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一切结束了。
再也没有任何的竞技,武术的狂暴也平息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伤痛,是成熟,是友情。
“水牛”和我摇晃着一起走上冠军领奖台,彼此拥抱着,将对方的手举了起来。
——摘自《学习之道》Joch Waitzkin
01
这是2004年中华杯太极拳国际锦标赛结束时,乔希的感受。
时间是2004年12月2-5日,在中国台北。
这次国际锦标赛,乔希与一位外号“水牛”的中国台湾选手分享了世界冠军的称号。而这,也正是此次锦标赛争议最大的地方——中国台北组织方百般刁难,状况迭出,最后才让“水牛”有了这个分享冠军的机会。
大家知道,在竞技体育中,如果遭遇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裁判明显的偏袒,对选手的心理影响非常大。但无论在乔希写有这本《学习之道》中,还是看当时比赛的录像,我们都可以看到,乔希保持了一种相对平和的心态。
正因为如此,他才发挥了正常的实力,使得组织方也不得不让他获得“世界冠军”的称号,虽然是与对手分享,虽然他是一个外国人。
对于如何排除干扰,平静面对来自外界不公正,专注于发挥自己最佳水平。乔希在他的《学习之道》有详细的介绍。他把这种情况,理解为“在压力下表现卓越”。
乔希《学习之道-引言》中总结:
一切竞争都未熄灭我对胜利的热情,但现在我越来越喜欢学习和训练本身了。
参加了这么多年的大型赛事,在压力下表现卓越已成了我的生活方式。
坐在电脑前写下这些话与承受压力参赛的感觉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我意识到了这样一点:
我所擅长的既不是太极,也不是象棋,而是学习之道。
02
注意到没有?
太极,还有象棋。
这两项体育项目,一项是中国传统武术,一项是西方传统智力项目,如何能够和谐共处呢?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详细介绍一下这位作者——乔希(Joch Waitzkin)。
少年时他被认为是天才,并在1993、94年赢得美国青少年国际象棋冠军。他是唯一一位一路赢得全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冠军的人。他出生在纽约,并有犹太背景。他6岁开始下棋并被Bruce Pandolfini发现。在他作为纽约的the Dalton School学生的期间,他带领学校赢得七次3~9年级的国家团体冠军,另外自己获得八次个人冠军。13岁获得国家大师称号,16岁获得国际大师称号。作为一名年轻人,他的重心后来转移到太极拳这门武术上。他师从William C.C. Chen,根据Chen在纽约的太极培训学校网页上的自我介绍和我手头能找到的太极族谱,William C.C Chen应该就是郑曼青的弟子陈志诚,属于杨氏太极拳一派。乔希.维茨金赢得了几次美国国内的比赛及2004年在台湾举办的太极推手比赛的世界冠军头衔。同时他也成为一名冠军教练,带领William C.C. Chen的美国推手团队赢得台湾的太极世界杯的多个奖牌,并指导队友Jan Lucanus 和Tan C. Childress获得他们的世界奖牌。作者:张敏 来源:知乎
与其他写成功学或鸡汤书的作者不同。
乔希的这本《学习之道》,通过他在国际象棋和太极两个看似不一样的体育项目,不断成长,抵达卓越的经历,乔希讲述了他成长中的每一步经历的困惑,阻碍和思考,最后总结出来的通用学习方法。
其中,关于“怎么排除干扰”这个课题上,他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写。
本文就是试图把他对于这一课题思考分享给大家。
03
记得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她在考试的时候竟然会分心,思绪会飘到与考试无关的事情上去,而且好像不受控制。
我当时只是表达了惊讶,并没有说什么。
考试离我已经很远了,我有点记不清我当时是否存在这种现象。
所以我一直在找一本书或文章,看能不能解释这种现象。
很神奇的是,在《学习之道》中,我看到了几乎相同的描述。
(由于)我对象棋的理解越加深入,因此开始转战成人比赛,比赛时间变长了,有时甚至要持续6到8个小时。小孩子很难做到在这么长时间里一直很专心,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小孩子身上总会发生些奇怪的事。一天,在曼哈顿象棋俱乐部比赛的过程中,我正在努力应对复杂的棋局,这时,我突然想起了赛前刚听过的邦·乔维的一首歌。我试着将它赶走,静下心思考,但它就是不让人消停。起初还觉得挺好玩的,但很快,这首歌就毁了整场比赛。我无法思考,接连失误,最后以失败收场。
04
关于分心或走神,大部分文章或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法,就是一句废话: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一定不要让自己分心,一定不要让自己走神。
在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的第10个问题,即“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究竟是什么?”中,就提出“注意力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
并认为不能集中注意力主要是三个原因:凑热闹、随大流、操闲心。
解决之道,就是尽量让自己不要凑热闹、随大流、操闲心。
一句话,这三种现象是三个大坑,解决办法就是绕开它们,避开它们。
So easy!
