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全面小康
(2021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二、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三)文化更加繁荣发展
(四)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五)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
三、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
(一)不让一个人掉队
(二)城乡融合发展
(三)区域协调发展
四、全面小康是奋斗出来的小康
(一)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二)制定正确路线和战略策略
(三)在改革开放中推进发展
(四)几代人苦干实干、接续奋斗
五、中国全面小康的世界意义
结束语
前言
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夙愿。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不断实现,小康梦想成为现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从百年前饱受欺凌屈辱到实现全面小康,中华民族无比自豪地站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成为现实,标志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和历经磨难始终不屈不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品格,极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能力和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从百年前受奴役受压迫到物质上富起来、精神上强起来,中国人民无比自豪地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民的辛勤汗水,淬炼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为实现梦想顽强拼搏、“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意志品质。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极大增强。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是伟大、光荣、英雄的人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从百年前只有50多名党员到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无比自豪地走在时代前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兑现了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彰显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的领导者和主心骨。党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和拥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从百年前山河破碎、衰败凋零到今天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中国无比自豪地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发展自己,也造福世界。不断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力量。
在一个底子薄、基础弱、国情复杂的大国,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极不平凡,极不容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付出了长期艰辛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但还不富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继续迈进。
为记录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介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实践,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验,特发布本白皮书。
一、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懈追求的梦想。早在两千多年前,《诗经》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诗句,《礼记·礼运》描绘了“小康”理想社会状态,反映了中国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一直梦想实现小康。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人民始终不屈不挠、奋力抗争,始终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懈奋斗。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不断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
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积累了重要物质基础,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安全保证。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持续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提出“小康之家”,明确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美元”。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小康”这一饱含中华文化深厚底蕴、富有鲜明中国特色、千百年来深深埋藏在中国人民心中的美好愿景,由此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醒目路标。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把“小康”作为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提出到20世纪末力争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把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第二步奋斗目标。1992年,在人民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提出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到20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经过长期不懈努力,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如期实现。2002年,党的十六大针对当时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实际,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即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小康社会建设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全面、内涵更丰富、要求更具体。
进入新时代,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锚定这个宏伟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军。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彰显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坚定决心。2017年,党的十九大科学把握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全面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内外因素,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战略部署,吹响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理念,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必须尽快把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短板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等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指挥、亲自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战贫困、促改革、抗疫情、治污染、化风险,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持续奋斗和不懈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二、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中国的全面小康,体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小康,经济发展是基础。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团结带领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7%,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图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几十美元增至2020年的超过1万美元,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图2)。制造业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自2010年起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已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2020年利用外资居全球第一。不断迈向共同富裕的14亿多人口,其中有超过4亿并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超大规模市场,中国经济充满活力,具有巨大潜力和充足后劲。2020年,中国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充分彰显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
