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总是令家长们困扰:到底选择怎样的教育,才能保障孩子的未来竞争力?身为企业创始人、管理者的家长们,往往有更深刻的亲身经历和用人思考,他们说,学习能力、冒险精神、人格魅力,都比分数重要太多。知易行难,满足这群“高格局”家长的教育期待,南京威雅这所创办不到两年的新学校,是如何做到的?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张楠 编丨Iris
如今,叱咤职场的商业精英们,开启爹妈这趟修行,给孩子择起校来,也真是雷厉风行。
不久前,当听说了一位企业家家长,为了给孩子选个心仪的学校,甚至派出了人力资源部门去逐一考察的故事时,外滩君还是惊讶了一番。
这样的做法还算有限。还有位妈妈,儿子小学五年级,就去当地最有名的国际特色学校参加了插班生考试,考上了,还是不放心,又足足观望了三年,直到初二,才真正决定给孩子转学。
另一位高管爸爸,也是煞费苦心。几乎每年都要雷打不动地送孩子去参加夏令营,让孩子自己体验喜欢哪种教育方式。朋友推荐的学校,他一边自己调研,一边送孩子去了学校所属集团的夏令营......相对比之下,常规操作的开放日、体验课,倒显得有些“小儿科”了。
没办法,教育和成长都是不可逆的,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尤其是这些已经成为企业创始人、高管的父母们,多年在社会生活中摸爬滚打的经验,再加上做管理、用人的思考,让他们的择校标准也特别高。
就以那位观望了三年才决定给儿子转学的企业家妈妈来说,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电子企业,她常常在公司管理者这个身份上思考,“未来人才”这个问题。
她越想越觉得,学习能力、冒险精神、人格魅力,都比分数重要太多了。“ChatGPT考试都已经那么厉害了,我们的孩子还在学校‘卷’那几分,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而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则是最终都选择了南京威雅学校(以下简称“南京威雅”)。
倒也不是巧合,在威雅学校保罗·希尔福德(Paul Silverwood)博士的倡导下,学校每一处设计,都渗透着培养优秀“决策者(Decision Maker)”的理念。真的置身其中,这群见多识广的家长们都忍不住感慨,孩子的胸怀和格局真是不一样了......
比起分数
我更怕孩子丢掉自己
转来南京威雅前,文文是南京某知名公办学校的尖子生,语、数、外常年保持满分成绩,同学们还开玩笑叫他“杨三百”。
从小就成绩优异的文文,有时候难免“完美主义”。刚转到威雅不久,一堂英语课上,因为传统教学方法下养成的“哑巴英语”,文文没能回答好提问,结果直接忍不住当堂大哭了起来。
“其实大人很明白,这是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比较强,但能力还没跟上,所以他就会对自己不满意。”文文妈妈说。
文文家里经营着江苏省一家500强上市公司。多年的职场经验,让文文爸妈愈发觉得,“唯分数论”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要面对的隐患,实在太大了。用文文妈的话说,这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了。
结果在南京威雅几个月,文文却变了,愿意尝试、也不害怕犯错了。
说来并不神秘,不过是学校把鼓励做到了实处。
南京威雅英语课堂
文文在课上大哭之后,老师把文文单独带到办公室,对他说,“你觉得自己的英文表达能力不行,是和其他小朋友比较的结果,可是,你有跟昨天的自己比吗?有想过一个月、两个月之后再来和现在的自己比一比吗?”
紧接着,文文妈也收到了老师的邮件,“哪怕还不会用一个完整句子去表达,说一个关键字也可以,甚至夹杂中文也没关系。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出孩子战胜自我的那股力量。”
文文妈有点意外,也有点感动。老师没有建议说快去报个辅导班、加强下口语,赶上其他孩子的水平,反而更看重孩子进步的这个过程。
结果现在,别说课堂上回答个问题,文文甚至能独立创作全英文剧本了。
对威雅的家长们来说,老师的专业、细心,是学术保障最基础的体现。大方向上,督学保罗博士本就特别擅长抓学术。核化学专业博士的学术背景之下,转行做教育后,也是“点哪哪亮”。
保罗博士在南京威雅首届学生长就职典礼上致辞
首次在玛格丽特女王学校 (Queen Margaret's)做校长时,他就让这所学校的学术成绩跃升到英国top水准;来到中国后,也曾送不少中国威雅学子走入牛剑。
此外,他还在博奈顿女校做过学术副校长(就是现在王诗龄读的那一所,也是安妮公主的母校),还是剑桥考评部的《世界视野》(Global Perspective)课程开发者之一......
