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教路丨浙江援疆教师宋淑阳:追风赶月的援疆人
【人物名片】
宋淑阳,浙江省第十批第二期425名援疆教师中的一员。人如其名,她乐观向上开朗,每次见她都眉眼弯笑、笑意盈盈,一眼便可感受到她的随和与热情,以及一颗向阳的心。
初到阿克苏教育学院,宋淑阳的主岗位在综改办,协助做好学院的改制转设和综合改革工作。因援疆所需,她欣然加入“学前战队”,服务阿克苏地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还主动承担援疆团队信息宣传、综合文字工作等。
援疆工作翻倍,她却每天干劲十足,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我来”“我可以”。其实,劳累后的疲惫在所难免,但支撑她的,是积极向上的心态,还有成长与收获的喜悦。
宋淑阳边实践边学习,如何在改制转设中谋长远发展之策,在综合改革中树创新驱动之风,在教育培训中行能力提升之举,在教学竞赛中务高效课堂之实。她边努力边收获,欣慰学院发展持续向好、精神风貌愈加高昂、教师能力不断凸显、同事情谊愈发深厚。
有她在,总能安心。“小小石榴籽”阅读月活动前夕,团队遇紧急情况,次日需播放的VCR不尽人意。急事当前,宋淑阳迎难而上,与视频制作方通宵达旦对接修改事宜,一点点抠细节,一遍遍来回核,终于在活动前有惊无险地保质完工。
她把团队当家,全心全意去爱。她利用休息时间,分门别类梳理援疆团队的各类文字、影像、音视频材料,默默撰写团队大事记,用文字报道记录美好……以团队100余篇报道,讲好援疆故事。
来疆为什么?宋淑阳的答案是,奉献二字。
她敏而好学、学而不倦,总说要向身边人学习,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在全面协助推进阿教院综合改革“四个一”行动中,需要编印6册《高教视野》,涉及学校改制、战略规划、专业建设、教师培训、高校党建等专题,为高质量呈现刊物内容,每个主题她都要查找、翻阅大量资料,从国家的文件到阿克苏地区的政策要求以及阿教院当下的现实情况,还要借鉴同类高校的经验做法,她笑言,“这个学习机会不错,每完成一个主题,都快成这个方面的半个‘专家"了。”
学前教育集中巡回大教研活动走过了8站,她写了7站的报道。她总能敏锐捕捉到每一站教研活动中的温暖点、智慧点、闪亮点,紧扣主题,巧妙构思,每一次都能恰如其分地展现不一样的精彩,带给大家惊喜。
然而写第一篇援疆报道时,她也经历过战战兢兢,内心满是忐忑,但她认真记下了每一次修改的意见,以便下次写得更好。为精准把握论坛中每一位专家讲座的精华,她彻夜赶工反复听讲座录音;为准确领会省援疆指挥部工作精神,她养成了每日阅读“浙江援疆”的习惯……学习力满满的她,专业能力是她展现的底气,专业精神是她流露的品质。
宋淑阳的援疆期间,有很多值得铭记的时刻:牵线受援单位与后方学校深入交流、代表援疆教师发言、直播主持、活动点评、大教研专题讲座、文化墙设计、序列化教学竞赛策划与组织、担任地区竞赛评委、担纲地区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裁判长等,三尺讲台更是她的钟爱,站在讲台上的她神采飞扬,用智慧和微笑启迪学员,用专业素养引领学员,每一次课堂都赢得热烈掌声。
在疆干什么?历练与担当,是宋淑阳最好的诠释。
援疆结束前,大家纷纷写下援疆感言,她是这样写的:“阿克苏是我的第二故乡,是记录着“浙阿兄弟姐妹”相识相伴、并肩作战、奋斗成长的地方。感恩遇见,每一段锤炼党性、锻炼才干、书写芳华的记忆都如此美好。”
宋淑阳深知“组团式”教育援疆迭代升级的意义。她和伙伴们把工作当事业,用心用情去做,面对琐事、急事、难事、大事,事事上心,没一件事都力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用实干打样专业课程标准,用竞赛铺就教师成长平台,带徒弟走上高峰论坛,领学生爱上幼教乐园;主动自我加压,推动未选派援疆教师的阿克苏市第四幼儿园,作为阿教院附属幼儿园和浙阿学前教育教研联盟实践基地,与阿教院教师一道常态化蹲点帮扶指导,用专业带领四幼从普通园转身为地区幼儿园建设“示范样板”……这些都离不开宋淑阳和伙伴们的努力。
有一条最美的路叫援疆路,有一种革命情谊叫“5朵金花”。宋淑阳和5位姑娘立足阿教院,放眼全地区,探索出教研为基、师训为要、帮带为本的学前教育组团援疆的浙江模式。
这是“学前战队”援疆期间的部分成绩单:1个示范基地登上全国核心刊物封面;40余场学前教研活动在全疆掀起教研热潮;1293名学员的中长期培训助力形成头雁领飞、强雁高飞、雏雁齐飞的幼儿教师雁阵梯队。
为疆留什么?成果、亮点、模式,更重要的是一支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根之所植、情之所系,带着浙阿兄弟姐妹们的情谊与祝福,满怀感恩、感谢与感念,宋淑阳将这份援疆工作“答卷”深深珍藏。下一站,她将继续追风赶月,立足岗位持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