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掌故王
编辑|历史掌故王
●○前言○●
中西方舞蹈文化自诞生起就沿着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发展。虽然地域、民族、宗教等方面原因存在,但双方在大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迥然有别的舞蹈教育思想直接左右了各自乐舞文化的发展,塑造出了不同的舞蹈审美性格和文化价值理念。
中国舞蹈艺术与西方舞蹈艺术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式。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和文化研究方法对中、西舞蹈教育思想在肇始阶段、轴心时代以及轴心时代以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结果表明,在肇始阶段中西舞蹈教育的理念存在差异,但在轴心时代二者形成了共鸣。而在轴心时代以后,形成的迥异舞蹈教育理念成为导致中西舞蹈文化发展不同结果的直接原因。
●○中、西舞蹈教育理念的分歧○●
中华舞蹈文明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从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开始记起,它真实地记录了新石器时代先民们舞蹈的活动情景,距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艺术成果的高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创造、传承过程。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现象无法理解,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崇拜天、地、祖先和氏族图腾等。同时,宗教祭祀舞蹈也产生了。这种舞蹈在殷商时代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人们认为可以通神、娱神的"巫舞"十分盛行。
当时与乐舞相关的活动无一不与巫术活动相关。巫能通神,是神意志的传达者,巫的社会地位很高。他们不仅承担重要的巫术功能,而且还担当了舞蹈教育者、传承者的角色。
中国早期舞蹈教育思想与行为模式都与巫术活动紧密相连。因此,这一时期中国舞蹈的目的在于传承一种人神沟通的有效方式,而不是舞蹈的审美、娱乐以及对个人知识素养的提升教化。
夏商时期,中国的舞蹈教育初步发展,出现了较为固定的舞蹈表演者。相传夏末的统治者桀,在其宫中有"女乐"三万人。
虽然从当时的生产水平来看可能有些夸张,但可以确定的是专为奴隶主表演的乐舞的"女乐"人数颇众。
这些乐舞演员经过一定的训练,掌握了一般人无法掌握的技术,能表演一般人难以演绎的音乐舞蹈,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专业音乐舞蹈家。
在商代时期,神权至上的时代,“巫舞”变得更加盛行。虽然当时的乐舞教育不可避免地偏重于祭祀和宗教内容,但舞蹈的功能也逐渐从神秘世界转向世俗世界,开始注重通过舞蹈的礼乐教化来维护现实统治稳定。
相比之下,西方的舞蹈教育源头要单纯得多。根据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考古研究所约瑟夫-力日尔芬科博士于2001年公布的研究成果,他从出土于土耳其南部和东部以及叙利亚和约旦的400多件文物中推断,世界最早的舞蹈形象出现在大约公元前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这时的原始舞蹈仍然不能完全脱离劳动生活。
例如,美洲印第安的民间歌舞可以说是最为罕见、也最为原始的,无一处不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相关联。
印第安人无论是在出生、成年、丧葬的仪式上,还是在求婚、抢婚、结婚的仪式上,或是在生殖崇拜、天地崇拜、图腾崇拜的仪式上,都是一定要跳舞的。
而在打猎、出征、驱邪、治病、洗头、甩发等日常生活的内容中,舞蹈与他们的生活更是休戚相关,甚至就是生活的本身。
因此,他们的舞蹈动作并不复杂,以便让全体成员都能参与其中。跳舞时,部落首领往往会担任领舞,或至少主持整个仪式。
其中驱邪、打鬼、治病、消灾、乞福、占卜、招魂、复仇等等生活事宜,无一不得借助于舞蹈。西方原始舞蹈的传承不仅仅是文化艺术形态的代际传授,更是人类生存技能的保存。
西方的古代舞蹈文化,同样被一种人类所无法左右的神秘力量所制约。代表舞蹈最高水平的并非世俗之人,而是各种超验存在的神。
当然,这些情况体现出当时西方舞蹈教育的价值理念,并未赋予强烈的政治功利色彩,舞蹈在人们心目中保留了更多的审美娱乐性质。这种独特的舞蹈教育理念,与中国悠久的巫文化教育传统以及其后着重世俗教化的实用性不完全相同。
●○中西舞蹈思想的共鸣○●
"轴心时代"这一概念是德国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他认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各民族文化繁荣和奠基时期。
世界上的几个古代文明中都有一批睿智的思想者对人类历史、文化等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认知的重大突破。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古代文化的某些因素进入了轴心时代,并成为新开端的组成部分!”就西方而言,这种轴心时期文化成就主要表现在成熟的理性主义体系的建构,此体系融合了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理性与苏格拉底及其后学的属人理性。
理性、民主、自由、平等及法治等西方文化理念已播种其中,这为日后西方文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知识土壤。中国亦然,春秋战国的孔孟儒学铸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作为文化轴心时代的领衔主演,苏格拉底与孔孟对各自的轴心文化的建构产生了核心作用。
中国轴心时代乐舞教育的先导是西周时期形成并完善的礼乐教育体系。在孔子创办的儒家教育核心的“尊礼文化”下,重视礼乐在社会稳定、礼制等级、人伦教化方面的作用。周代的音乐舞蹈教育机构庞大,大司乐负责教授王室贵族子弟音乐舞蹈。
《周礼·春官·宗伯》中记载了大司乐教授乐德、乐语和乐舞的内容。大司乐的教育延续了巫风传统,与社会等级统治有关,是统治阶级维护权利的手段。
周代的大司乐可视为最早的音乐舞蹈学校,其严密的教育制度和创作的乐舞节目《大武》表明当时存在才华横溢的教师和编导,否则那些注重内容和形式的乐舞无法得以表演。
