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29日电题:各族学生亲如兄弟姐妹 九成内地毕业生扎根边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嵌入式”教育发展样本见闻
新华社记者 蔡国栋
新疆和田,以“世界玉都”的美名闻名于世。
在这里,一座似乎名不见经传的师范专科学校,多年来,却秉承“团结、诚信、勤奋、树人”的校训,把推进民族团结作为头等大事,开展各民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实践活动,在南疆地区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嵌入式”教育之路,一批批各族学生在这座校园被“琢玉成器”。
(小标题)筑巢引凤 扎根边疆
29日下午,坐落于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市的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内,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就业招聘洽谈会。29岁的张文英,再次成为招聘洽谈会上的热门人物,在图书馆楼前葡萄长廊下,紧紧被十几名学弟学妹围成一圈,期间还不断有好奇学生加入围堵队伍中。“利用在学校三年的时间,一定要学好维吾尔语……”张文英在回答学弟学妹的讯问中多次说道。
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张文英,是一名从陕西渭南来到新疆和田求学,并最终扎根在南疆基层的双语教师。说着一口流利维吾尔语的张文英,现就职于和田市吉亚乡第一中学,承担着初中两个民语班的汉语课程。
由于和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贫困程度高,很多本地汉族学生不愿在当地就读,造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民汉学生比例严重失调。为优化学校师生结构,该校自2005年起,开始面向甘肃、陕西、河北和山东等15个省份招生。十多年来,学校汉族师生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由2005年的5.5%,提升至2015年的近25%。
张文英2007年考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维吾尔语专业。与他同一批学习维吾尔语的40人中,有25人来自内地其他省区。如今,张文英把媳妇从老家带到和田,开办了一个美术培训班。张文英说,他们班还有35人留在新疆工作,其中十几人都坚守在双语教育的教学一线。
2010年以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内地生源毕业生583人,留在南疆基层就业的有526人,占内地生源毕业生总数的90.2%。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校长阿巴拜克里·阿布来提说,内地学生来到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习,与少数民族师生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活动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坚定了他们扎根边疆、留在和田、下到农村干事创业的决心。
(小标题)搭建“双语”交流平台
“我读一句,大家跟着读一句,下面我们来读《名称好不如名声好》这篇课文。”9时20分,维吾尔语专业的“小先生”程静准时来到汉语专业2015级二班,给少数民族同学领读课文。而就在同一时间,“小先生”阿依努尔·吾力卡孜木也走进学前教育专业2015级四班,开始领读维吾尔语,“乃该巴尔斯子”(您到哪儿去),乃该巴尔斯子……”
“我们一周四节维吾尔语课,仅靠这四节课的学习远远不够,早上通过‘小先生’领读,不仅能帮助我们练习口语,而且可以零距离向‘小先生’请教语法。”来自新疆石河子的缪兰轩在上大学前从未接触过少数民族,但希望通过学习维吾尔语与更多少数民族交朋友。
为改善学生学用双语的条件和环境,从2005年开始,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按照学生自愿申请、院系初步审核、学生处设岗(勤工俭学岗位)补助、团委负责日常检查管理的方式,选拔语言水平较好的各族学生,互为“小先生”,开展“双语早读30分钟”活动。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2015年9月开始,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在条件相对成熟的专业,尝试推进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教学,截至目前已有40个班混合编班教学,占学校班级总数的29%。
21岁的阿不力孜·艾克帕尔,来自和田策勒,2014年通过民考民(少数民族用本民族语言考试)到计算机应用专业就读。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民语班就读的他,身边基本没有汉族朋友,除了每周四课时的汉语课外,基本没有说汉语的环境和机会。特别在第一次参加少数民族汉语水平三级考试失利后,他就一直为如何学好汉语而发愁。
当得知学校开始实施民汉混合编班的消息后,阿不力孜·艾克帕尔立即递交的混班申请。他生活中使用汉语的频率明显增多,去年他通过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三级考试。“下一步准备参加少数民族汉语水平四级考试。”阿不力孜·艾克帕尔说。
(小标题)点滴小事浇筑民族团结之花
双语架起了各民族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桥梁。来自甘肃临夏的程斌,就读于维吾尔语专业2014级。尽管刚来的时候被南疆持续性的沙尘天气震惊,但在这里生活两年后,他早已与宿舍其他各族哥们如同亲兄弟一般。“我喜欢交朋友,也想学好维吾尔语,当时主动向学校申请了混合住宿。”程斌说。
与程斌同一宿舍的好哥们图尔贡·热孜克,来自喀什泽普,就读于汉语专业2014级。两人刚分配到一个宿舍的时候,图尔贡·热孜克就热情地邀请程斌当他的汉语“小老师”。图尔贡·热孜克汉语发音不标准,程斌就每天不厌其烦得帮他纠正发音。“我们是在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起来兄弟般的感情。”图尔贡·热孜克用流利的汉语说道。
今年寒假期间,程斌在图尔贡·热孜克家住了40多天。按照维吾尔族传统风俗习惯,客人第一次到家里做客,主人都会烹制精美的抓饭,但程斌吃到的却是一碗普通的拉面。“你是我儿子的好朋友,那我也就把你当我的孩子,准备了孩子最喜欢的食物。”图尔贡·热孜克的母亲说道。
那一晚程斌的心一直很暖。程斌说,这是他第一在异地他乡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今年暑假期间,在帮图尔贡·热孜克家里干完农活后,我也准备带他到甘肃老家看看。”
点滴小事浇筑民族团结之花。如今,在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内像程斌和图尔贡·热孜克这种兄弟般的故事还很多。“一个民汉合住宿舍、民汉编班班级就是一朵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党委书记赵明说,为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校园,学校将扩大内地招生规模,让更多的学生实现民汉合宿、民汉编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