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个月25号的罗马尼亚大师赛,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流量的热潮早已退散,该飞的子弹也飞的差不多了。我觉得,可以把这个事情说一说了。
(一)
2月25日的时候,在罗马尼亚的数学大师赛(RMM)上,中国队没拿到习惯的金牌,最好的个人成绩只是银牌,团体成绩只是第六名。
这种本来冷门不过的数学比赛,没想到,却引来了流量的狂欢。那几天,我每天都能在头条上、朋友圈里看到几十篇形形色色的分析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弥漫着一种论调,中国队得不到奥数金牌,是因为主管部门胡乱作为,停掉了国内的奥数比赛,不让学生学奥数的恶果。长此以往,中国的数学水平必然落后,中国学生竞争力必然下降。
看的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上一次中国队在一个叫奥林匹克的比赛中丢了金牌,激起民愤,纷纷给主管部门寄砖头,寄刀片,寄绳子,还是1988年的事情。
前几年,中国队在IMO金牌拿到手软的时候,网路声浪不是铺天盖地的说,奥数金牌有什么用?出了什么数学家?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得了什么数学大奖?解决得了“钱学森之问”?
中国队拿奥数金牌,证明不了中国的数学水平出色;中国队丢奥数金牌,就证明中国的数学水平下降,这是什么奇怪的逻辑?
中国的数学水平,难道掌握在几个十几岁的孩子的竞赛成绩里?
看看同一赛事前几年的成绩,中国队还拿到过13名、12名。那时候,几乎毫无声音,怎么这次,就诈尸了?
这些调调,不就是冲着“禁奥令”来的么。
只是这种手法,真的不太高明。
“禁奥令”禁掉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竞赛,不再有全民奥数的盛况,可是高中阶段数学竞赛的大门依然敞开,与禁奥何干?
即使从2018年初开始算,“禁奥令”也不过一年而已。这次参加竞赛的孩子们,少说已经接受了两到三年的系统训练。如果回溯到他们上小学时,更是五、六年前,不正是全民奥数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黄金时代么?怎么就没挖掘出数学人才?
再退一步想想,一次考试,能够说明禁奥与金牌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前几年的13名、12名,又该算谁的?
概念上指鹿为马,时间上错乱颠倒,因果上草率轻忽,样本上孤证不立,就这样扯到一起了。
如果说这样话的,是一般的公众,或者新闻媒体,倒也罢了。
可要是说这个话的,是学数学、教数学、研究数学的人,难道,这就是学完数学的逻辑水平?
其实很简单,“禁奥令”牵动了太多学生和家庭的前途命运,还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奶酪。
(二)
我们说奥数,总是把两种面向不同群体、完全不同性质的赛事混在一起。
一种是高中阶段的数学竞赛,诸如在教育部门的白名单之内的高中数学奥林匹克,国内大众比较熟悉的IMO,还有这次的RMM。这类竞赛难度极大,参与率低,只面向少部分有天赋的学生,走的是精英竞赛的路子。
另一种是近二十年来在中国野蛮生长的小学阶段数学竞赛,是大众熟悉的鸡兔同笼、牛吃草。由于小升初的加持,在禁奥之前,这些竞赛的参与率在有些地方可达七成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全民奥数。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两类赛事,并不是大众想象中的入门与升级、iPhone和iPhone X的关系。在小学竞赛中投入的时间、学到的东西,对参加高中阶段竞赛几乎没有影响。
天下姓奥的不是一家。
家长和公众媒体或许是真的搞不清楚两者的差别。可即使是清楚的,也宁可不说。
这样,要捧的时候,可以拿国际奥赛的招牌贴金。要打的时候,也可以从全民奥数中找到诸多口实,给全部赛事打一巴掌。
对高中数学赛事当然也有批评的声音,它们似乎并不能像公众期望的那样,迅速培训出中国的顶尖数学家。
在我看来,高中阶段的比赛还是有必要的。冲击数学的巅峰固然不是靠人海战术,但也是需要传承的。只有把竞赛搞起来,学校才会重视,才有资源挹注,基层的教学力量才能保留下来,好的人才,才能被基层教育系统发现和挖掘。
至于数学研究,这从来不是一条名利双收的坦途。相比诈尸式关注,数学家更需要公众的理解、等待和少管闲事。
所以,下面的文字里,我就撇开那些精英式的竞赛,“奥数”一词仅指那些全民的运动式的竞赛。
(三)
回来说RMM
还有些批评“禁奥令”的声音,罗列出奥数的诸多积极意义,诸如提高学习兴趣、普及数学知识,促进智力发育,提高思维和逻辑水平云云。还有些试图保持公允持正,认为奥数可能并不适合所有学生学,但是让一部分学有余力、学校内容吃不饱的孩子学一学,还是很有好处的。
这些声音,到底是对现实的无知和不接地气,还是选择性的无视?
