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叠翠,珠江水飘绢;三元里流芳,大学城新晖。广州中医药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学校办学基础为1924年创建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广州中医药大学这些年在学科建设、师资引培、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也为学校新一轮的成人高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接下来,记者将对此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学校中医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6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疫病防治与应急管理学),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学校设有24个本科专业,有在校学生的专业29个,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有全日制学生19427人,其中本科生12240人、研究生5991人,港澳台842人,外国留学生354人。拥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校是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70年为国家培养了中医药专门人才13万人,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吴以岭、刘良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
其次,在师资引培方面,学校坚持引培并举,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历史上曾有以罗元恺、司徒铃、邓铁涛、黄耀燊、梁乃津、刘仕昌、李国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医名家在校执教。现拥有以中国工程院刘良院士、国医大师禤国维、周岱翰、林毅,包括岐黄学者、国家杰青、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在内的一批著名学者教授。
学校教职工13530人,其中校本部1358人,附属医院12172人,其中高级职称2260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76人、省级人才279人,其中全职院士1人、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人才奖励计划特岗学者2人、国家杰青1人、万人领军1人、岐黄学者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优青2人、海外优青1人、青年岐黄学者6人,省珠江学者12人、省特支计划14人、省名中医96人。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
最后,在医疗服务方面,学校始终坚持为全社会服务,加强高端医疗资源建设。学校拥有中医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拥有“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方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药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
近五年新增纵向科研项目2332项,获得纵向经费10.8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522项,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9项。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与政府共建医院5所,有非直属附属医院30家。其中,第一、二附属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成为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
学校在打造卓越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办学资源优势而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体系完整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格局,校外教学点覆盖全省各地级市。记者了解到,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医药强省人才培养的需要,2023年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招收高起本、专升本和高起专层次学生。学生学习期满,各科成绩合格,取得相应专业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本科毕业生符合国家和学校授予学士学位的有关规定者将授予学士学位。招生专业、报名方法及联系方式详见广州中医药大学官网-机构设置-二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招生信息栏-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3年招生简章。
“厚德博学、精诚济世”,广州中医药大学校训的意涵颇为丰富。“厚德”来源《易经》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博学”出自《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精诚”参考《说文》的“诚,信也”,是为人处世的感受,也是对自我的要求;“济世”则追溯到《论语》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是“厚德、博学、精诚”的最终归宿,也是医者的最终追求。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成人高等教育,为广大的有志青年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更为国家战略、地方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健康托举出了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