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岭南琴派
(本文转载自收藏拍卖杂志)
近日小编抽空去打卡了广东省博物馆《大音希声——古琴艺术与文化展》,现场的展陈美学设计,瞬间把小编带入那个风雅的古琴音乐世界。
大音希声——古琴艺术与文化展现场
图源:广东省博物馆
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追溯到上古时代,有神农氏、黄帝、伏羲等造琴的传说,后来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为六弦,到了武王时再增一弦。自此之后,古琴以七弦琴的形式稳定流传下来。
正如广东省博物馆这次的古琴展览,将文人审美作为展览主线。有关于古琴的风流韵事的确与文人脱不开关系。例如:“竹林七贤”中嵇康就擅奏古琴;伯牙和子期的“高山流水”等。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南京博物馆藏 擅奏古琴的嵇康
01
琴与文人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经常使用兰花、竹子来自比,这类自然物象象征着君子高尚的道德情操,赋予物象人格化,从而使得这些文人士大夫的形象具象化。“携琴”同样属于这样的一类范式,用来表现文人士大夫等流的高尚情操。
宋代《听琴图》中描绘了官僚贵族雅集听琴的场景。位于中心的男子身着道袍,被认为是宋徽宗。左右两边各坐朝士一位,垂手听琴。户外古松之下,琴人抚琴,听者陶醉于琴声之中。这一景象让身处画面之外的观者从画面的和谐中感受到了琴声的延绵悠长。
宋《赵佶听琴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古琴的形制大致有仲尼式、神农式、伏羲式、落霞式、蕉叶式、连珠式、襄王琴、璐王琴等。其中,仲尼式古琴最为常见。蕉叶式古琴形制优美,制作难度较大。绝佳的古琴一般以桐木做面板,用梓木作为琴底,俗称“桐天梓地”。梧桐木质较软,导音效果较好。梓木质地硬。以二木制琴,面板呈拱形,底板呈平面,能更好地以琴箱中空形成扩音效果。
古琴的面板和底板各部分的名称
此外,四川生长有斫琴所需的各类木材,给古琴制作带来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抗日战争时期百万群众西迁,大批古琴随之流落重庆,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保存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博物馆藏有唐以降历代古琴,时间序列完整,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在国内博物馆界名列前茅。此次广东省博物馆《大音希声——古琴艺术与文化展》便展出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20余张古琴。
02
岭南派古琴
古琴的派别一般以地区作为划分标准,如岭南派、蜀派、闽派等,不同琴派之间形成了固定的演奏手法,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琴学理论与流派传统。
岭南派主要流传于广州一带及其周边地区,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南宋末,受元军侵扰,宋帝从临安南逃至冈州崖山,一批中原琴谱随之流入冈州。相传古琴谱《古冈遗谱》便是当时保留下来。冈州即今天的新会县。也就是说,南宋末年,来自中原的一批古琴谱流传到今天的新会县,带动了岭南地区古琴艺术的发展。
到了明代,陈白沙、梁启运、释闻一等琴人辈出。清代广东新会人黄景星编《悟雪山房琴谱》,谱中收集琴曲50余首,集中反映了清代岭南派古琴的成就,并最终形成以黄景星为代表的岭南派古琴。在琴谱和琴学理论方面,岭南派主要典籍包括云志高的《蓼怀堂琴谱》(1686年)、黄景星的《悟雪山房琴谱》(1836年)、何斌襄的《琴学汇成》(1869年)、容庆端和林芝仙的《琴瑟合谱》(1870年)、朱启连的《鄂公祠说琴》(1898年)等。此外,岭南派还拥有“天蠁”“松雪”“振玉”“水仙”等名琴。
下图所示“天蠁”琴属广东四大名琴之一。相传为唐代成都雷氏所制,诗人韦应物所有。琴底板上刻篆书“天蠁”二字,下有“万年永宝”印章。近代,几经周转后为天蠁楼楼主黄咏雩所藏。并在1940年与“绿绮台”“秋波”这两把名琴在“广州文物博览会”上公开展出。1954年入广州博物馆典藏。
