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左)和刘威林
如同电影《中国合伙人》一样,王露和刘威林也是舍友,但来自不同的专业,一个法学,一个工商管理。王露热情充满想法,刘威林稳重而细心,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却出奇地合拍。他们的创业来源于一次闲聊,“学校是师范类的,每年一到假期,周围的同学就去给人家当家教,或者几个人搭伙弄一个简易的培训班。既然有这个市场,不如我们弄个规模大些的。”
老师找的是同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室是跟学校租的,不用预付押金。王露和刘威林总共凑了一千块钱,全部投入到招生上。“为了省钱,我们真的动各种脑筋,自己买纸,找最便宜的复印店复印。”每天清晨五点,王露和刘威林共骑一辆自行车出发了,坐在后座的负责扛着桌子和伞。为了抢占家长们去菜场的黄金时间,他们不曾睡过一个懒觉,“如果8点多钟才去摆摊,家长们都忙着送孩子或者上班,就没时间听我们慢慢介绍了。”
中午还要跑到学校门口发传单,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饿了就咬两个面包对付一下。
为了吸引眼球,王露把每个培训老师的详细资料做成展板,“那时候泰州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家教培训机构,有的培训班老师是不固定的,我们认为这是个卖点。”
等到太阳落山,王露和刘威林又蹬起自行车去贴广告,除了城区之外,塘湾、寺巷一些村他们也没有放过,经常贴到凌晨两点钟,六月正是热的时候,王露只记得他们的衣服就没干过,眼睛被汗水咸得都睁不开。“一个人蹬累了,就换另一个人,一天起码要骑五十公里,累得倒下就能睡着。”
从二手市场淘来的自行车在他们的长途跋涉下,也不堪重负。一个月的时间,磨破了五六个轮胎。有一个同学加入进来的第一天就退出了,“他跟着我们贴了一天的广告,到第二天死活也不干了,说我们是疯子。”
一个月的暑期班,他们招生近两百人,除去工资、教材费和租金,净赚3万元。“回家的时候,邻居怎么都不相信,学生一个月能赚这么多。”
租下固定教室 他们的培训班慢慢壮大
没来得及品尝赚外快的喜悦,王露又有了新主意,租固定教室,做长期的培训。
“刘威林原本是要当上班族,做律师的,算是被我拖累。”王露提起当年的事情,乐不可支。
“他是热情的创业者,我是坚定的追随者。”一直很安静的刘威林说,他们的默契只有两个人自己明白,这么多年陆陆续续加入进来的人很多,从始至终的也只剩他们。
教室是租的居委会的闲置办公室,一间屋子里不过六把桌椅,王露和刘威林每天骑着自行车运一把,一天天奔波在教室和二手市场之间,终于一点点把教室填满,“二手的椅子总归不耐用,还没怎么用又要修补,我们偶然间认得一个老木匠,又委托他打了一批。”
为了打印教材和试卷,王露买了台二手打印机,“印象特别深的是,我俩为了修它,经常弄得一手一身的黑墨。”再添置了几台空调,他俩的积蓄基本见底,“真的是一分钱都不剩,那天如果没有家长交学费,我们晚上就得饿着。”
为了区别于其他机构,他们又招聘了一批在职的和退休的专业老师,开设了辅导班、周末班和寒假班。2008年的冬天特别的冷,下了几场大雪,地上冻得硬邦邦的,小朋友还没做完作业,老师都早早回家了,王露和刘威林只得自己陪着辅导,“骑自行车回去的时候,不知道摔了多少次,但内心却很充实快乐。”
培训班在慢慢壮大,到大四结束,他们共赚到了8万元。但居委会突然要收回房子,给他们当头一棒,“我们只得把慢慢积攒起来的东西转手卖掉。”当看着卡车拉着他们的全部家当走的时候,王露说,那感觉心酸极了。培训班关掉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很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走上工作岗位,王露说他们只坚定一点,就是要自己创业,不给别人打工。
因为有之前开办培训班的经验,经过一段时间市场调查,王露和刘威林成立了成人培训机构,从事会计证和日韩语等培训,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生活过得很安稳,一年大概有二十万元的收入,但我们始终觉得那段日子最是无趣。”
重新归零 他们进入全新的领域
2011年,几家大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陆续入驻泰州,需要超万人的用工。王露和刘威林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果断关掉了原本的培训机构,开了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将一切归零,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重新出发。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我们是有些莽撞,既不是这个专业的,也不具备这样的资源,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业余。”王露说,新公司开张后,进行了招聘,但员工过来待几天,一看领导也是无头苍蝇一般,不知道怎么下手,又都一个个离职。王露和刘威林只得硬着头皮自己上。
“怎么去跟企业谈,怎么招聘人员,去哪里招人,一无所知。”王露说,回想起刚起步的时候,举步维艰。
经历了一段时间摸索,他们的公司渐渐走上正轨,王露和刘威林走遍了河南、河北、安徽、陕西等地的各个乡镇进行招工,业务量也在慢慢变多。
在他们认为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危机悄悄到来。刘威林遇到了有组织的诈工,一百多个人围住了工厂,要求给遣散费,“经历了几轮谈判,最终约定每人赔付5000元,这一下子,我们就损失了三十多万元。”王露在外招工,为了处理危机,刘威林整整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因为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没过多久,他们又遇到了挫折,一个工人周五入职,因为周末休息,还没来得及给他办理保险,在周一上班的路上就被车撞了,被定为七级伤残,“为了实现对员工的承诺,我们出了所有的医药费,还进行了赔偿。”
王露说,回忆整个创业过程,现在说起来总觉得没那么难,但当时却有几度觉得过不去了。“坚定的信念,还有一个共同分担的朋友,是公司能走到现在的关键。”
目前,两人创办的天仁人力资源公司每年要管理雇员8000多人,与纬创、纬立、LG、中盛光电等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一年产值超过了6000万元。
一辆二手自行车,一千块钱,一腔热血,一对好朋友,这就是王露和刘威林事业的开始。2004年,他们从徐州到泰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上学而相识,大三暑假开始折腾,每天贴广告到凌晨,被同学叫做疯子。凭着这股子热情,他们组织了超过百人的培训班,后来成立成人培训机构,现在则有了超过百名员工的三家分公司,一年产值过六千万,他们用十年演绎了泰州版的中国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