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倡引大众科学理性地面对家庭教育)
总目录:第一章、家庭教育的内涵和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反思 (*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存在的误区和不健康的方式 *对幼儿身心有严重影响的教养方式)
第二章、幼儿的心理、情绪和行为 (*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成长规律 *幼儿的情绪 *原生家庭对幼儿的心理影响)
第三章、亲子陪伴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亲子陪伴 *亲子关系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 *父母的成长)
第四章、日常行为的规范性引导 (*规则意识的培养 *各种不良行为的剖析及修正 *幼儿园生活)
第五章、表扬鼓励与惩罚批评 (*表扬鼓励 *批评 *惩罚 *打骂、体罚)
第六章、兴趣特长培养
第七章、男孩儿与女孩儿
第八章、隔代培养(抚养)
第一章、家庭教育的内涵和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反思
人类在从事任何职业之前,都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只有一种是例外:那就是为人父母!真的很可怕。可怕之处不在于父母经验不足,而是在于不以为然地沿用着默认的教
养模式和自以为是的传统经验。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有句名言: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幸运与不幸都来自童年的经历,而童年的经历又源自于家庭教育……
提起幼儿的家庭教育,多数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智力开发,三岁唐诗、五岁英语、上学后成绩名列前茅、考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是成功。这是对家庭教育的误解,是应试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影响。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帮助孩子构建人格。因为,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每一个人都不是他自愿出生的。父母使他们偶然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来到一个他们无法选择的家庭,有了一对永远不能变换的父母。一个孩子能成为这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拥有什么样的认知,取决于孩子在幼年早期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什么层次的教育引导。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对生命的尊重(遇到挫折就有轻生的举动)没有梦想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不懂得保护自己(博士依然被拐卖)无法与别人分享(拥有财富却不快乐)……这样的孩子对于父母来说,足以让你晚景惨淡。
家庭,既是社会的绝对核心,也是一切伦理道德的起源。它决定了个体的发展方向和人生格局。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拥有一个全面的、优秀的人格修养,懂得如何做人,知道成功的真正内涵。
年幼的孩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像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个方向,就注定了他的流向。人和人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因为在幼年期接受到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幼儿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会在未来漫长的一生中产生重要的影响。
年轻的父母们,对家庭教育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只会沿用父辈们流传的所谓“经验之谈”但往往会因为观念的错误而带来教育的偏差,继而给孩子未来的发展造成永久的影响。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出现理性的转变,让孩子能够接受到科学的教育,才能终生受益,成为平凡而幸福的人。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基本观念和目标
针对幼儿的教育,一千个家庭会有一千种方式。但其目标只有一个:把孩子培养成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人生。“幸福”是最终的目标,“好孩子”则是检验是否会幸福的标准。但众多家长却忽略了“好孩子”与“幸福”之间的必要的其它因素。如果说好孩子是标准,幸福是目标,那么,德行就是根本,爱心就是基础,文化就是创造,担当就是基本点,智慧就是方法,信念就是保障。
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有德行的人?怎样去培养孩子的爱心?怎样科学的引导孩子的文化学习?怎样锻炼孩子的担当?怎样拥有教子的智慧?怎样才能对孩子充满积极的信念?怎样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好人?怎样才能幸福?
而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会让许多家长感到力不从心,焦虑之余,就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用带着问题的眼睛面对孩子的时候,眼前的孩子就变成了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如果没有所谓的道德评判标准,会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吗?如果家长眼中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孩子,那么又是谁制造出的这个有问题的孩子?一个内心充满焦虑的家长,自然会出现一个有问题的孩子。焦虑感越重,眼中孩子的问题就越多,家长就越倾向于去掌控,而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而此时,眼中的孩子问题就越多…..
