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应上海市学生艺术团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团之邀,我第一次前往这两年新晋网红地的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红领巾剧场观摩了一台名为“舵正风满时 乐圆曲和来”—上海学生艺术团浦东新区学生艺术团民乐团2023专场音乐会演出。
本场音乐会选取的10余首曲目类型丰富,形式多样,演员组合从4人到60多人各不相同,曲目包括:开场两曲是表现手法传统的吹打乐《龙腾虎跃》和民族管弦乐《茉莉花》以及最后两首《战马奔腾》和《丝绸之路》;也有专门为孩子们编配的同名韩剧插曲《白色巨塔》,此曲按照该乐团比较突出的声部重新编配而成,由笙、竹笛、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个声部呈现多层次的旋律齐头并进,像是把整个世界变成了舞池,华丽的耐人回味。
我比较喜欢柳琴与打击乐合作的《剑器》,它描写了卓越的舞蹈家公孙大娘跳剑器舞时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场面,并将柳琴这件明亮清丽和铿锵有力的乐器音色完美结合,演绎、营造出一种跌宕起伏、富有空间感和层次感的色彩画面。表现出了东方女性美丽善良、对爱情的憧憬以及坚韧、不屈不挠的内在品格。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接受革命先烈教育,缅怀前辈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代人的深刻记忆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次改编成民乐小合奏《忆……》,全曲采用的主题句展开创作,使我们回想起那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不忘将华夏儿女捍卫主权的刚毅和决心代代相传。
民乐团如同其他乐团一样,古筝习者人数众多,由此,在老师的辅导下,孩子们的古筝齐奏经典名曲《伊犁河畔》描绘了新疆伊犁河畔的美丽自然风光和人们在天山脚下载歌载舞的幸福生活景象。
这次音乐会上我还听到了由竹笛、笙、柳琴、琵琶、扬琴、中阮、打击乐、二胡、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十件乐器共同描绘前苏联二战时期一个士兵凄美的爱情故事改编的民乐小合奏《白桦林》;还有大乐队演奏改编自墨西哥当地非常流行的乐曲《龙舌兰》,欢快的节奏,奔放的旋律,充分展示了南美风情的热情动感,自由洒脱。
最后两首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战马奔腾》和《丝绸之路》,大小团员六十余人用音乐完美诠释了守卫在祖国边疆草原的骑兵战士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景,孩子们用各自手中的民族乐器,演绎了青春、热情与梦想,挥洒在丝绸之路上的长河日圆。
此台音乐会有几个可圈可点:第一,许多作品时间都控制在不超过三分钟,尤其是一些新作品,这是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一般许多学生乐团难以做到;第二,选择的乐曲有难易之分,明显的看出初中生和小学生不同选择;第三,学生乐队的指挥我以为要比成人乐团指挥更难,好在活动中心领导慧眼识君,聘请了有训练孩子多年经验的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青年指挥家刘捷,刘老师本身就是音乐学院附中的“孩子王”,在他耐心细致的指挥棒下,每个拍点看得出是以孩子们看得懂的手势来指引,因此舞台上的孩子们兴趣大增。
我还在剧场门口看到许多家长为孩子们捧场来了,听到他们对话,说孩子们为了今天的演出已经好几天兴奋了,今天一早就吵着要提前赶到剧场走台化妆。
万物复苏,向阳而生,乐团的师生们演出结束后纷纷表示,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不仅磨炼了自己的技艺、开拓了艺术视野,同时也收获了一场生动的美育课程。家长们也感慨到,这次艺术实践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自信和勇气的同时也鼓舞着父母们。
如同乐团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民族乐器是民族音乐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我们的演奏,让更多人能认识民族乐器,喜爱民族乐器,让中国声音传遍世界各地。
作为乐团的核心人物刘捷老师牢记他的恩师,著名指挥家夏飞云教授一直对他说的话,“再好的苗子被指挥一吼啊哪还有兴趣继续学习啊,更何况这些平时功课本来就是很紧张,抽出时间来课外学民乐,要爱惜这些未来民乐的继承者”,以期不再让孩子“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从第一天学琴开始就要呵护他们成长”。
其实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团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许多学生因为年龄小,在刚开始学琴的时候兴趣浓厚,但经过一段时间,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态度敷衍了事,练琴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现象,乐团老师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把枯燥无味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变得生动有趣。以启发鼓励为主,增强乐器之间的交流配合,提高学生的兴趣。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无论是文化还是艺术,就是这么代代相传的。这次活动正是艺术传承的鲜活体现。
越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