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师都说过,自己画画的方式都是在学儿童。比如毕加索曾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又比如马蒂斯也说:“我们必须毕生像孩子那样看世界,因为丧失了这种视觉能力。
到底大师像孩子,还是孩子就是大师?今天就来看看,孩子的画跟大师们的名作,我们到底能不能分得清?
质朴·童趣
儿童的画有个特点,就是一般都比较质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童趣”。不仅儿童画,如今为儿童创作的绘本、教材、动画的画面,往往都有这种特征。
别小看童趣,人在长大成人之后,基本都把它丢了,所以在大师的名画中,我们很少能看到有充满童趣的作品。但亨利·卢梭是个例外。
我们先来看两幅画,如果不和你说哪幅是大师哪幅是儿童画的,你能猜得出吗?
答案揭晓——第一幅是卢梭的名作《The Dream》(局部)。画中的动物,都是同样的姿势,同样质朴的线条,甚至下面那幅儿童画看起来配色还要更“好看”一些。
亨利·卢梭年过四十才开始正式学画,而且完全自学成才,并且直到晚年才被世界认同,如果没有如孩童般纯真炙热的爱,恐怕他很难坚持下去。
卢梭的画是稚拙的,充满童趣的。稚拙的根源在于,当你细看卢梭的画,你会发现一种幼儿画画时的平等。他的画,充满了令成人陌生又熟悉的童趣。
由此可见,即使对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而言,童真童趣仍然弥足珍贵。纯真是孩子的特权,反映在他们的画作里,就显得质朴甚至幼稚。
这不是缺点,不应该刻意修正,更不可让孩子放弃童趣而以为选择“画得像”。非让孩子以画得像为标准,岂不是本末倒置?
想象·无拘
下面这两幅同样也出自大师和儿童之手。我们对它们第一眼的印象,可能是想象奇特,多少有点不着边际。
第一幅是马克·夏加尔的作品。他的画也很像儿童,比如下面这幅马,给人的第一印象甚至不如很多孩子画得好,整个画面像是一个梦境,色彩艳丽,想象是真正的“天马行空”。
这不正是孩子们的画吗?而第二幅的儿童画,它或许表达了孩子对生日派对上可以大吃大喝的期待。形象虽然都来自现实,可这种对事物关系的想象力则是成年人所不具备的。
夏加尔这位画家,终其一生都纯情而专一,对他的挚爱矢志不渝,对家乡也是念念不忘。这些特质,像极了我们孩童时期对世界和身边人的看法。
夏加尔曾经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依赖于客观的元素,像线条、图形和色彩是不够的,循规蹈矩的艺术已经失去了生命力。我们现在极力关注的应当是内心世界及我们思想中所涵盖的一切想象。”
夏加尔的画虽看起来幼稚,却是发自内心的情绪和感触,并非随意涂抹,是艺术上的真实。而儿童画画,因为没有被美术专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更能通过无拘无束的想象,随心所欲地展示自己的内心,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夏加尔和儿童并无不同。
对夏加尔这种艺术大师来说,绘画更像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在这点上,儿童跟大师们可谓异曲同工。有时候儿童看似随意的笔触,可能蕴含成年人所无法想象的创造力。
因此,当我们看到一幅儿童画看着凌乱、毫无章法,不要急着去否定,更好地方法是耐心引导、了解儿童,也许由此就能更了解一些他们的心情。
更多大师绘画,可以在画天才“世界艺术”。那些名作,可以让孩子发现另一个自己。
超脱·观察
儿童观察世界的方式,和成年人迥然相异。大人们因为早已习惯了世俗世界的利益攸关,所以看什么都要考虑前后关系。这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也正因如此,成年人观察万物,总少了点“超脱”。
美术是观察的艺术,一位艺术家如何看待世界,直接决定了他最后的成就高低。
日本艺术家村上隆说,“我很喜欢孩子们看待事物的独特方式,好像他们想得不够或没有相通的样子——他们用不着多想就可以超越这个故事”,其实就说明了,孩子们的视角往往独立于现实之外。
村上隆是一位很有争议的艺术家,甚至很多人并不认为他是艺术家——他的作品被很多传统艺术团体、媒体人、评论家判为“噱头大于艺术”。
实际上,无论他有多少非议,我们都不可否认村上隆对传统艺术规则的超越。而这,源于他的独特的视角。
也许,正因为村上隆学习了儿童观察世界的方式,所以他的作品也像儿童那样超然物外,看起来往往欢乐得一塌糊涂。
儿童正因为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桎梏,所以他们经常是无忧无虑的。正如下面这幅儿童画,它可能并不想表达何种意义,但我们就是能从中感到扑面而来的情绪。
为什么很多成年人都希望回到童年?无忧无虑是一方面,而对世界更纯粹的观察和感受方式,也许更重要。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同样在夏日午后、蝉鸣幽静,身为一名社会人,可能会觉得烦躁;但自己儿时,会不会反而想出门玩闹?
所以你看,即使大师自己,都要从儿童的画和观察方式寻找灵感,想要回归到儿童那样的艺术状态中,我们成年人又凭什么用自己的方式打破儿童已有的艺术天分呢?
#家庭教育加油站##幼儿教育大家说##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