在幼小的孩子面前,家长总是无意识地扮演者“上帝”,我们知道什么对他有益,知道哪条路对他最好。以你的“知道”来控制他的行为。“自知者明”!在“无明”中,以“爱”和“对他好”的名义,把你认为是最好的、正确的强加给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就不断地往孩子的脑子里装填更多的知识。如果把知识比喻成有形的物体,那么,智慧就是一个空间。空间里空的部分越多,运用知识的空间和能力就越大。当已知的知识储备充分消化,再补充进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往复循环……这样孩子的智慧才能发挥出来。如果把孩子的头脑填装的太满,那么智慧的空间就不存在了。也就无法发出智慧的光。掌握知识,不是为了提高成绩,而是用它点燃爱心,照亮智慧。
在传统的理念中,常常听到“爱之深,责之切”以此来表明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全身心的,是无私的,在这个概念的驱使下,对孩子爱的越深,对孩子的要求就越高,期望值就越大,掌控的程度也同样越重。并且认为这就是对孩子负责。——让他变得更优秀,更有能力,期待着他学习成绩优异,期待着他做个好孩子。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是否优秀,有时候, 你的爱甚至与他无关。不是你去满足他的要求,不是对他有所期待,也不是试图去修正他,而是尽己所能,却又没有任何要求。就像太阳一样,只给世间以阳光,让那万物自由的成长、存在。
对于明智的家长而言,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把家庭教育当做自省的一种方法。让自己明白:想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当自己没有问题了,你眼中的世界,也就没有了问题。
观念需要改变,如何改变?建议如下:
一. 帮助孩子树立乐观的心态
培养乐观的性格,教会孩子坦然地接受现实,保持平常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如果孩子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焦虑上,其固有的能力就不能正常的发挥。
二. 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
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将来很难融入社会。所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能忽视,教会他勇于正视失败,用自信取代自卑。
三. 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当孩子拥有了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才能健康成长。而心胸狭窄的孩子会一生痛苦。要及时发现并消除孩子“恶作剧”式的残忍行为。
四. 加强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孩子缺乏分辨事物的能力,随时都有被意外吞噬的风险。总是依赖于父母保护的孩子免不了会受到伤害。帮助孩子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冷静面对伤害,从容面对诱惑。
五. 让孩子放飞梦想
善于创新的孩子具有无限的潜质,他拥有自由的灵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冷漠地敷衍孩子提出的“为什么?”尊重孩子的兴趣,也不要训斥和挖苦孩子的“梦话”,这等于剪断他思维的翅膀。
六. 教会孩子理财
妥善处理孩子的压岁钱,纠正孩子的盲目攀比,养成储蓄的习惯。孩子越早使用金钱,长大后越容易赚到钱。
七. 随时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让孩子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懂得社交礼仪,学会自己解决和同伴之间的分歧。善于谈吐,学会倾听,懂得幽默。
八. 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
学会去欣赏别人,主动与人交往,学会与人合作,消除孤僻和自卑。明白有舍才会有得。善于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点和优势。
九、家长需要具备的认知和行为
1.别阻止孩子玩电脑,这是他未来的生活,但要有度。
2.在关心孩子的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是否喜欢学校和老师同学。
3.把握好鼓励和惩罚的尺度,惩罚不意味着身体的伤害。
4.督促孩子坚持一种喜欢的运动。
5.四岁以后,分担一些家务。
6.也许父母有很多的梦想没有机会实现,但别让孩子代替你去实现。那是你的梦想,不是孩子的。
7.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觉到平等和被尊重。
8.培养孩子一种终生受用的兴趣。无论高雅还是通俗,但不要带有功利性。
9.耐心的陪孩子看书游戏,即便你感到很无聊。
10.孩子与同伴之间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11.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缺点,包容认同他的个性。
第二节.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存在的误区和不健康的方式
一.孩子的教育,无师自通
狭隘的认为教育孩子是很平常的事儿。父辈如何教育我的,我就如何教育下一代。花精力去学习没有必要,遇到困惑时既不请教别人,也不去寻找方法。放任自流,致使小问题演变成大隐患,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孩子太小不懂事,教育是以后的事儿
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最初的认知能力。3岁以前是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此时不给予适当的感官刺激,不提供良好地教育环境,孩子的智力发展将会出现障碍。
三. 树大自然直
父母需要塑造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健康情感。如果存在这种思想,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其结果可想而知。孩子日后的许多不良的行为都是这种思想造成的结果。
四.教育是学校的事儿
