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这位外地人,为啥一到许昌就失踪?
奇怪:这位外地人,为啥一到许昌就失踪?‖老家许昌
文‖孟军
图‖梁耀国
在许昌,有一座河南省烟草系统的培训中心,它的前身就是我的母校——许昌烟校。由于在烟草行业工作,本人经常到培训中心参加培训。在培训的课余时间里,我不像别人那样在房间里休息或是在校园散步,而是常会莫名其妙的“失踪”——我自己“失踪”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许昌属典型的平原地区,但令人惊叹的是,在魏都的很多地方,成片的荷叶莲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那满载着碧莲的河流好多并非是自然形成的河流,而是人工挖掘出来的。
在我上学时的九十年代初,许昌市的水资源真得非常匮乏,主要水源只有市中心的小西湖和来自西部襄城县的引水渠。虽然河流不多,但那时漫步市区的护城河岸边,垂柳溢绿、青莲曼舞,沉醉的风景还是深深地烙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到现在。
我在看景时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许昌人很少往河岸边丢垃圾,水面附近一直都比较清洁。我想,也许正是缺水这个缘故,使得许昌人对来之不易的水有一种格外的珍爱。
许昌人对莲花也有一种情有独钟的爱恋,记得我在许昌上学时,几次观看大型文艺汇演,节目的压轴戏都是荷花舞。那时的我经常陶醉于这荷莲之中,因为我的出生地河南固始县地处豫南,也是一个荷叶田田可采莲的水乡。
上学的时候思恋自己的家乡,在许昌的莲花中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回家后又思念许昌,因为那是让我梦回故乡的地方。所以,当步入中年的我,因为各种培训机会来到许昌之后,课余时间我依旧喜欢在那一条条青莲河边驻足沉思、眺远望景。这,正是我文章开头提到的“失踪”原因之一。
而今的许昌,城区面积早已大大超出我上学时候的规模。颇令人欣慰的是,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们在建设大许昌时往往也都顺应民意,将水、莲、渠、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现在“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独魅景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许昌堪为一个人工建设出来的北国江南!
说到许昌,必须提到它的美食。生活中的我是一个标准的“吃货”,所以也写了许多宣传家乡固始县的美食文章。许昌的各种传统美食特别是面食制作堪称一绝,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当地盛产优质小麦。
那油香的炒面、配料丰富的鸡蛋汤,是一道代表着许昌人憨厚、实在性格的“惠美食”。
那红彤彤的烧鸡、牛肉、羊蹄,再配上一瓶姚花春,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同时,你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豪迈的“三国好汉”。
那遍布街头巷尾各式各样的精美凉菜,因了优质小磨香油的搅拌格外喷香,让你即使远离肉食也能够胃口大开。
那砂锅面、羊肉汤、猪头肉,以及其它地方找不到的纯正“烧腐竹”,让你真正过口不忘……
许昌美食,也是我文章开头提到的“失踪”原因之一。
我的家乡信阳固始县也是一个与许昌一样的美食之乡,信阳菜馆在河南省的城市内处处可见。所以,当我在固始县眉飞色舞地向我的吃货朋友们介绍许昌美食的时候,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以为然。
然而,当我从许昌归来,带回那大包的烧鸡、牛肉,当朋友们就着这些美味佳肴开怀畅饮,看到他们脸上惬意的醉笑时,我知道他们已在不经意和开心之中接受了我的观点。
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许昌的美食虽美,但在饮食文化地挖掘开发上还需要向同是古都的开封、洛阳学习。特别是面向全国来说,国人到河南旅游谈及美食必提开封包子、洛阳水席,而许昌的一些传统美食尽管在中原比较出名,但如何达到开封小笼包子那样国人提必知晓的程度,前面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说到许昌,还要提到许昌人。许昌,是一个古今书写传奇的地方!厚重文化的熏陶让这块土地英才辈出,那豪迈、耿直、热情的性格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记得我在许昌烟校上学时身体多疾,学校的一位校医带着我这个与她毫无亲缘关系的陌生学生,在许昌市的大小医院里看病就诊,还在回家路上无私地将雨伞让给我,而自己一头扎进茫茫的雨雾中,这件事让我感动不已。
为此,我还专门为这位校医写下一篇文章《一件小事》,获得当年学校征文比赛一等奖,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她的名字——韩英霞。
也正是因此,我对许昌人有着一种特别的好感。我离开许昌二十多年,至今仍与许昌的许多老师和同学保持着密切的交往。
我想,只有三国文化的浸润才能造就许昌人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不是许昌人所写的许昌文章。
梦回许昌,我爱自己的第二故乡!
【作者简介】孟军,信阳市固始县本土作家。擅长宣传策划,喜爱文学创作。创作的红色文化作品《罗荣桓元帅史铭》入选纪念罗帅诞辰110周年文集《坚持永远不变的军魂》。2016年,长诗《孙中山先生诗传》入选《香山诗刊》纪念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征集专辑。创作的长篇七言诗作品《焦裕禄同志诗传》被收藏在山东省博山县焦裕禄同志故居纪念馆和我省的焦裕禄纪念馆。创作的文学作品《卢沟魂》曾被河南省电视台报道,创作的作品《正气歌》获河南烟草系统“四个三”诗歌征集大赛一等奖。作为一位旅游、美食、特产的热心宣传者,近年来在业余时间撰写了大量与此有关的文学作品,特别擅长用“网”事进行宣传,其网络作品《中国好身影——固始旅游介绍七字经》、《舌尖上的固始》、《诗说蓼城》、《固始,一个美景之乡》、《固始,一个美食之乡》、《毛尖赞》等深受广大网民喜爱。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梁耀国先生提供,版权归梁耀国先生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