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美术兴趣班如何规划
一是看孩子兴趣。大多数孩子都是喜欢画画的。如果孩子真喜欢,无论有没有天赋。可以一直画下去。否则,及时止损,别瞎耽误功夫。
二看老师,能遇到一个好的老师,那是孩子的福分。如果没有好的老师,去兴趣班意义不大,孩子可能被带沟里。绝大多数成年人的想象力、观察力、对色彩的感知还不如孩子。真正在艺术上能给孩子正确引导和启迪的老师在教育机构里不多。
其实画画这件事,在孩子小的时候不需要刻意地去学。所谓好老师,不是能教孩子多少技能,而是能打开孩子的眼界,给Ta看好的东西,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用画去思考,用画去表达自己。不要把画画当成一种技能去学,而是当成思考、表达的方式。
不要当任务一样——每天一幅、每周一幅,定时定量。而是随孩子心情,想画就画,画不下去就停,最重要的是前面的观察、思考、找灵感、构思的过程。艺术不是完成作业,就应该慢下来、漫起来。别讲太多什么规则、效率、结果这些东西。
如果父母不是真的懂艺术,就不要用自己的标准随意对孩子的作品建议、评判,更不要指责、贬低,因为极大概率你说的都是错的。
还有几个常见的坑
关于素描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想学画画,素描是必修课,很早就会让孩子去学习素描。
但素描不是艺术的必经之路。只是国内的艺术生应试的必经之路,要看孩子的诉求。很多国际顶级的艺术学院是不考素描的。素描只是一个造型基础,但不是学画画的必修课,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即使要走国内的应试升学,也建议从13岁左右开始学习素描。因为素描比较枯燥,过早的学习会消磨孩子对艺术的兴趣。
关于临摹
临摹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但也不是必须的。
1.首先要临摹好的东西。
2.要有目标的临摹,知道要在临摹中学到什么。要在吸收和理解的基础上,把临摹和创造都体现在自己的画面中。
关于画的像不像
绝大多数父母的评判标准就是——像不像。为了满足父母这种心理,很多机构的美术老师就会用固定的模式或技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孩子尽快完成完整度和相似度较高的作品,满足父母和孩子的成就感。这叫画画,不叫创作,对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没什么价值。
并不是画的像才是好的,很多艺术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并不是为了画的像,而是为了能恰到好处的把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能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的作品就是成功的。没有人会用像不像这一标准来评价梵高的作品。
所以不管孩子想学什么样的东西,不能以高效地学会某项技能为目标,而是把它作为一个主题,一个项目,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