保罗博士自己读书时,有位化学老师对他影响颇深,“她会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材料,但却不会直接给出结果,而是引导我们通过讨论或做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最重要的是,她教会了我们如何多角度地去看待和思考科学问题。”正是这位老师,带领他进入科学的世界。
这段亲身经历,让保罗博士在选择教师时,除了专业、耐心,还特别看重老师是否真的热爱所学。
所以南京威雅的教师团队中,出现了很多名校博士、博士后,从事海内外教育多年。因为学校觉得,老师们真的热爱、真的自驱,才有可能感染到每个孩子。
南京威雅课堂
外滩君曾受邀去体验过南京威雅的课堂,老师们的热忱,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不只是响应学生的问题积极、明朗,更是当学生抛出一个不那么好回答的问题时,老师也从不含混带过的专业态度。一堂中学讲“斜率”的数学课,当学生有兴趣,甚至可以延展到大学的微积分去。
对数学小有兴趣的Betty,前段时间去参加了澳大利亚袋鼠数学竞赛,结果考完之后就觉得不理想。原本小时候做作业碰到难题都会急哭的小姑娘,那天却跟爸爸冷静地复盘起问题来。
Betty爸爸听着特别高兴,竞赛这件事,有好的结果当然好,但本质上还是为了去“见见知识的世面”。
“比起分数,我更害怕孩子丢掉自己。”Betty爸爸是一家知名医药企业的高管,还是当地企业联合会的秘书长。他特别看重人才的自我定位,在他看来,一个人没想清楚为什么要做一件事,一个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是很“要命”的。
Betty在威雅课堂上的创作
相反,若是有意识自己是朝着探索兴趣、天赋的方向去努力,碰到了难题,也是挑战,而不是麻烦。这种正向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学术成绩也好、长远的目标感也好,自然水到渠成了。
懂得合作共赢
才真的未来可期
对这群眼光高远的爸妈们来说,孩子由内而外的自信,尤其重要。
一方面是因为得抗挫、耐挫,越是想做有挑战、有意义的事,越是要有敢于试错、承担风险甚至失败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内心强大起来了,才会懂得尊重、欣赏他人,所谓的合作能力,才有可能培养起来。
三月份刚刚结束的运动会上,今年九年级的凌同学,参加了三个项目,400米跑、800米跑和三级跳。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运动会,在之前的小学、初中里,因为运动能力一般,学校老师一句“不够资格”,让他最多的参与感,也就是当当拉拉队、写写宣传稿。
以前,更喜欢独自探究的凌同学
结果在南京威雅,学校老师不停地鼓励他,先试一试,以后要不要参加运动项目,再说。
没想到训练了一段时间,三级跳、800米分别拿到了三、四名。只是,400米还是跑了个最后一名。
他跟妈妈说,跑到最后一百米的时候,感觉意识都模糊了,声音也听不到了,只隐约看见前面有一个终点线,和在那里为他加油鼓劲的老师跟同学。“我忽然觉得,最后一名也没什么大不了,老师没有怪我、同学也不会笑我。而且,运动原来挺有意思。”
凌妈妈又好笑又感动。原本儿子怎么叫都不动的一个人,现在,早上要和妈妈一起晨练,晚上写作业的间隙,也做做俯卧撑、练练身体协调性。“到南京威雅几个月,脸皮终于不那么薄了。”凌妈妈笑。
文文也是,原本走到哪里都捧着一本书的小学霸,到了南京威雅,居然爱上了足球和曲棍球,还能有模有样地来段拉丁舞。
南京威雅的橄榄球课
基础的土壤当然是国际特色学校标配的课外拓展课程(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ECA)。
时装设计、国画、油画、中国象棋、手球、网球、游泳、法语、韩语、爵士舞……创校不到两年,南京威雅目前已经开设的项目就有80余种,艺术、音乐、体育、学术,几乎全领域覆盖。每天三点半后,南京威雅的孩子们都可以在这里尽情探索。
而且,除了一对一的乐器课,以及马术、击剑等极少数运动项目外,南京威雅的绝大部分ECA均为免费提供。
更重要的是,这些课程可不是用来点缀校园生活的“清粥小菜”,它真的能让一个孩子的边界被打开——学校是否真心鼓励多元发展,身处其中的学生是能直接感受到的。
文文对妈妈说,以前,自己总想争第一名,觉得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因为很多学习暂时落后、但有特长的同学是得不到老师关注的。但是南京威雅不一样,可以学习好,也可以体育好,还可以音乐好、画画好,只要有闪光点,只要有进步,老师们会表扬,大家都会关注到,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魅力。
学习马术的文文(右一)
于是一种透着松弛感的自信,才逐渐建立起来。用文文自己的话说,发现、欣赏别人比超越别人更快乐。就像班上有个小朋友虽然不喜欢学语文,但是画画很厉害,“我觉得他以后能成为画家,我会有一个很棒的画家朋友!”