05
而事实上,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分心,走神,就是大脑运行的常态。
余晟《哈佛评论》里有一篇文章说:
目前有各式各样关于个人生产力的统计数据,其中有有一项特别令我心惊:平均来说,在计算机前工作的人每四十秒就会分心或被打断工作一次。 换句话说,我们连专心工作一分钟都做不到,注意力会转到其他地方。当然,有时候要重新集中注意力也不难,但有研究显示,如果注意力彻底转向之后,可能要花二十分钟才能再重新集中注意力。原因为何?人类天生就很容易分心。我们大脑的注意力系统天生就会响应任何有趣、具威胁性、新奇的事物。 我们甚至有一种对新奇的偏好,任何时候只要注意到新的事物,脑中就会充斥着多巴胺这种令人感到愉悦的化学物质。从人类演化史来看,这很有道理。 例如,我们的远祖不会只专注在某些事情(例如生火),而会分心注意到新的威胁(例如逼近的剑齿虎),正因如此,才能又活过一天。
06
乔希实际上是一个高度专注的天才型高手。
在他才开始学习国际象棋的时候,是在华盛顿广场公园。那里人流混杂,各种干扰的因素。但他妈妈说,她看到她儿子下象棋时就像是一位老人。他太过于专注了,以至于他妈妈觉得,如果她把手放在他眼前的话,肯定会燃烧起来。
他还在书中说,为什么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会对象棋这么认真,对此真的不知道怎么解释。可能是一种本能吧。
既然像他这样天生就能专注于象棋的高手,在赛场这样不容分心的场合,都避免不了分心,那么,有谁还能够说,可以轻松地对自己说一句,不要分心,就能够持续专注呢?
实际上,在找到解决办法之前,乔希也非常苦恼:
很快,这个问题成了我象棋生活里的“常客”。如果我在家或是在比赛路上听到了某一首旋律很优美的歌曲,那这首歌有时会连着几天在我脑中萦绕着,久久不去。这听起来好像微不足道,但对我而言却极具毁灭性:一个11岁的小孩子,坐在棋盘前与一位年长的象棋大师比赛,这时,《捉鬼敢死队》的主题曲会一直在我脑子里唱着。我越是努力让自己不分心,脑子里的声音就越大。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问题,但近年来在作表现心理学的演讲时,我发现很多压力很大的棋手们都有类似的问题。慢慢地,我变得越来越在意脑海中恼人的音乐声了,并开始被那些之前从没有注意过的噪声所困扰。在一个寂静的比赛大厅中,远处救护车或近处观众的耳语声都能让我崩溃。象棋桌旁滴答作响的计时钟就像是个警报器,在脑中隆隆作响。
07
幸运的是,乔希找到了他自己的有效解决方法。
那就是:面对它,接受它,利用它。
在书中,有多处提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且,乔希并不满足于单纯的解决比赛时分心的问题,他把比赛时因自己大脑的分心走神;因外部干扰而导致的分心走神,如竞争对手或裁判有意干扰,地震或其他;因意外事件导致的情绪失控或精神低迷,等等,一系列影响竞技状态的事件,通通用这个办法来解决。
——面对,接受,进而利用。
他在书中说:
我逐渐认识到,对这类状况的解决方案不应是否定自己的情绪,而是将其为我所用。不去压抑自己的情感,而是将其导向高度专注。当感觉不舒服时,我的本能不是要避开这种不舒服,而是淡定地对待;当受伤时——这是武术生涯中经常发生的,我尽量不吃止疼药,而是努力将疼痛感转为一种积极的感受。我的本能向来是寻找挑战,而不是避开难题。
还记得前文说到的大脑里响起音乐,挥之不去的事吗?
