
Lionel,男,80后,四川成都
每次在小区里遛娃,人家看到我一男的带着三个,还都是男孩,总会议论几句:“好家伙,一个男孩一百万,你们家,三百万。”以后是不是要给每个孩子一百万买房,我持保留态度,但孩子的成长和养育,我觉得我绝不能错过。
我妻子大学毕业没多久就生娃,生完老大又意外怀了双胞胎,三年来一直待在家里,生娃、养娃又生娃,一直在重复,后来她有点想逃离这种状态,也羡慕身边很多同龄朋友,还单身,精力都可以放在自己身上。她这种状况,其实我很理解,考虑到我之前的工作经历更丰富,将来回到职场能选择的余地也相对更多,所以双方商量后,决定妻子去工作,而我,开始当三个儿子的“全职奶爸”。
为什么会做出我带三个孩子的决定,因为在我看来,孩子的前三年,父母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我小时候父母离异,跟着妈妈长大,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渴望有个家、成为好父亲,还有就是,我身边朋友们的经历,也促成了我的选择。
▲ Lionel带着三个孩子在小区玩耍。
我有一对创业的朋友,他们生了两个孩子,因为公司做得比较大,更多的精力和责任感都倾注到公司去了,陪伴小孩的时间很少,白天见不到面,晚上回去之后多少要和孩子互动一下,所以孩子也开始跟随大人的节奏,特别晚才休息。他们也想弥补日常陪伴的缺失,但感觉还是力不从心。之前我看那位妈妈怀孕晚期还应酬,分娩前一天也在开会,后来,他们意外怀了第三胎,还是对双胞胎,夫妻都想要,但工作太忙,孩子没保住——我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之前还是有些积蓄的,待在家里,也可以接一些自由职业的活儿,所以,辞职没有导致我有太大的负担,或者有跟社会脱节的感觉。有的朋友误解我已经财务自由了,不然一个男的怎么愿意待在家里?其实不是的,我只是做了一些家庭与事业的权衡,一个阶段性的选择。
当然,回到家庭,日常要面对的,更多是喂奶、换尿布、陪孩子等等这些枯燥、重复的劳动,琐碎的事情,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是考量和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去年,双胞胎还小,我父母还有保姆都住家里,共同照顾小孩。你想,三个小孩,五个成人,一个屋檐下,太复杂了。比如请老人照顾小孩,这算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有时候他们教育观念不对,我也不会苛责。照看小孩这事对老人没啥实质性的好处,他们相当于“义务的保姆”。还有保姆,她的感受也得照顾到——她不开心了辞职就能走,但更换、磨合新保姆对我们来说很麻烦,小孩子也经不起一直换。
这几位一有情绪压力,都倾向于找我吐槽,但如果我有什么情绪,只能自我排解。有时候排解不掉,可能会把这个情绪带给孩子。书上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应该是温柔而坚定,但很多事扑面而来时,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和妻子角色互换后,我算是体会到很多妈妈们说的那种“疲惫心累”“耐心用尽”的感觉,更理解妻子当初为什么想“逃离”家庭。有时候我实在受不了,也得去小区转一圈,再回来,会觉得家里的空气都不一样了。
三孩家庭,对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也是个考验。记得婚礼上,我抱着美好的想象——结婚生子是感情的升华。备孕那会儿,我们非常好,因为有共同的生活目标。但后来时间和精力要分到三个孩子身上,给伴侣的就没那么多。有需要调解的事情,得等孩子都去休息,但那时已经非常疲惫,没法很好地沟通,第二天起来,又是同样的柴米油盐……
我觉得我和妻子的很多争执,本质上是因为对婚后生活的预期不一致。她是需要很多爱和安全感的人,希望我能记得“妈妈”的角色之外,她也是“妻子”。但现在,有三个孩子,我们更像并肩作战的队友,各司其职,更多时候是背靠背在打仗,顾不上回过头给对方一个拥抱。
我也很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不想生那么多,一个孩子已经一堆糟心事,生三胎其实需要对亲密关系、对自己有足够信心。因为养孩子是个无休止的工作,目测接下来的20年都不会太容易。养育的过程我也一直在思索,我如何有自我的空间,也能让孩子有相对健康、独立的自我。
▲ Lionel在给双胞胎剪头发。
白天绝大部分时间,我都陪在孩子身边,每天大概有两小时是属于“高质量陪伴”,我需要和他们一直交流、互动,剩下的时间,我在旁边看着、偶尔说话即可,给他们一些自己探索的空间,这时候我可以一心多用,做一些碎片化的事情,比如刷刷新闻,回复信息。晚上9:30后,孩子们都去睡觉了,时间才是完全属于我的。这个时候,我终于能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发会呆,看点美剧,或者做些自我反思。带娃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但保留一些自我空间是有必要的。
之前我看到一条新闻说,成都市政府联合幼儿园搞了暑期儿童托管,但我们这边的街道、社区都不了解情况,我好不容易要到公益托管机构的名单,打电话去问,发现收费比普通幼儿园还贵,每个小孩5000元/月。之前攀枝花也说要给生育二孩、三孩家庭补助,一个月发500元,但这钱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杯水车薪。我觉得养三孩,社会层面的实质性支持还是缺乏的,所有压力都得家庭来扛。
