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想给孩子进行美育启蒙,又怕误入一些坑,导致走弯路,该如何提前规避呢?经历过才知道,美育教育“踩坑”后,孩子的发展有多限制。
美育是什么,在我们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可能是“画画”,那进行美育教育就是给孩子报画画的兴趣班吗?
不是的!
美育是素质教育之一,是德、智、体、美、劳中的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法律确认。
到底什么是美育?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下的定义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也就是说,美育可以被称为美感教育,是培养人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
所以,美育是非常宽泛的范畴,不仅仅指“画画”等艺术类的技能,而是一种在学校、社会、家庭中多方位培养的能力。
了解了美育的概念,在美育的实施方面就能避免踩一些不必要的“坑”。
避免跟风报班培训孩子的美育
美育存在于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中,像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发现美好的场景、拍下一张可爱的照片、制作自己认为美的物件等等,需要系统的教育,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阵地,这里的学校是指孩子进行义务教育的学校,不是各个培训技能的培训班,不要舍本逐末。
过早的给孩子报培训班,或者报了不合适的培训班,孩子可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但是随之也会失去一些本真的审美、创造能力。
比如让孩子去学画画,孩子本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随意画出自己心中所思所想,但是在一些培训班,孩子可能学会了固定模仿,而懒得自由想象。孩子对美的理解能力可能是受限而不是提升。
避免用我们的喜好定义美丑
我们成人在多年的成长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认知,有自己确定的喜好,有一套判断好坏的标准,当孩子欣赏美、创造美的方式和我们不同时,我们会忍不住纠正他,让他向我们的标准靠拢。
比如孩子把大海涂成红色,我们觉得不好看,非要强迫孩子改成蓝色。孩子把人物的头部画成了方形,我们告诉他头应该是圆形。孩子用橡皮泥捏了一个小动物,向我们炫耀说那是小狗时,我们却说一点都不像。孩子欣喜若狂地给我们拍了一张照片,我们却埋怨孩子拍得歪歪斜斜。
孩子的阅历本来就不够丰富,能力本来就不比大人强大,在他们那个年龄,能勇敢地去发现美,去感知美、去创造美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他们得到越多的鼓励,审美的能力就会变得越强大。如果用固定的标准去要求他、甚至去泼冷水,孩子的审美能力可能就会停留在某个层面上,不会有所突破。
避免用技能考试代替美育
现在有五花八门的等级考试,美术要考级、音乐要考级,好像随便一种培训都要进行考级,考级都成了孩子能力水平的一种代表性指标。如果孩子级别高,貌似就是能力强一样。
其实,很多考级就是为了给孩子的阶段性学习一个交代,对能力提升用处不大,还把孩子的兴趣抹杀了。不知有多少孩子钢琴过了10级之后,再也没有碰过钢琴,儿子就是其中一个。
儿子4岁多学钢琴,一直到10岁多,一直就是学着玩的状态,很喜欢,会主动编曲、练琴,自从准备考级后,对钢琴的热情直线下降,再也没有兴趣欣赏钢琴曲了。
钢琴老师说,他能几个月就让孩子考出10级,只要一直练习那些考级曲子就可以了,这样的学琴有什么意义呢?孩子没有音乐欣赏能力、创造能力,那不就成了弹琴技工了。
不要为了那一纸证书耽误孩子的美育教育。
避免在孩子变忙的时候就忽视了美育
美育不是吃青春饭的教育,不仅仅属于幼儿、低龄孩子,它属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
很多孩子在上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以后,就把所有的时间让步给文化课学习,没有多余时间进行美育,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家长太功利导致孩子的美育出现断层,让孩子成为一个只会考试的机器。孩子发展不全面,综合能力不强,未来也会受限制。
所以,要认清这一点,让孩子的美育持续进行下去,不要被智育完全占用。
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就让他继续画,喜欢音乐就让他继续学,喜欢摄影就让他去拍照,喜欢欣赏美就去看外面的世界等等。
写在最后:我们不太了解美育的内涵,所以常常会误解它,导致美育教育“踩坑”,让孩子的发展受限制。所以,要对孩子进行很好的美育,注意避免一些坑,比如上面4个坑。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