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一位叫张解语的一年级女孩儿,感动了无数人。
舞蹈老师上课时突发疾病,抽搐不止,处境危险。一年级女孩儿张解语及时向大人呼救,使老师化险为夷。
这是近来少有的关于培训机构的好消息。在培训机构被整治以来,媒体舆论一窝蜂去揭露培训机构的弊端。安徽合肥张解语小同学的表现,无疑是正能量。
培训机构的舞蹈老师,如果不是因为张解语同学到培训机构来报舞蹈班,那极可能这一对师生无缘相识。也就极可能,舞蹈老师突然发病的时候,张解语同学也就无缘为老师求救。
相逢是缘,相逢是歌——在这一对师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张解语的人文情怀放光彩
好多人对张解语这位一年级小女孩赞美之余,还纷纷表示,想有一个像张解语这样的女儿——太体贴了,太善良了,太机智了,有这样的女儿多好啊!
首先,张解语这位小朋友的机智,毫无疑问是值得赞扬的。视频显示,舞蹈老师在倒地抽搐之后,周围有好几位小同学在,但只有张解语同学马上跑出去向大人呼救。这样老师才及时得到了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
老师和学生就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按照世俗的理解,学生以学习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老师以传道授业为己任。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司空见惯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下,人们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分数的获得,对其他方面相对来说就漠视,这也是司空见惯的。
我在赞美张解语同学的机智的同时,想到了另一个概念:人文教育。
同样是舞蹈老师的学生,当舞蹈老师突然抽搐不止痛苦不堪的时候,为什么她身边的几个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对老师的抽搐视而不见,而张解语却能够及时判断危急的存在,马上向大人求救——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毫无疑问,这就是素质的区别,人文教育在张解语同学的身上大放光芒,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中山大学2009年发表宣言
说到这里,我想起2009年的一则新闻。中山大学关于人文教育的宣言指出,培养学生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大富翁,而是要成为大学问家,大思想家。
大富翁和大学问家大思想家有什么区别?
腰缠万贯的大富翁,拥有的不过是物质金钱财富,大思想家大学问家拥有知识和智慧。中山大学的这种导向,就是对肤浅的物质生活的追求的升华。
只有成为大思想家大学问家的人生,才更有价值——这就是一种人文教育的导向。重视全面发展,重视人的智慧,重视思维过程,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书本知识之外的作为人的情怀——这是积极的导向!
小同学跟着老师学舞蹈,按照常规,她只管学跳舞就得了,其他的事完全可以不理不问。事实上,很多同学确实是这么做的,包括老师倒地抽搐的时候。
当然,我们似乎没有理由对那些视而不见的同学加以指责。本来,老师和学生就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只要教学的关系正常维持,我们就不能对学生提出苛刻的要求。但是相比之下,张解语同学向大人呼救从而救了舞蹈老师一命的善举,打破了这种传统僵化的师生关系,把人文教育和智慧的光芒,照进了世俗的视野,大放异彩!
爱因斯坦倡导“智识”
爱因斯坦不认为铺天盖地的死板的知识算知识,只能算信息。通过思考判断的“智识”,才更有价值。
爱因斯坦所说的知识和“智识”,据我理解,在我们目前的高考中,能力的考察是分级的,爱因斯坦所说的知识,属于识记的范畴,比如说高考语文中的古诗句的默写,这就是纯粹考察认识和记忆的问题,这属于低层能力的考察。而阅读理解的主观题和作文,则需要进行理智的思考判断,这是高层次能力的考察,相当于爱因斯坦说的“智识”。
显然,停留于知识的识记,一个人仅仅懂得获取这些知识,远远不够。懂得运用自己的智慧,思维判断的“智识”,才是更加难能可贵的。爱因斯坦说得太好了。
向大人求救,不属于舞蹈课的范围,但张解语同学表现出的这种应变能力和人文情怀,显得难能可贵。
美女翻译张京的人文情怀
中美谈判中的美女翻译张京,不仅翻译水平了得,端庄高雅的气质,更是获得了人们的赞美。
局限于外语领域的各种学习和技能,那不过是专业上的东西。专业之外更有人文的东西,这就是外交礼仪等方面的各种技能。有人说只要外语好就可以当翻译,按照常规的思维,这样理解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对外交官来说,仅仅具有外语专业特长,那是远远不够的。
黛玉葬花更是人文情怀的印证
花开花落,季节轮回,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不是有很多人对花开花谢毫无感觉吗,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什么可说的。
黛玉则认为,即使飘落的花瓣随水漂流而去,依然逃脱不了被弄脏的命运,所以她把这些花瓣收集起来,郑重其事地进行埋葬。
这看起来是多此一举,其实这正是一种人文情怀的体现。对落红的珍重,就是对纯洁高雅人格的尊重。
张解语同学,因为在舞蹈之外,体现出了人文素养,凭借这种素养救了老师一命——人文情怀大放异彩!
让我们重视人文情怀吧!
(图源网络)
我是@拥抱大语文
关注我,精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