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教研室:跨专业、跨地域教师的“思想碰撞”场
虚拟教研室 跨专业、跨地域教师的“思想碰撞”场
本报记者 陈 曦
李川勇
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
7月2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首批拟推荐400个左右虚拟教研室进行试点建设,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标准、建设路径、运行模式等。什么是虚拟教研室?与传统教研室相比,虚拟教研室新在哪里?为何要开展试点工作,推动虚拟教研室建设?
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教研形态
“虚拟教研室是‘智能+’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智慧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活动及课堂教学实践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川勇表示,早在2019年,南开大学就开始以校级教研团队的模式探索虚拟教研室建设,并于近两年相继成立了“文学院新文科虚拟教研室”“经济学院本科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开启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新模式。
虚拟教研室有助于弥补原来那种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及科研活动的不足,可以有效解决高校的跨学科师资配置、科研团队知识结构等存在的问题。
“建立虚拟教研室,可以让教研工作更加动态、开放,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弥补了传统教研方式的不足。”李川勇认为,一般的教研室是指校内一个专业或一门课程的教师构成的基层教学组织;而虚拟教研室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扩大和补充了原有教研室的参与人员和教研功能,由在某一方面较擅长或为解决某一问题有共同意愿的教师组成,可以就相关教学、教研、科研课题在线共同研究探讨。
李川勇认为,虚拟教研室的核心还是教学研究,现在老师面对的是网络时代的学生,网上有各种慕课,学习途径非常多,传统单一知识传授课堂的育人效果有待提升。所以,课堂上就得调整教学方式,得了解现在的学生是什么状态,怎么样来设计这门课,怎么样来实现课程育人效果,学生怎么样才能有效配合,这些都需要进行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借助信息化手段,使得教研工作开展得更便利,使得教研探讨的参与范围更大,使以前受限于地域以及精力的工作得以更加轻松地完成。
“所以,依托虚拟教研室,教师可以广泛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全面提高教书育人能力,且增强了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李川勇表示,依托虚拟教研室,还可以加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教研交流,推动高校协同打造精品教学资源库、优秀教学案例库、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库等,推动各大高校间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以南开大学文学院新文科虚拟教研室为例,该虚拟教研室就是瞄准跨学科、跨专业的新文科建设而专门打造的。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指委主任沈立岩介绍:“新文科虚拟教研室的学术交流与教学研讨活动面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开放,活动形式为召集人制,每两周举行一次活动;同时启用网络协作平台,真正展开在线交流与虚拟教研活动,探寻新文科教学实践改革和科研同步发展的可能性。”
虚拟教研室建设路径各异
“从2019年开始,南开大学逐步建立了13个跨学科的校级教研团队,这些其实就是虚拟教研室,团队开展了大量的跨学科、跨地域的教学研究活动。”据李川勇介绍,这些团队包括有效教学、研究性教学、智慧书院、学业指导、实验实践、创新创业和融合课程、新文科和新工科等。
以研究性教学团队为例,由在研究性教学富有经验、成绩突出的专业老师担任负责人,联合校内不同学科的专业老师,构成一个校级团队,引领全校研究性教学的展开。
目前,该研究性教学团队把天津乃至全国的高校、企业都纳入团队中,团队负责人张伟刚老师介绍,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团队经常开展在线会议,每个月都有一次活动,有的是案例分析,帮团队成员分析课程;有的是教学学术研究,研究教学工作怎样能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还有的是企业参与研讨,根据企业需求,把科研方法、成果应用于企业项目。
再如南开大学率先实施的智慧书院,借用书院制这一理念,老师和学生虽然物理空间上不在一起,但是却在网络上“住”在一起,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断被拉近,互相学习、增长见闻。
智慧书院这种模式为专业教师育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引领学生不迷茫、长才干,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李川勇说,其实参与上述虚拟教研室的老师所属学科都不一样,大家因为一种教学方法走到了一起。虽然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都不一样,但是能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然后形成一些新的教研方向或者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原来传统教研室,大家都是一个方向一个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出现,使得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教师能够进行“思想碰撞”,收获较以往要大得多,视野也更加开阔。
申报试点具有严格要求
一般来说,虚拟教研室具有四大建设任务。李川勇介绍,一是创新教研形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突破时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教研模式,形成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范式,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活力,厚植教师教学成长沃土。
二是加强教学研究。依托虚拟教研室,推动教师加强对专业建设、课程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提升教学研究的意识,凝练和推广研究成果。
三是共建优质资源。虚拟教研室成员在充分研究交流的基础上,协同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知识图谱、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实训项目、数据集等教学资源,形成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四是开展教师培训,组织开展常态化教师培训,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施方案,促进一线教师教学发展。
据介绍,想要成为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有着严格的条件和要求。如教研室负责人应由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专业负责人、一流课程负责人等高水平教师担任;教研室成员不少于10人,具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和实践团队;教研室所依托专业或课程已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或“一流课程”;学校能够为虚拟教研室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在教师教学工作量认定、绩效考核等方面明确激励机制等。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