现在,我们每个月用在孩子上的开销大概是两万左右,有认识的别的家长花费更多,他们可能比较注重品牌吧。我的观点有些不同,从重要性来说,我觉得父母投入的注意力>时间>金钱,陪伴这个东西是无价的。
如果一个孩子在他小时候能得到无条件的爱,各种需求的满足,那么他内心的安全感会很强,以后会勇于探索,所以我辞职后,从北京回成都的路上,弄了个房车,边走边玩,一家三口,开了三个月。我觉得那段经历对老大的性格影响蛮大的,他现在很开朗,胆子大,在外面也会和陌生人社交,放得很开。
之前我去国外出差,经常在公园看到一大家子出游,大的、小的,处得都很融洽,没有一团糟。我感觉三孩家庭对于西方社会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他们在福利政策上做得比较好,比如孩子一出生就有“牛奶金”,一直到18岁,父母的工作时长一周也就40小时,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家庭。还有就是文化观念上的包容:男性也会意识到家庭陪伴的职责和重要性,对于爸爸带娃这件事,人们不会惊讶,或者觉得“这个男人不够成功”。
出走之后,丈夫才真正意识到
我作为三胎妈妈的辛苦
徐曾,女,90后,安徽宿州
作为一个婆家来自山东农村的三孩妈妈,而且是三个女孩,我想我遇到的问题,大家应该能想象得到。
首先是重男轻女。生完两个女孩后,婆家希望我继续生,生个男孩。其实我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就有点产后抑郁,老公的爷爷是我抑郁的重要原因,怀孕时,他天天在我耳边唠叨:要是个男孩多好啊。我不去他家,他也会跑到我们家看我,逢人就指着我的肚子说,算命的觉得这一定是个儿子。当时我整个人很崩溃,听到“男孩”这个词,心里就很难受。
▲ 图 / 《漂亮主妇》剧照
生完第三个,我的抑郁大概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每天都非常烦躁。我会问丈夫,有酒吗,我想喝酒。但我得母乳喂养,不能喝。之前孕期也是,我表现得非常“作”:孕妇本该控糖,可我偏要吃榴莲,还买特别大的那种,一看就吃不完,丈夫让我买小点,我就跟他吵。要吃火锅,就一定要去城西那家,家人说离着太远,大肚子过去不方便,我不行,不去那家,我就不吃饭。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可能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太大,情绪不稳定。
喂老三的时候,一直堵奶,吸奶器都吸不出来,有了血泡,生疼,小孩在那哭,我也焦虑到不行。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里,一听见小孩哭,我乳房就痛。每天除了喂奶,什么也不能干,当时唯一的发泄方式是抓娃娃,到了午休时间,12点左右,丈夫会带着小孩陪我去商场,一抓就是两小时,等两点了,他再去上班,也是一种发泄吧,到现在我家里还有一大堆娃娃。
后来我意识到,如果我全身心集中在带小孩这一件事上,真的会很累,所以第三胎生完两个多月,我就决定要出来做点什么,分散注意力。后来我开了一家小店,白天把孩子接到店里来,边开店边照顾孩子。
现在回想,结婚前是如此自由,但有了三孩,完全是家庭主妇,除了围着小孩转,围着家庭转,其它什么也不会,所以我总是和大女儿说,你以后不要结婚,结婚就没有自由了。
我老公并不了解有三个孩子意味什么,他会说,不就是带小孩嘛,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一次,我忙着给三个孩子换衣服,他就一直坐那儿玩手机,搭把手都不愿意,我一下火就上来了,小孩往那一扔,就回娘家扬州去了。
▲ 图 / 《我是真的爱你》剧照
我还是很舍不得离开小孩的,因为自己是留守儿童,小时候爸妈在外地上班,我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但我不想自己的孩子也这样,我希望她们每天都能快乐。有时候,再多的烦恼和痛苦,看着这么几个小人儿,一脸纯真,“妈妈,抱抱”,心就化了。
但不能否认的是,在扬州的这一个星期,我可开心了,最大的感受是,生活太爽了,一个人好舒服。为什么要活得那么累?背负这么多小孩?为什么我的丈夫不用背负?小孩又不是我一个人生的。我把丈夫的电话和微信通通拉黑,直到丈夫的姐姐打电话把我召回来。
大概是因为那次“出走”,丈夫意识到一个三孩妈妈的辛苦,开始主动做些家务,干活会搭把手,他之前爱玩游戏,生完第三个之后,电脑也卖掉了。现在的生活,我总体是比较满意的。我的店就在我老公的店对面,一条马路之隔,小孩有什么事,我就把他喊过来处理。丈夫每天会把早饭做好,喂饭、接送,一个月至少要陪小孩去两次公园。
我的店不大,挣的钱不多也不少,覆盖房租成本肯定是可以的,额外赚的,也能贴补一下养娃费用。我们在三线小城市生活,开销不大,每个月养三个小孩的钱差不多五六千元,毕竟吃饭在婆婆那,有一点儿啃老,这部分其实是婆家承担了。
我和老公都是90后,结婚比较早,现在已经买了套房子,我娘家还有一套,我们夫妻俩再奋斗一套出来还是可能的。三套房子,给三个闺女,以后她们肯定饿不死,其它的我也不想再多做打算。
今年过年,我回老公他们山东老家,那些亲戚朋友聊天说,现在男孩结婚彩礼好贵,订金20万,结婚20万,还得全款车房,加起来估计200万。我庆幸还好不是生了三个儿子,否则除了每个人200万的彩礼,我是不是以后还得帮他们带小孩?现在有三胎政策了,那我不得带9个小孩?不敢想象。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 图 / 《坡道上的家》剧照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