他是这样解决的:
当时我正在费城参加比赛,菲尔·柯林斯的一首歌在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这时我意识到,我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来思考。由此,思考棋局时我一直跟着歌曲的节奏走,整场比赛我下得很有激情。从这一刻起,我勇于面对困难,开始训练自己,让自己的注意力更具灵活性。我意识到,在顶级比赛中,我不能指望周围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因此唯一的选择就是,平心静气应对嘈杂声。
08
他把这种解决办法,称为“软区域”。
软区域是一个体育心理学的名词,但我没有找到这个词的准确解释。
大概意思是这样,面对一种情况,如果你采用对抗的方法,拼命将其压制或消灭,这就是“硬区域”;
如果采用融合的方法,想办法与其共生,甚至让它为自己服务,这就是“软区域”。
正如《道德经》里所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前些天看到文章,分析孙扬与姚明应对外界的质疑或调侃时的态度不同,而导致孙扬麻烦不断,而姚明则游刃有余。主要原因,就是孙扬处于“硬区域”,暴烈对抗,没有赢家;而姚明处于“软区域”,幽默自嘲,皆大欢喜。
09
乔希在书中进一步总结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我们要学会平静对待生活中的不完美之处。如树叶在飓风中摇摆,就是把自己调整到顺迎风的方向;而枯脆的树枝在重压下不肯顺从,纷纷折断;
第二,我们要学习如何把不完美之处转换成我们的优势。举个例子,想着音乐的节奏或是利用一个左摇右摆的世界来作为锻炼洞察力的催化剂;
第三,隶属于表演心理学范畴。就是学习如何在我们的意识中,主动制造一些起伏和小的波动来激励我们前进。即我们要一直激励自己,不管外部条件是否有激励性,有就利用,没有就自己创造。
10
举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经过南门口长郡中学,突然发现整个学校周边严阵以待。每一个路口都有路障,每一个路口,都有家长自发担任监督员,禁止机动车辆等进入;原来繁华嘈杂的小吃街,户户大门紧闭。才想起来,这几天是高考期间。
我也记得我参加高考时,考场上有一位同学,举手要求监考老师去阻止一种类似打铁的,有规律的金属声音。(因为老师大声解释说声音很远,没办法控制,所以大家都能听到。)毫无疑问,那位同学考得不好(我们班的)。
因此,我看到这个场景,很是感慨。
但同时,也有点怀疑这样做的效果有多好。
这是外界的干扰排除了,考生内心澎湃的思绪呢?怎么办?
考生自己身体出现小问题,怎么办?
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应该还是乔希在书中告诉我们的方法。
第一,要认识到意外在所难免。什么堵车啊,忘记带身份证啊,忘记写名字啊,填错答题卡啊之类的,统统有可能发生。我们不能一味地说,不能发生,而是要制订方案,万一发生了,怎么办?
第二,在平常考试中如果遇到意外,要把它当成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比如,发现自己有一次考试时分心,心里想的事是这次考试成绩出来之后的情景,那么就可以进一步根据分心的事,想象自己取得好成绩时的情景,然后再想象一下平常自己考试时,导致自己丢分的因素有哪些,然后在这次考试中应该怎么避免,这就很有可能提高考试成绩。也就是乔希所说的,把分心这个不完美的事情,转换为我们的优势。
第三,其实就是想象或设计一些导致考试时丢分的情况,在平时就加以练习。类似于沙盘推演。这样,在重大考试时,就能够应对有度了。
//////////
以上就是我读《学习之道》,对于应对分心、走神,以及其他所有影响竞技状态的事情,解决方法的理解和分享。下一篇,我将会分享书中有关“刻意练习”方法的理解,欢迎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