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出台后,学科类培训市场发生“大震荡”,很多机构不是裁员就是关门倒闭,还有一些机构在谋求转型,盯住了素质教育市场这块大蛋糕。为什么素质教育市场这么受关注呢?首先,教育部明确规定在开展校外培训时,“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类培训机构不在双减整治范围内。再者,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等有利用因素的影响下,素质教育市场前景广阔。此时,学科培训向素质教育转型正是一个好时机,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等知名教育品牌早已在新的赛道上抢跑了。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学科培训向素质教育转型基本是两种形式。
一种是“半转型”,就是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开展素质培训,而周一到周五的时间仍然开展学科培训。但是在当前政策影响下,家长对于培训机构的合规性、持久性有所担忧,再加上“5+2”学校课后服务模式的实施,更有一大批家长担心孩子的睡眠与健康问题。如此背景下,这种形式的投入与回报很难成正比。另一种是“全面转型”,彻底放弃学科培训业务,专心开展素质教育培训。
学科培训机构向素质教育转型具有哪些优势呢?
一是校区优势。不同于新建校区,机构在原有校区的基础上转型业务模式即可,不用再另选场地和大规模的装修,减少成本支出。再者,长期稳定的校区也能增加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度。
二是生源优势。校区长期经营所积攒下的生源,可以直接进行转化,省去了大肆宣传推广的烦恼和招生难的困扰。
三是可注册为营利机构。政策要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须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坚持教育公益属性。这就决定了以后的学科培训再想赚大钱是基本不可能了。而素质教育培训机构没有被限制,仍有利可图。
四是有培训机构经营管理的经验。虽然学科培训与素质教育培训是两个方向,但在校区的经营管理方面还是有相通之处的,明白如何搭建组织机构、如何建立规章制度、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等等,甚至有一些可以拿来直接套用。
五是留用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更快开展工作。不管是学科培训也好还是素质教育培训也好,大抵都有市场专员、课程顾问、教务、行政等岗位,这部分员工更了解教育行业的情况,经验丰富,对新业务的开展大有帮助。
学科培训向素质教育转型毕竟是跨专业,有所不同,虽有之前的成功经验借用,但仍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首先,业务转型的同时更要思维转型。过去,学科类培训机构经历了虎口夺食、惨烈厮杀的场景才得以生存下来,市场环境乌烟瘴气,给学生和家庭都带来了严重的负担,这成了培训机构被整治的诱因。而素质教育培训基本的都是在温室中生存的,大部分都是佛系运营管理,目前市场环境还算整洁有序。如果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后还将之前的生存竞争模式带过来的话,素质教育市场被洗牌的日子也不远了。
其次,找准方向,找准定位。方向是指你要选择哪个专业进行转型,调查显示,少儿美术教育以44.72%的比例占据素质教育排行榜榜首,市场规模占整个教培市场规模的50%以上。找准定位就是找到适合自己校区的位置,这个位置不是空间意义上的位置,而是在家长心目中的位置。以美术培训学校来说吧,在家长心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美育品牌?是属于中高端品牌还是低端品牌呢?和其他的美术培训机构有什么不一样呢?搞清楚这些问题后,再去运营和管理美校就会有目标了。
最后,搭建教学体系,包括师资和课程体系。师资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根本,可素质教育培训和学科培训还不同,它需要教师的专业性更强,前面我们说有一些岗位的员工可以留用,但教学岗位需要慎重选择,他体现的是整个校区的教学水平,关系着校区的招生情况。课程体系就是要教给孩子什么,孩子能不能接受你的教学内容,不是你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这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最难的,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校区选择加盟大品牌,因为他们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已形成了一套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在此,大墨蒲公英温馨提示,在选择加盟的方式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经过多方对比加实地考察后,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品牌,切莫让钱打了水漂。
教育行业的发展终究要适应社会前进的方向。双减不只是“减法”,而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做“加法”。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学科培训向素质教育转型,一定不能盲目前进,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把工作做精做细做实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