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十年答卷】
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
清晨醒来,点开手机浏览最新资讯;上班路上,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中午休息,刷一部心仪已久的大剧;下班后,进电影院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晚饭后,跳一场酣畅淋漓的广场舞;临睡前,翻翻枕边书,伴着书香入眠;周末,带着孩子打卡博物馆、美术馆……这些曾经是老百姓想象中的文化享受,如今已无处不在,成为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过去十年,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空前丰富,人们的生活也因文化而更有质感和温度。
读者在上海嘉定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内翻阅图书。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摄/光明图片
广西钦州,手工艺人在文化馆展示陶器制作技艺。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摄/光明图片
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参观展览。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摄/光明图片
1.文化空间开夜场,形塑生活新风尚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内,观众依然络绎不绝。在“DIY恐龙徽章”区,一群小朋友将自己填色绘制的恐龙图案,放入徽章模具中,旋即得到专属于自己的徽章。同样受欢迎的还有“AR绘鱼”,观众在投影机上绘制小鱼,所画小鱼立刻会投屏到墙面的动画中。
浙江省自然博物院院长严洪明介绍,自今年6月开馆以来,“24小时博物馆”深受群众欢迎,既丰富了当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助力了夜间经济的发展,还便利了外地游客共享文化新空间和新体验。
近十年,像浙江省自然博物院一样,开放夜场的文化场馆越来越多。2019年元宵节期间,故宫首次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夜场活动,“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故宫随即成为朋友圈“第一网红”。受故宫启发,2020年中秋节期间,北京的12家博物馆联袂举办夜场文化活动,邀市民到博物馆里过节。
除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也纷纷加入夜场活动。以江苏无锡为例,近几年,当地的公共文化场馆在节假日、暑期等开展夜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常态。夜间,没有了白日的喧嚣,人们徜徉在书海中、展品前,沐浴着书香,欣赏着精美的艺术品,一天的疲惫会渐渐消散。“以前,我喜欢在晚上撸串、泡酒吧。自从文化场馆有了夜场活动,我的夜生活就变了,晚上经常泡图书馆,或者到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到文化馆听讲座、看演出。”无锡市民魏滟说,“如果说‘深夜食堂’温暖的是人的胃,那文化空间夜场活动慰藉的则是人的心。”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鼓励开展夜间游览服务,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在业内专家看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创新服务模式,推出夜间文化活动,不仅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高质量的文化夜生活需要,也在用文化的力量,形塑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2.文化课堂热起来,满足人们新需求
海风轻吹,华灯初上,走进厦门市文化馆培训教室,许多“上班族”下班后相约而至,参加葫芦丝、民族舞等培训活动,乐享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大餐”……今年以来,厦门市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针对不同人群错时开办文化活动,提供特色化差异化文化服务,积极吸引群众和游客走进文化场馆。过去的文化艺术教育,两头热中间冷——参与者多为少年儿童和退休老人,中青年参与者甚少。如今,以中青年为主的“上班族”,逐渐成为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参与者,这背后是他们潜在的文化需求的释放。
“群众有需求,我们有回应。”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说,十年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通过“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化,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众的文化需求。
为满足成年人的文化艺术需求,各地进行了不同的探索。上海市从2016年起推出市民艺术夜校,课程内容涵盖插花、香道、手机摄影、水彩画、陶笛、扎染、养生舞等100多种艺术种类。很多“上班族”结束一天的忙碌后,就算来不及吃晚饭,也要赶到文化馆上课。上海市群艺馆馆长、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总校区负责人吴鹏宏介绍,截至去年8月,该夜校共开办课程181期,有5.6万多人次享受到了公益、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而今年秋天夜校将覆盖上海16个区。不少学员表示,艺术学习让他们找到了自我,使原本平淡的生活多姿多彩起来。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今天,人们不仅有更高的物质需求,也更加重视精神文化需求。”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蒯大申指出,进夜校从补习文化知识到享受艺术熏陶,被全新定义的夜校体现了老百姓需求的变迁,契合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文化活动火起来,成为城乡新风景
对个体而言,逛文化场馆,参加艺术培训,都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输入。单向的输入,显然难以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需求,他们还希望唱出来、舞起来,在文化活动中张扬自我,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在中国,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众文化活动非广场舞莫属,有人这样形容,有空地的地方,就有广场舞的存在。过去十年,广场舞参与人数快速增长,目前已经突破1亿。今年2月,广场舞还登上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让世界通过中国老百姓的舞姿看到了一个自信从容的中国。
广场舞的确舞出了基层群众的自信。内敛、含蓄、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世界对中国老百姓的固有印象。当国人把广场舞跳出了“中国印象”,当“DancingGrannies”(跳舞的奶奶,指代“中国大妈”)频频登上国际媒体的版面,外国人开始用一种新的目光看待中国,他们从“中国大妈”的舞步中看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活力、自信、乐观以及对文化艺术的追求。
不过,也有专家对火热的广场舞活动作另一种解释:老百姓不是因为跳了广场舞而变得自信,而是因为更加自信了才会去参加广场舞等文化活动。这种解释不无道理。过去十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老百姓的腰包鼓了,生活好了,自然会对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有更多追求。因此,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的火爆,其实是中国过去十年发展成就和老百姓富裕起来的生活的表征。
当然,过去十年,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除了跳广场舞,还有很多其他选择。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9533个,全年演出11.45万场,观众5983.52万人次;同时,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52.17万场次,服务人次83289万。这些文化活动,共同编织成一幅覆盖城乡的特别风景,而这风景就是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日常。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23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