教育不是在学校由老师开始的,而是由父母开始。学校是孩子学习自然知识的场所,而家庭则是施行早期智力、情感开发、兴趣培养、良好行为、引发求知欲及道德习惯、健全人格的地方,具有开启鸿蒙的功能。这种思想是极其不明智的推卸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五. 我不懂教育,我不是老师
这是非常狭隘的认知。片面的认为教育就是传授文化知识,只有老师才能做好,并没有意识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不知道家庭教育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从日常的交流到意志力的培养。你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都在给孩子提供着模仿的范本。
六. 学习越早越好,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成才心切,恨不得让孩子一夜之间成名。小小的年纪整日被逼着学这学那,盲目地超前意识往往会使幼儿学得快,忘得也快。久而久之就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这种现象背后原因是因为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片面的认为早教就是让孩子早点学习文化,过度的强调知识性,而忽略了科学性和健康性。
七. 只重视结果,用知识的储备量和功利性的考级考证来衡量结果
这是对幼儿伤害最大的一种误区。家长只注重孩子在教育中到底学到了什么,却忽略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是否掌握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是否能在其性格形成上有所帮助。在特长培训方面,认为学习成绩就是教育结果,为了考取等级证书强迫孩子超负荷联练习,目的就是“拿成绩”并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
八. 幻想着“神童现世”片面强调智力开发
智力超常的儿童确实存在,但比例非常小。九成以上的孩子都是正常的孩子,可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神童化”并且简单地认为“高智商”与早期教育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认为早教就是单纯的智力开发,而忽略了全面素质的培养。
(幼儿的早期教育的含义包括感知、动作、语言、认知的训练,也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养)
为了创造“神童”家长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教给孩子,盲目攀比跟风,使处在心智发展的黄金时期的孩子疲于奔命,对将来的人格发展留下了隐患。
九. 负面引导,使孩子接受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言行,起到了负面引导力作用。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语言交流方面,家长喜欢用所谓的“幼儿语言”,如“吃果果”认为这样和孩子交流,孩子能更容易理解。世上根本就不存在“幼儿语言”这是成人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并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复杂的机械结构还是一个皮球,认知的难度是一致的。
十. 由于父母的不良情绪而衍生的几种非理性行为
1. 焦虑行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今已是众多家长的共同认知。盲目的攀比促使家长想让孩子样样精通,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功利心和虚荣心。于是,各种特长培训班将孩子的时间都占满,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一味的往前推。由于家长自身的焦虑而产生的压力,驱使他们过度的控制着孩子的生活。别的孩子学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学什么。根本不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孩子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不堪重负,使兴趣变成了噩梦。要知道,兴趣才是孩子努力的原动力。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2. 解救心理:孩子遇到难题了,与同伴发生矛盾了,会不假思索的冲上去替孩子解决。尤其是在学业方面,这种现象时时出现,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思维:总会有人替我解决问题。逐渐产生依赖心理,不知道承担责任。
3. 负罪感:由于工作压力大,无法时时陪伴孩子,对孩子的负罪感时常会出现。孩子会抓住父母这种心理,时不时的会施展出一些激发父母负罪感的小把戏挟持父母,以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是很多父母逃不掉的。
4. 无条件给予: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各种名牌、高科技,要什么给什么,否则就会感觉低人一等。这类家长的童年也许是在匮乏中度过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自己儿时无法得到的东西。让孩子轻易地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无止境的物质需求是无法让孩子获得满足感的,孩子也不会因此学会珍惜和感恩,也无法懂得自食其力。
5. 快速满足:一刻也不敢怠慢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孩子因即刻得到满足而喜笑颜开,家长也乐此不疲。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感觉在家中唯我独尊,稍有怠慢,就打滚哭闹,大发雷霆。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会让孩子认定:凡是我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这种思维定式势必会留下隐患,现实社会必定会给孩子惨痛的教训。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行为?