科技实力跨越式发展。科技支撑起小康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连火柴、铁钉都要依靠进口,到量子信息、铁基超导、中微子、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到载人航天与探月、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5G移动通信、超级计算等一大批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正在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专栏1)。科技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科技显著提升治理水平,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乡村、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加快普及,网格化网络化智能化治理渐成常态。科技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网络点餐购物、移动扫码支付、网约车出行、共享单车出行、线上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更多的便利,还有更充分的自由、更全面的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持续向中高端迈进。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从1952年的50.5∶20.8∶28.7到2020年的7.7∶37.8∶54.5,中国从传统农业大国成为工业大国、服务业大国(图3),中国经济从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农业现代化成效显著,机械化、数字化、绿色化、功能化、共享化水平明显提高,广大农民逐步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辛劳,农村生产力极大解放;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实现谷物基本自给,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趋势加快。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经济更加均衡、更加充分的发展,人们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大桥巍峨,天涯成咫尺,天堑变通途(专栏2)。“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和港口深水泊位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加快向交通强国迈进。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深刻影响了城市格局、人口布局和经济版图,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圈、工作圈。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和能源开发技术水平持续提升,能源开发效率明显提高,基本形成煤、油、气、核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能源生产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国以占世界6.6%的淡水资源支持和保障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和17%的经济总量。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网络覆盖越来越广、资费越来越低、网速越来越快,随时随地可以一键互联、一“网”打尽,信息高速路畅通了人民幸福路。
(二)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全面小康,既有效保障人民经济权利,也有效保障人民政治权利。党领导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真实的民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人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在中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专栏3)。在中国,年满18周岁、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依法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坚持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以及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的原则,依法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利。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人民通过各种途径、渠道、方式,就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特别是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广泛协商,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党和国家制定实施重大决策,广泛征求和听取各方面意见,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人民广泛、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有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有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彼此贯通,实现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人民的民主生活丰富多彩。中国的民主好不好,中国人民感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党执政的重要方式、政府治理的重要方式。在中国,民主蔚然成风,人们心情舒畅,社会充满生机活力。从衣食住行、看病上学到社区管理、社会治理,再到大政方针、发展规划,人民的意见建议都可以通过民主渠道表达出来。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立法直通车”、“小院议事厅”、“板凳民主”等等,一个个火热的基层民主实践、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基层民主形式不断涌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办渐成风气。中国式民主让人民的期盼、希望、诉求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真正解决人民想要解决的问题,真正把14亿多人的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形成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局面。
人民民主有制度保障。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为维护人民利益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实现了执政与参政、领导与合作、协商与监督的有机统一,在内容上体现了人民的权利诉求,在程序上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推动了民族地区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通过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多种形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升了基层治理实效。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积极性,推动企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
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彰显。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法治在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利、增进人民福祉方面的作用更加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价值追求逐渐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司法为民理念充分践行,司法公信力显著提升。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不断实现。
(三)文化更加繁荣发展
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既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既是人民仓廪实、衣食足,也是人民知礼节、明荣辱。党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了巍峨耸立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厦。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精神面貌深刻改变,精神力量显著增强。
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高亢响亮,全体人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新时代奋斗精神广泛弘扬,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更加成熟。人民英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成为新时代的明星偶像,全社会日益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革命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故事广为传诵,红色旅游成为时尚,红色传统焕发时代光芒,人们在感悟革命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新闻媒体、影视出版、文学艺术、网络空间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展示昂扬向上的社会主流,积极反映发展进步的社会本质,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全社会充满向美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活跃(专栏4)。从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到城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持续完善,基本实现免费或低价开放,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性、便利性、均等性显著增强。数字图书馆、公共文化云平台、“云端博物馆”蓬勃兴起,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线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加速形成,网络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时尚的文化场馆、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具有创意的文化活动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国际化的文化需求。影视出版繁荣发展,“暑期档”“国庆档”“春节档”大片云集,精品图书不断呈现,人们享受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文化盛宴。文化娱乐领域乱象有效整治,天清气朗风气正在形成。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扩大,人们不出国门也能欣赏世界顶级文艺演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旅游景区、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的重要方式、展示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人们在行走中华大地、领略大好河山中感悟中华文化之美、陶冶心灵情操。全民健身热悄然兴起,从竞技体育到群众性体育活动,从国际赛事摘金夺银到闲暇时跳起欢快的广场舞,全民健身强健着民族筋骨、强大着民族力量,中国正在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延续了民族文化血脉,凝聚了民族精神,点亮了人们的小康生活。越来越多的传统经典、戏曲、音乐、舞蹈、书画等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挥毫泼墨、吟诗诵词成为青少年的新时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传统文化更可游可感可知、更好懂好听好读。考古研究成果丰硕,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灿烂成就。越来越多的人陶醉于古典艺术的芳华流韵、国家宝藏的博大精深,从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国历史的灿烂辉煌。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传承文化基因,丰富时代内涵,注入时尚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孝老爱亲、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承弘扬,集体意识、团结精神、奋斗品质、家国情怀等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发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