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营造专业成长“内生场”
让培训成为一种期待,这是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开展教师培训的宗旨。双滦区期待通过培训提升学校品位、推动学校发展并促进管理者与教师共成长。经过几年的探索,双滦区教师培训紧贴学校教育改革需求,为教师营造专业成长“内生场”,提升同心力、学习力、行动力、教学力、自省力。
走出去,在学习中内化创生
教育发展需要借鉴先进经验。双滦区教师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创生新的培训方式。
双滦区与北京师范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近两年先后组织三期“管理干部北师大高级研修班”。培训人员涉及广泛,包含各校、幼儿园主抓教学、德育、安全、总务、财务的副主任及以上领导。培训前发放调查问卷、梳理意见与建议,采取“点餐”方式按需培训。培训归来,双滦区教体局及时组织“教育论坛”研讨交流活动,分享培训的收获、感悟以及今后工作中可借鉴的做法,并将心得体会集优成册,先后出版了三期《滦江丝路》,巩固学习成果,切实发挥以培训促提升的作用。
创新培训形式,打造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网络化培训,推出双滦教育“微培训”,开启“轻给养”。每日向教师手机推送一篇《师教简讯》,分新闻摘要、健康养生、安全卫士、心得点滴4个板块,把最新、最前沿的新闻传递给教师;引领教师关注健康养生,关注自身、学生的安全;为教育教学改革、师德修养提升助力。
双滦区充分利用城域网和“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面落实平台各项应用:云视频管理系统、中考招生考试系统、教师考核评价系统、新高考应用系统,集应用、研修、培训、评价为一体,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教育优质发展。
抓机遇,跨区域对接优质资源
双滦区与河北承德民族师范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学院学生定期到双滦区进行顶岗实习,为区域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学院借助承办“国培”项目的契机,让国培学员到双滦区进行跟岗培训,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方式的改进。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双滦区第四小学与北京市大东流中心小学、双滦区实验小学与北京展览路第一小学、双滦区第三小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承德市第三中学与北京密云三中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教育管理、文化建设、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互动交流,为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深化中小学与京津冀名校的合作,教师分批次到合作学校跟岗培训,在开阔教师视野的同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双滦区中小学教研室、仪器电教室、师教科联合启动名师工作室工程,选拔名师组建“双滦区名师工作室”。学习北京市昌平区经验,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科教学和教科研为纽带,对有发展潜质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探究培养名师的方法与途径,完善双滦区骨干教师培养梯队,探索建立一套优秀教师培养机制,研发一批优秀教研成果,把名师工作室打造成双滦区基础教育改革能量场、蓄水池。
精帮扶,优秀资源域内流动
双滦区坚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旨在为乡村学校提供教学示范、专业引领、业务扶持、信息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促进城乡教师相互学习,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针对乡村学校音体美师资不足的现状,城镇校选派教师进行“走教”。“走教”分为“小走教”和“大走教”。“小走教”是乡镇内部优质资源共享,打破小学与幼儿园界限。“大走教”包括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三年、学科送教下乡、帮扶团队送服务上门、活动中心科技小组下乡开设社团活动、初中到农村小学开展学生家长大讲堂活动等,打破学段、学科界限,促进区域教育的共享共联共建。
针对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现状,今年全区开始创新送教下乡活动,利用城镇校师资优势,使城镇校与农村校点一一对接,通过视讯互动平台、精品录播室、走教或送教等多种形式,对农村校点进行网络授课、精准帮扶,共享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农村校点教学质量。
区教体局启动“银龄计划”,充分利用退休教师资源,调动退休教师继续投身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退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讲学活动;可以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进行听课评课、开设公开课、研讨课或专题讲座指导青年教师,带动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发展。
(作者系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教体局局长)
《中国教师报》2019年11月06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