因为家长们不爱思考,人云亦云,效仿别人。因为家长们极度焦虑,孩子遇到点问题就觉得要出大事了,自己必须出手相救。因为家长们急于求成,缺少耐心。看到孩子有情绪就无法忍受,快速满足是为了逃避解决孩子不良情绪的麻烦,和缓解自己的负罪感,让自己好过点,轻松点……
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都被家长们奉为是爱孩子的表现。而实际上只为了满足孩子依赖自己的存在感。表面上是爱孩子,但其实爱的是自己。他们看不到真实的孩子,也无法了解真实的孩子,更不想去了解真实的孩子,完全是靠自己的幻觉和焦虑去爱孩子。
爱孩子是从面对真实的自己看见真实的孩子开始的。父母的终极使命是为社会培养有价值的人,而这些行为的存在,是在为社会打造没有价值和本性的人。
第三节.对幼儿身心有严重影响的教养方式
一.炫娃
很多孩子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被父母要求当众表演,如果不愿意就会被斥责。只能不情愿的表演着……父母此时只沉浸在炫耀的虚荣里,根本察觉不到孩子的无助。
近九成的孩子在被要求在亲朋面前表演时有抵触情绪。家长意识不到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看不到孩子在众多的成人面前对陌生人的畏怯,也看不到内心的挣扎。对成人来说这可能是件简单的事情,但对孩子而言,却是对实力和胆量的考验。
当强迫他表演时你知道他需要多大的勇气克服自己害羞的心理吗?
而多数家长会认为:这都是为你好。,这样会激励孩子成长。殊不知这种“为你好”方式是高压强制的代名词。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面对困境迎难而上,大多数会因为强大的压力而出现两种极端:懦弱或叛逆。
父母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为了证明孩子的优秀,而是在证明自己的教育多成功。说到底就是为了炫耀,给自己长脸。
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和赞美,但被动的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很容易发挥失常。内心的受挫感会让孩子感到惶恐和委屈,而被成人当成玩物一样的围观更会让孩子厌恶。
给孩子创造平台去展示才华,的确能建立自信,但前提是孩子的自愿。强迫对于孩子的感觉,就是不尊重。连父母都不尊重自己,又怎能自尊自爱?
不尊重孩子,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
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的同时,也不要训斥孩子的拒绝。保留一些孩子训练的视频与朋友分享,同样能满足你的虚荣心。孩子的尊严也得到了维护。
如果就是想单纯图个乐儿,请孩子表演才艺,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可否?
二.逗娃
“跟阿姨走吧,你不是你妈妈生的……”“再不听话……”
“中国式”的逗娃,在神州大地上每天都在上演,并有着悠久的历史。“抢”孩子的东西,试探孩子是否“大气”;对孩子说你是捡来的,看孩子是否懂事。表面看似“逗娃”实际是在捉弄甚至是在折磨孩子。可悲的是:大多数成年人对此不以为然,却乐此不疲。并不认为是在“捉弄孩子”反而认为是“亲近孩子”、“逗孩子玩”,致使孩子不信任别人,安全感严重缺失。
(早该被摒弃的十种“逗娃”的方式)
1.“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了”
父母偶尔离开一会儿孩子,就有好事的“七姑八姨 邻居大妈”这样对孩子说。这是在给孩子造成最大的恐慌,孩子纯真的思维根本无法分辨这是玩笑话。这是最残忍的“逗娃”方式
2.“你是爸妈捡来的”
更有甚者,还会编出一些“细节”描述的很详细。编故事骗小孩儿,可信手拈来,但会直接造成将信将疑的孩子认知的混乱。
3.“你最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如果回答“喜欢爸爸”便会被追问“妈妈不好吗”接着还会被质问:“那你还怎样怎样”反之也同样被追问质问,孩子此时就感觉自己犯了大错而不知所措。
4.取笑孩子表达不满情绪的行为,或吓唬孩子。