广州博物馆藏“天蠁”琴
与其他琴派不同的是,岭南派古琴的传统名曲有:《碧涧流泉》《渔樵问答》《怀古》《玉树临风》《平沙落雁》等。这些曲子形成固定的演奏手法与其他流派存在较大的区别。这些区别呈现在曲风上,则表现出岭南琴派刚健、爽朗、明快的特点。打谱也是岭南派古琴较为特殊的一种技艺,体现了琴人在处理实际演奏与“依谱鼓琴”的经验与智慧。
1980年,广东古琴研究会成立,杨新伦、莫尚德、区君虹等人加入,现有区君虹、谢东笑、谢导秀三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派古琴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目前,由于古琴技法较难等原因,古琴传承仍处于较为困难的境地。
谢导秀弹奏古琴
03
古琴的鉴定与鉴赏
著名汉学家高罗佩在《琴道》当中谈到:“判断一张古琴价值的高低,主要有两个标准:首先,是琴面漆层的状况;其次,是琴底板上的题字。”漆层状况主要用来判断琴的制作年代问题。琴板上的题字一是侧面反映了斫琴者的审美品位,二是体现了这把古琴的流转鉴赏历程。
《琴经》第六卷当中,对古琴可能出现的裂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古琴以断纹为证,琴不历五百岁不断,愈久则断愈多。断有数等: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相去或寸或二寸,节相似,如蛇腹下纹;又有细断纹,即牛毛断,如发千百条,亦停匀,多在琴之两旁,而近岳处则无之。又有面与底皆断者;又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片,此非千余载不能有也。
当中提到古琴以断纹作为年代判断的标准。判断标准主要有断纹的数量和形状,断纹数量越多年代越久。随着古琴保存年代的时间越长,在琴面、底板都可能出现不同的裂痕,主要有:蛇腹断、牛毛断、梅花断。另有流水段、冰纹断等。
在中国嘉德2017年春季拍卖会“丝桐金声——名家藏珍古琴萃选”专场上,一把唐“金声”仲尼式古琴以人民币1840万元成交,创近年古琴成交之最。
唐“金声”仲尼式古琴
这把古琴征集自琵琶演奏家杨大钧的收藏,来源可考,历时久远,造型古朴,属于经典的仲尼式古琴。琴面、底板断纹清晰。古琴大师吴钊在散文中谈到这把琴的一些情况:
该琴仲尼式,琴体圆厚秀丽,木质松黄古老,八宝灰胎,内杂大量朱砂,间有少量金末。栗壳色表漆。面底细密蛇腹断,兼杂梅花、流水断,断纹突起如剑锋。肩在三徽处,长方形龙池与凤沼。底面项间刻琴名“金声”两字。尾部冠角简洁大方,无尾托,龈托呈半圆状。玉质琴轸与雁足。腹内无题款。此琴杨氏尤为钟爱,曾请管平湖大师用朱漆修补,认为其制作年代当在唐世。该琴抚弹之下,手感颇佳,琴音敦厚清润,极具古风。
中国嘉德对这把琴的修缮情况也作了简要介绍:
据杨大钧先生后人杨宝元先生讲,当年他家在定阜街,北京古琴会就在隔壁的兴华寺街,即现今的兴华寺胡同,管平湖先生经常到家里做客与老先生切磋琴艺,并随身带着修琴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大漆和鹿角霜等材料,在杨先生家里修复了很多老琴,“金声”琴是在解放前(1948年)做的修复。琴面栗壳色,局部有朱红漆和混有八宝灰的鹿角霜,琴面徽外的栗壳色漆虽然漆的色相与明度较朱漆更接近于原有漆面,但略显偏暖,这些都是当年管平湖先生修复过的部位。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大雅于凡。”时间在悠扬的琴声中停滞,古人对生活艺术的追求通过今人对古琴的演奏传递给我们。广东省博物馆的古琴展描画了文人视角下的古琴审美。这种音乐艺术在岭南生根,又带有岭南独特的人文气息。当我们从经济价值看待古琴时,则更多地关注年代、真伪、流转等问题。
小伙伴们对古琴展有兴趣的,不妨前往打卡~
参考文章
[1]《广东古琴史话》| 莫尚德
[2]《琴道》| (荷)高罗佩著,宋慧文等译
[3]《近世古琴逸话》| 严晓星
[4]《杨氏藏珍三琴记》,《古乐寻幽》| 吴钊
[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图片|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中国古琴珍萃》、《琴道》、中国嘉德
(本文转载自收藏拍卖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