让孩子们学会互相欣赏、合作共赢的氛围,体现在年龄稍长的凌同学身上,就更明显了。观望了三年,才决定给孩子转学,凌妈妈就是希望,孩子能摆脱之前那种习惯性“竞争大于合作”的心态。
高一分就是成功、低一分就是失败,看见比自己优秀的,就默默划为“对手”,这种狭隘的心态,别说未来社会的竞争力,现在都已经知道很重要的领导力,都无从谈起。
前段时间,凌同学还跟同学组队,参加了世界学者杯(World Scholar's Cup)。
世界学者杯(WSC)是一项国际性学术竞赛。每年,竞赛都会有一个主题,学生可以知识竞答、协同创作、知识挑战、团队辩论赛的形式参加,围绕科学、社会学、历史、艺术&音乐、文学、通识六大学科进行跨学科学术挑战。
备赛期间,凌同学查资料、收集整理,忙得不亦乐乎,比起在以前学校时熬夜写作业的样子,简直兴奋好几倍。回来以后,还跟妈妈分享,这个同学好厉害,那个同学也好厉害。
世界学者杯上,凌同学参加参加团队竞答环节
之前跟青春期的儿子“相爱相杀”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凌妈妈,笑笑说,“这人格魅力,不就出来了?”
在乎世界的赤子之心
千万别弄丢
“我一直和兄弟俩说,你们要成为一盏灯,点亮自己,照亮别人,仅仅自己强大和优秀是不够的,你还要能给大家带来光明,让大家都更好。威雅打开了孩子们的格局和胸怀,发展了他们多元化的价值观,这是我最欣赏的。”文文妈的一番话,道出了这群家长对孩子更高的期待。
格局和胸怀,确实适切。
南京威雅特别强调的“决策者”,既是对自我负责,也是对他人关顾,更是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去履行社会责任。
之前受邀访校,发生了令外滩君印象颇深的一件小事。
南京威雅的两位小学生主动提出,要带大家参观校园。老师们一开始也有些意外,但不多想便欣然同意了。
路线选定、怎么解说,都是俩孩子自己商量着来;走到幼儿园的部分,他们还会特意提醒,留心爱护小朋友的设施。后面跟着的一群成年人,也只能纷纷露出老母亲一般的欣慰笑容。
南京威雅校舍及设施
Betty选修ECA,爸爸看到一门叫做“青年企业家”的课程,比女儿还积极。“技术创新也可以、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也可以,商业思维可以帮助你实现让世界更好的理想。虽然他们现在还小,但我特别希望孩子能看见更大的世界。”
南京威雅还有一门很有名的特色课程,叫做“理解世界(Understanding the World)”。
这是南京威雅一至十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旨在以小组活动、研讨会、专题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探讨全球性议题,例如城市化、性别平等、人工智能等,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研究和协作等一系列可迁移技能。
它脱胎于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在2016年推出的课程“全球视野(Global Perspective)”,而保罗博士也是这门课程的研创者之一。
有钱有资源的孩子,常常要面临以后会不会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质疑。但实际上给钱给资源的父母们,往往比谁都更在乎,孩子原本的那颗赤子之心。
做企业时间久了,可以说是家国情怀,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这些父母们也多多少少希望,孩子以后做的事,能够对国家、世界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原本,因为自家企业所在行业的缘故,凌妈妈曾经很希望,凌同能去荷兰读个农业相关的专业。
“人家的地下循环水、温室技术,到今天都很有前沿性。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种子是需要进口的,如果孩子能实验出新的技术,去培植出来。多好!”凌妈妈语气中透着向往。
她也没想孩子未来去做什么挣大钱的职业。尤其是不用太考虑竞争几乎白热化的金融、科技行业,倒不是说怕“卷”,只是已经有这么多人在这片热土上了,何不投身到其他缺乏人才的行业、把蛋糕做大呢?
但没成想,凌同学还真瞄准了一个“最不挣钱”的领域:考古。
一开始,凌妈妈真是哭笑不得,但又实在不想打击孩子的兴趣,最后还是给报了个相关的科研项目,让孩子自己体验看看,到底是不是他以为的那么回事儿。
实验室里的凌同学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实验室一待就三、四个小时,那么枯燥,他肯定新鲜劲儿过了就不干了。没想到一段时间下来了,他还是说有意思。”
一边观察着儿子的进展,一边也自己做起了考古专业的功课。凌妈妈了解到,国内的田野考古还比较薄弱,也属于可以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回国推动行业的类型。如果儿子真的热爱,又有何不可呢?
结语
即使在国际化教育愈发普及的今天,教育的难题依然很多。尤其是这几个月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连校长、教授们都在不断叩问“教育该去向何处”,更何况家长们。
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威雅的教育才更值得关注。外部竞争如此激烈,松弛是不容易的,松弛且自信是更困难的。背后需要有教育者强大的信念和专业能力。
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是孩子人生的可能性。能通过扎实的教学和通达的理念,让家长也相信并践行这一点,南京威雅的孩子,已经赢在了格局上。
学校招生信息
想了解更多南京威雅学校
可关注5月7日/21日校园开放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还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
南京威雅2023夏令营「早鸟价」来啦!
全英文浸润式环境
STEAM科技创新、创意艺术、
舞台表演、体育
四大领域解锁孩子能力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