“小孩子哭鼻子真羞……”、“小屁孩脾气还不小”、“大老虎来吃你了”、“坏人来抓你了”。
当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时,更需要理解尊重和安慰。取笑、吓唬,成人觉得无关紧要,却对孩子的坏情绪火上浇油。甚至会留下心理阴影。
5.教唆孩子说脏话,骂人,打小朋友或长辈。
习惯一旦养成则终身难改。
6.一见面不由分说就抱孩子亲孩子。
不管孩子是否愿意,抱起来就一顿乱亲,孩子奋力挣扎也不放手。强行让孩子叫一声或亲一个,作为放手的条件。
7.分给我点吃吧;把这个玩具给我吧
如果孩子拒绝就说“小气鬼”或做出要枪的动作。如果孩子同意又不要了,让孩子无所适从。
8.随意喂孩子东西吃
破坏孩子的饮食规律,甚至会使孩子吃了不卫生的或不适合吃的东西影响健康。
9.拔萝卜、拧耳朵、夹鼻子、捏脸蛋
对孩子的身体是一种直接的伤害
10.抛高,抱孩子转圈或拉着孩子的手甩圈
胆子大的孩子会很高兴,胆子小的孩子会害怕。不论怎样这样做都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失手,就可能伤及性命。
三. 礼貌
父母对孩子要求最多的除了学习就是要懂礼貌。孩子懂礼貌的确是好事,而生活中的某些情景,和礼貌没有关系。
1.大孩子礼让小孩子
父母似乎忘记了,大孩子同样也是孩子,同样需要父母的呵护。用道德绑架逼迫他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拱手相让,逼迫他处处谦让,不觉得很残忍吗?礼让虽是美德,但前提是自愿。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强迫别人去礼让,父母也没有资格。如果是孩子主动的分享,要及时适当鼓励分享精神。
2.过度谦虚
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孩子在成长中,家人的支持和认同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现实中,当别人称赞孩子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推脱。不仅不感谢他人的赞美,反而会列数孩子的各种不是。中国人一向奉行自谦,但过分的自谦就是虚伪。真诚的接受别人的赞赏,会让孩子的脸上扬起自信。
3.见面就得打招呼问好
被父母强迫与别人打招呼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眼前的人很陌生,为什么要虚伪的说一句“阿姨(叔叔)好”呢?然后就是父母带着歉意说“这孩子就是不喜欢和人打招呼,一点礼貌也没有”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真的认为自己是个没有礼貌的孩子。
4.对别人的道歉一定要符合“没关系”
当孩子面对着骚扰或是伤害,对方一句漫不经心的“对不起”明明是受到了伤害,却要忍着原谅对方的无理。这会令孩子十分痛苦:“为什么要原谅别人?明明我受到了伤害?”
别要求孩子一定要原谅对方。有些错可以原谅,但有些触碰底线的错误是不能原谅的。如果孩子觉得不严重,可以选择原谅,如果对方的行为让孩子感到太痛苦,不原谅也没有关系。况且有时候你的善意和原谅,只会让对方更加有恃无恐,可能会让孩子遭受到更大的伤害。原谅与否,那是孩子的权利。
别强迫孩子做一个“好人”,毕竟受伤害的不是你,你不知道孩子的痛。
四. 听话
父母夸奖孩子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这孩子真听话,真乖。
要孩子听话,无异于把孩子变成了父母操纵的木偶。孩子不断的妥协,以博取父母的开心。但内心真实的情感无法释怀,长时间的压抑,孩子的心理健康将会受到影响。
这种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看上去很听话的“乖孩子”往往长大后没有大出息,因为他们的教育中缺少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自主性的培养。不能让孩子拥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家庭教育。
父母的强势,武断剥夺了孩子表达情感思想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