孔子主张复兴周代礼制,对典章制度怀有敬意,强调乐舞的教化功能。他认为“移风易俗,莫大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孔子开创了注重乐舞教育的传统,这一传统被孟子和苟子所继承。《苟子·劝学》篇指出:“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孔子坚决主张国家对乐舞教育实施监管,以实现教育为现实统治服务的目标。
西方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也非常重视舞蹈教育的实际作用。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辉煌而悠久的舞蹈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迈斯纳斯时期。舞蹈在希腊人的生活和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各个历史时期产生了重要的舞蹈形式。
希腊本土的舞蹈可分为三类: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荷马式舞蹈》、发扬尚武精神的《斯巴达式舞蹈》以及赞颂太阳神阿波罗、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和三位女神的阴柔之美的《雅典式舞蹈》。
《公牛舞》至少有3400多年的历史,其中包含了埃及的人教仪式。根据希腊神话,这个舞蹈随后由英雄忒修斯解放的青年男女们带到雅典。
《剑舞》也起源于克里特岛,最初属于实战性很强的《兵器舞》,具有强大的力度特征。传至希腊本土后备受斯巴达尚武精神的青睐,并成为军事训练的一部分。到达雅典后,虽然实战性逐渐减弱,仪式性增强,但形成了“舞武同源”的文化传统。
在古希腊,贵族子弟必须接受严格的舞蹈教育,以陶冶性情、培养风度,并锻炼体格、培养战士素质。因此,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豪言壮语:“唯善舞者善战也!”他的弟子柏拉图主张受教育者应在道德、智慧和体魄上和谐发展。
他认为儿童从七岁到十七八岁应接受普通教育,其中包括音乐和体育。音乐教育除了音乐和舞蹈外,还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等文化知识以及文学、诗歌、艺术等内容。
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不论是强调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中国舞蹈教育理念,还是注重精英阶层乃至普通民众的完善和谐发展的西方舞蹈教育理念,它们都将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文化载体,用以实现人文教化的目标。
通过最大程度地发挥舞蹈的社会教育功能,这些理念旨在稳定上层社会对国家和人民的统治。
●○中西舞蹈思想的分野○●
先秦儒家的伦理观念经过汉代"独尊",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取得了不可质疑的独尊地位,决定了中国乐舞教育的发展模式。
古代中国的系统化、规模化的乐舞教育主要集中在国家设立的乐舞机构,如乐府、太乐署、鼓吹署、教坊、梨园、神乐署等。这些机构中的乐舞教育和传承,基本指导思想为乐舞为国家政治教化服务和乐舞为王室贵胄享乐服务。
然而,这种定位导致对乐舞艺术的认识产生了悖论,一方面强调礼乐治国传统将乐舞视为伟大艺术,另一方面又贬低从乐舞中受益的人。
自汉魏以来,国家乐舞人员主要由"国之贱隶"担当,太常寺乐工普遍身份低下,难以超越社会等级的差距。他们世代延续乐舞表演职业,但这种模式仅能在乐舞教育传承方面产生一定积极作用,艺术的发展并非仅由奴隶阶层所能促进。
中国古代国家制度对乐人员的定位及侧重对乐舞教育和艺术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国家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所传承的内容只是供人利用和享乐的工具而已。
与中国的舞蹈教育相比,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文化氛围导致舞蹈教育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历程,尤其是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
早期的修道院学校注重音乐学科教育,甚至将舞蹈纳入少年合唱歌舞队,演出献给太阳神阿波罗的舞蹈和男孩们裸体跳的《摔跤比赛舞》。在合唱歌舞队中,女性通过虔诚而庄重的《颂神圆舞》展现了妩媚宜人的抒情特征。
8世纪时,英格兰学者阿尔昆在都尔的圣马丁修道院创立了高级知识学习体制,强调修习七艺和礼拜仪式圣咏,这一模式在许多修道院中得到遵循。
在这种传播模式中,舞蹈被视为神圣之物,是向上帝表达人类心声的手段。许多修道院将舞蹈教育看作艺术和科学的教习对象,为舞蹈向艺术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契机。
虽然舞蹈艺术仍受宗教约束,但在神圣而崇高的光辉下,它寻找到独立地位,展示了艺术的伟大,尽管这种存在可能是虚伪的和具有欺骗性的。
西方舞蹈教育在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时期凸显了人性自觉在舞蹈艺术中的意义,而近代的西方舞蹈教育以全新的姿态独立存在。
●○结论○●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形式,而教育思想则指导着教育行为,直接影响文化的发展。尽管中西舞蹈教育在起始阶段存在差异,但在轴心时代以后,受到人类文化精英的影响,它们在各自的文化圈内形成了共鸣。不同的舞蹈教育理念是导致中西舞蹈文化发展不同结果的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
[1]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于平,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中国舞蹈发展史[M]。王克芬,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舞蹈学导论[M]。吕艺生,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欧建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西方音乐通史[M]。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