现在的奥数课,是个什么熊样,难道你们心里没数吗?
难道你们认为公众的记忆,真的只是短暂和瞬时的?
那我们来看下“禁奥令”的舆论源头,2016年11月的《都市快报》:
这就是奥数课所谓的启发思维、培养逻辑?
请问:
这种学数学的方式,到底是有益的、有害的、还是非常有害的?
这种教学方式,在漫山开遍的提高班、奥数班、思维训练班中,到底偶然的、常见的,还是普遍多数的?
这种数学课,如果不是从根上禁掉奥数,会不会通过小修小补,完成自我革命?
如果这样学数学是有害的,这种学数学的方式是普遍,并且不能指望它能自我纠正的,那么,不禁掉,还要留着过年?
(四)
自从奥数从一个少数人的智力游戏,变成了小升初的敲门砖开始,就进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死亡螺旋。
最初,有一部分人发现,通过集中上一些课,刷一些题,就能迅速提高奥数考试成绩。
有了示范效应,参加培训的人越来越多,培训成了刚需。
可想而知,竞赛由此变得激烈,只少量的上几节课,完全没有优势。要有更好的成绩,只能上更多的课,刷更多的题。
参不参加培训的差距越来越大,迫使更多学生走进培训班。
结果,竞赛更加惨烈,对培训的需求再次升级。
这个循环不断自我复制,奥数的培训班就从五年级、六年级,一直开到了幼儿园,从少数中心城市,蔓延到了全国,变成了全民奥数,全民培训,全民刷题。
这个漩涡里,任何一方都无力摆脱,只能靠国家机器强力干预。
奥数这二十年,就是一群人把一个游戏玩的炉火纯青,最后华丽丽的自爆掉。
(五)
我从来对奥数培训机构、奥数老师们并无恶意。相反,我认为他们辛辛苦苦劳动,认认真真教书,帮学生打拼一个前程,就是最好的正当性。
我只是不愿意在一场雪崩里,做一片坦然自得的雪花而已。
数学的教育意义,不在于把更多的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刻在脑子里,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志。
所以,学数学,不应该是要不要学的问题,而是应该怎样学的问题。
请把我(本公号)的名字默念三百遍
中国的家长们,也许是对数学最友善、最重视数学教育的家长了。好多次,有家长和我讲,小的时候数学没学好,长大后吃了很多亏,不想让孩子再重来一次,一定要让他把数学学好。
但即使是最坚定的家长,也无力逆行,更不敢拿孩子的前途去赌。只要奥数的机器还在轰鸣,即使他们对这种教育方式再怀疑、再不满、再否定,最终也只能无奈进场。
奥数不倒,就会继续像黑洞一样疯狂吸吮各种资源,扼杀一切试图改变数学课堂的尝试,将中国式教育困在刷题和考试中。
所以,“禁奥令”固然摧毁了一个行业的既得利益,但也给新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数学课堂扫清了道路,给这个行业创造了最好的机遇。这个行业的一端,是公众对学数学的旺盛需求,另一端是年轻、受过良好教育、有充分创造力的教师团队,难道只能困守在奥数中么?
从奥数的迷梦中醒来,中国的数学教育才能有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