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由“中国科学家”(ID:Chinses_Scientises)公众号原创,转发请申请授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的国际化商学院,于1994年11月8日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双方办学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时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的翁史烈为学院的建立多方奔波协调,并担任学院的第一任董事长。
“办一所不出国也能留学的学校。”199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对新成立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提出了这个要求。
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朱开轩也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教育领域对外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翁史烈院士1984年2月至1997年6月间任上海交大校长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热力涡轮机专家,翁史烈开创了我国热力涡轮研究领域的多项第一:研制成我国第一台陶瓷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原理样机,完成了我国第一批增压器陶瓷涡轮转子的设计和试验台建设等等。而他没有想到的是,未来他将在教育领域再度开创多项“第一”。
回顾当年支持创办学院的原因时,翁史烈说:“办这样一个专门培养MBA和EMBA的学校,可以从各个渠道引进欧洲的以及美洲的办学思路和办学资源,我认为非常之好,非常需要,而且非常及时,所以我以很积极的态度参与了学院的创办。”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翁史烈在与境外高校及校友的交流中,意识到中国缺乏新型管理人才。如何能快速培养管理专业急需的高端人才,直接为上海和华东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呢?他首先想到与国外大学合作,联合举办了高层次的培训班。
进入90年代以后,上海市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急需一大批能与国际接轨的高级经贸人才。1992年10月,欧共体驻华大使就中国与欧共体合作的中欧管理中心(CEMI)事宜拜访了上海市政府顾问、原上海市市长、交大校友汪道涵。欧方拟将CEMI建设成为一所独立商学院,这个设想随即得到了汪道涵的认同。在汪道涵的引荐下,翁史烈等交大领导与欧方建立了联系。
“当时欧共体要跟中国合作办学,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马上就同意了。”翁史烈回忆道。
他的高瞻远瞩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管理人才,为推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留园在闵行校区举行奠基典礼【右一为翁史烈,中间为汪道涵】
翁史烈认为,办一所世界一流的商学院,是一个值得骄傲且富有远见的项目。对于这样一个项目,应该以改革的思路和开放的心态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引入国际水准的师资和课程,助力中国管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在翁史烈的推动下,在中欧校园建成之前的过渡时期,交大给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提供了当时闵行校区条件最好的学术活动中心部分设施和包玉刚图书馆的五楼与六楼。
作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一任董事长,翁史烈对于学院体制外办学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讨论校园选址方案之初,他曾表示愿意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园内提供60亩土地。
为了帮助学院实现办学目标,翁史烈积极与教育部沟通,解决了许多问题。譬如在北京办学的计划,就是通过翁史烈斡旋获得教育部批准后才得以顺利实施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在教育领域的标志性示范标杆,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开创了许多中国管理教育史上的“第一”:第一个开设全日制MBA课程;第一个开设EMBA课程;第一个独立组织入学考试;第一个采用全英语教学;第一个与海外商学院建立学生交换项目;第一个获得国际质量认证系统(EQUIS)的认证等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来源:新商报)
2009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15周年的庆典上,为表彰翁史烈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作出的突出贡献,学院向他颁发了特殊贡献奖。
作为科学家,他潜心本职领域研究,开创多项“第一”,为中国涡轮发动机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校长,他大胆改革学科布局结构,引进合作办学,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他的目光始终领先于人们的脚步,不断地追求卓越,昂首前行。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翁史烈》,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2.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除备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