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样的学历都这么难了,那我这样的岂不是没机会了。”
这是大多数人在选择进行IC行业之前,多少会有的担忧。
选择数字IC行业,就一定要读研吗?
一、先说结论:不强迫读研,但是建议读研。
IC行业的门槛意味着你需要比其他行业拿出更多的时间进修学习,本科和硕士可以说是摸到门和入门的区别。
从往期同学的数据来看,硕士和本科基本上是五五开的,如果按就业比例来说,应该会更大一些。
对于本科学历的同学来说,进入IC行业的第一道坎应该就是校招,这也是大多数微电子专业本科生转行的原因。
校招能给本科生的机会寥寥无几,很多公司的潜在认知就是:IC本科都不一定入门,还怎么入行?
一个很现实的想象,每年春秋招时期,那些进驻校园的IC公司,最终录用的人基本都是硕士学历。
当然,不是说本科就找不到工作,社招的途径还有很多,总是可以找到相关岗位的工作,只是可能会不如人意。
本科就业之后如果有2-3年经验的话,跳槽涨幅是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目前985硕士校招的水准。以上海为例,可以拿到16-20k。
前提是有流片经验,流片经验很值钱的,两到三年的时间至少会经历一到两次复杂芯片的项目周期了,这对于公司来说都是直接的资金成本,具备一定议价权。
目前国内的高校能给学生流片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本科如果有机会从事芯片设计(验证),性价比是非常高的,至少在年龄上是绝不输同级别的硕士的。
而问题在于能选择本科生的公司很少,本科生工作2-3年能做流片项目的更少,那理论上存在的本科生逆袭可能就越来越小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社招并不会死卡学历(海思,平头哥这类顶级公司除外),更多还是以技术面的表现为主。
以20年的行情为准,本科两年的数字前端工程师业内可以给到的普遍标准在17-22k的区间内,pkg在20-35w的区间内(25w上下居多),基本持平目前各大公司校招薪资。
所以说如果要选择进入IC行业,读研自然更好。
但话说回来,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研,因为个人原因时间原因没有读研,错过了读研,但最终还是要选择IC行业,甚至已经进入IC行业。
二、学历不够,能力来凑
在IC课程测试里有这样一个问题:一句话描述你在当前工作(学习)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基本半数以上的回答都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能力不足。
不只是本科,那半数的硕士同学也存在能力无非满足毕业需求的问题。
而本就学历先手劣势的本科同学,自然就要靠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项目经验来弥补不足。
这在之前的经验贴里,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件事。
所以说,不强迫培训,但是在如果确实需要提升能力,加强专业技能,一段时间的系统培训会比你将就在一个不满意的公司混经验要好得多。
但IC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可能你下定决定选了一家机构的课之后,结果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只是买了一顿照本宣科的视频罢了。
所以才说——IC入行/进修,首选IC修真院。
别家是一手交钱一手给课的录播课,任何问题都需要自己克服解决。
我们是在线授课直播答疑,即时沟通即时解决听不懂的问题。
别家是百人往上的大课堂,比大学上课都自由放养。
我们是小班教学,每期10—15人的规模,保证关注到每个同学的进度。
别家的老师要么是大学里学术气十足的讲师,要么是工作不久的“业内人士”。
我们的老师是国内外一线大厂从业十多年的技术大牛,教学都是结合项目实战。
我们对于IC人才培养这份事业,有着自己的坚守和自信,所以我们可以做出“保证就业”的承诺。
本来讲一件事就可以完胜——我们有流片项目。(流片带来的好处是你无法想象的)
三、选择决定成败
很常见的一句话,但也很实用。
选择IC行业,选择考研,选择培训,都是个人在每个阶段中做出的不同选择。
选择的目的可能各不相同,但做出选择时所期望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找到更好的工作,拿到更高的薪资,获得更好的生活。
既然选择了IC这个技术决定高度的行业,那后续的选择也自然成了理所当然。
不强迫读研,但读研所带来的好处是能够看到的。
不力推培训,但学历不够,能力不足的话,培训是必要的选择。
愿同学们都能成为IC行业的一份子,都能拿到自己满意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