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孩子教育好?
读经典的话题说过不止一次了,但今天的关键词是“精读”。人和人拉开差距,并不是读了什么,而是读得透不透。就像四书五经、四大名著、莎翁、雨果...人人都知道,也能说上几句名言名句,但并不是人人都读透了,能把书中的养料汲取出来滋养自己的,更是少之又少。有人说又不打算读中文专业,精读有必要么?——绝对有! 被时间考验过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除了文字美,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心灵和智慧的滋养。这一点,不靠精读是学不来的。但我觉得这个倒不必着急,小学中年级以后也来得及。早期还是从小孩阅读兴趣出发,多涉猎。
学会“知识迁移” 就是举一反三,转换视角,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前几年,俞敏洪到通州这边一个培训机构演讲,正好小黑也在那个机构学,我就听了听。他谈到“学习好的人,理家的能力也好;家里能理好的人,学习也不会差”。 乍一听觉得这俩之间有什么联系?有的学霸就是没有自理能力,屋里乱得一团糟啊!但仔细听他接着说,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任何事情想要做好都是讲究方法的,而有些方法不是某件事物特有的,而是有共性。比如学习上爱思考、爱列条目、爱做总结的人,生活中就更容易爱收纳、爱归类,家里也打理得有井有条。
而做家务就纤尘不染,注重效率,学习上可能漫不经心、吊儿郎当吗? 除了学习好,其它方面都不好的人,一定不是真学霸。 所以“知识迁移”的能力,是一块非常有用的跳板。平时要鼓励小孩多多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一两个领域深入钻研 社会再怎么变,小孩还是需要一技之长,早点发现兴趣,持之以恒地培养很重要。这是生存的需要,也是自我认可的需要。 曾国藩就特别推崇“深入且有恒”,已经成了他做人做事之所以成功的标签。学习好比挖井,挖井不深就看不到水,挖多少口都是白挖。
就像他说的,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而且他从来不佩服骤然成名的人,总是和孩子们夸赞那些闷头努力、持之以恒的人:“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想想也是,一生磨一剑,何惧宝剑不锋利?! 现代社会,缺的不是学习的机会,而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恒心。 有一两项一辈子受益的体育技能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身体是载体,身体不好,有什么宏图大志都没用。需要提个醒的就是,运动习惯也是早早养成最好,不要觉得小孩体质还好就无限期推后。而且体育一旦练好,以后只会有更多惊喜。
小黑一年级是个特别不自信的小孩,我觉得总要给她打打气吧?想来想去,还是从体育做起,身体好,最起码打架不会输。 后来,每天坚持跳绳,身体素质果然好了,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好,晚上准时睡觉,白天上课特有精气神儿,听课效率就高。捎带着学习成绩也慢慢赶上来了。 体育项目怎么选?我觉得还是看个人需求。想练团队协作,可以练足球篮球;想掌握一种实用技能,可以练游泳;想塑造体型,那就舞蹈和体操。这也是摸索着来,多体验,才能锁定一两个。小黑之前练过跆拳道,跟小孩们一起摸爬滚打很有气势,我一围观她上课就特兴奋,只可惜因为机构搬家没坚持下来。还练过滑雪,因为路途遥远告吹。现在就有跳绳和游泳还在坚持,其他全都白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