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宝妈讨论,孩子记东西特别慢,背首古诗也总是背不下来,经常背了后面忘了前面,一折腾就是一两个小时。
加上好多电视节目里、网络上总不乏那些背古诗、背九九乘法表的小朋友,再回头看向自家孩子,不免神伤。
这可怎么办呢?该怎么解决孩子的记忆能力问题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记忆训练或者说背唐诗是最合适的?
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的认知规律,对孩子来说,从过小的年龄开始进行记忆训练是不恰当的。最起码小学之前,家长没必要对孩子进行特别的记忆训练。
有的家长,让刚学会说话不久的孩子,就天天念“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实是不符合孩子认知发展规律的。
很多时候,家长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背唐诗,并不是让他们理解——他们只是让孩子会背而已。
有的家长,甚至让孩子背唐诗表演,这就更不应该了。
孩子上了小学之后,理解力逐步提升,就可以开始记忆、背诵一些经典篇目了,比如唐诗、宋词、文言文等等,这些也是小学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
如何才能让孩子尽快记住这些篇目呢?到底哪些方法有助于提升记忆力呢?
重复、理解、应用,这些我们普通人能想到的方法,其实是最有效的。
1、重复——不断重复
重复,永远是记忆的王道,重复越多,记忆也就会愈加牢固。
不过,这里的重复不是开辟出一大段时间,专门高频次地重复,而是在一个长时段里,小批次量地进行重复。
例如,孩子今天有一篇唐诗需要背。孩子拿到这项作业,背诵就可以开始了。
比如,课间的时候先背诵一遍,毕竟是刚学完,效率也会高;中午饭后午休的时候,也可以随口读上两遍;晚上放学回家,路上、饭前、饭后各背诵一次。
这样小时间段的不断反复,效果要远远好于专门开辟出一个时间段进行背诵。
2、创造连接
⑴ 当一个知识点是孤立的时候,往往是很难被记忆的;但如果它能与旧有的知识点发生关联,往往就容易记住。
比如,我们在记生字或者单词的时候,可以给他造句,串联起旧有的知识,这样就可以高效率地促进我们的记忆。
⑵ 将需要记忆的知识更多地用起来,也是一种促进记忆的方式。
比如,九九乘法表,让孩子多去超市买东西实际运用,比简单地对着枯燥的文字要有效的多。这种连接,是将信息和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也便于我们然后调取。
再比如,我们背唐诗,看见夏天的荷叶,就调动大脑,唤醒唐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能够在适宜的场景唤醒起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本来就是我们进行记忆、背诵的目的。
3、声音编码
声音的加入,可以调动更多的感官去进行记忆。
我们都知道,当一首诗、一首歌朗朗上口的时候,它往往是容易被记忆下来的。某些情况下,它甚至可以调动你嘴唇的肌肉记忆,完成大脑的记忆。如果需要背诵的东西不顺口怎么办?多读几遍,再多读几遍,让它朗朗上口······
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记忆只是学习的一种方法,理解并能随时调用才是最终的目的。
记忆总会遗忘,很多时候,与其把精力放在记忆上较劲,不如把精力放在逻辑、理解等深度上。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像肌肉一样长在自己的头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