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由教育部从2005年开始设立,市教育局介绍,举办活动周的目的是:宣传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全民”是面向全体市民,“终身”是贯穿人的一生
厦门今年如何推进终身学习?
集中开展养生保健、心理健康、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家庭理财等方面的学习活动;持续开展“智慧助老”活动,举办智能手机应用等培训帮老年人学生活技能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通讯员 郭明波)市教育局近日启动2022年厦门市“9·28终身教育活动日”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并晒出今年厦门终身教育成绩单。
今年厦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从11月27日到12月3日。活动周期间,厦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让市民学得有内容、有效果。例如,集中开展养生保健、心理健康、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家庭理财等方面的学习活动;另一个重点是:持续开展“智慧助老”活动——举办智能手机应用等培训,帮助老年人在智慧出行、智慧医疗、掌上金融、手机购物等领域的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技能。
教育部从2005年开始,设立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市教育局介绍,举办活动周的目的是:宣传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全民”是面向全体市民,“终身”是贯穿人的一生。
相当一部分人到现在还认为,人生分成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走出校门,就是学习的结束。事实上,接受教育应当是一个人从生到老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终身教育。
市教育局说,近年来厦门在扩大终身教育资源供给、提升教育质量上多措并举,政策制度逐渐完善,各项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继续教育活动等持续开展。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在这个时代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刷新、升级自我认知,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支持终身学习】
厦门人有多好学? 坚持学习 带动身边人
蔡江灿是高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一级警长,还是厦门一位公益阅读推广骨干。他先后参与创建“青春同益”青年读书会、厦门市图书馆新锐阅读、十点读书会等多个公益性读书小组,坚持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近10年,累计策划组织开展各类读书活动超过300场次。
83岁的吴沧舜是梧村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党建协理员。现在,他仍然坚持每天不少于3个小时读书看报,他说:“只要一看报纸,时间就飞一样过去了。”此外,他每天还要看不少于3个小时电视新闻和文艺节目。
《厦门日报》是他每天必看的报纸,不仅看,他还要在上面勾画出重点,剪下当日有关时政要闻的文章,并把它们贴在笔记本上做批注。他在《厦门日报》时政要闻报道的基础上,融入自身思考,精心制作成有价值的党课备课素材,带到梧村社区的党课课堂上与社区居民分享。
两年前,市委文明办、厦门日报社等单位举行全市小学生手抄报大奖赛,81岁吴沧舜“老夫聊发少年狂”,动手画了一份手抄报。虽然他的作品不列入参评范围中,但是主办方仍为他的热情点赞。
【课堂越来越多】
厦门如何支持保障? 为市民提供更多课堂
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与厦门开放大学“一所学校、两个牌子”一体化办学,推出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的“双模式”教育,如在学籍有效期内,学生在本校高职所修的相近课程,经认定可抵扣开放教育2-4个学分。
“政-校-社”多元主体终身教育服务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推进多元合作,破解非学历培训产品单一化、同质化问题,例如,针对特殊群体,与相关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共建,推出“党建干部培训”“退伍军人适应性培训”“省外帮扶培训”“残疾人电商客服培训”“幼儿园园长培训”,成立“垃圾分类学院”等专项培训……创新和完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满足市民终身学习需求。
到菜市场学习体验,亲子一起成长:厦门营平社区内有大名鼎鼎的第八市场,外界只看到它的嘈杂,并不知道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菜市场” ——营平社区把古老的第八市场打造成一所学堂,将“市场”与“亲子一起成长”相结合,让亲子家庭到“市场”学习体验,从而了解菜市场,爱上菜市场,在学习中认识更多的人、事、物,掌握基本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得到成长。
市场学堂也带动市场环境的改善与传承——菜市场不再是单一的市场,而是融亲子教育、融家庭餐桌、融闽南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终加深大家的幸福感。
全国学习之星 厦门2人上榜
近日,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公布2022年“百姓学习之星”,全国有159位同志为2022年“百姓学习之星”,推介160个品牌为2022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厦门有2人入选国家级“百姓学习之星”,其中一人为“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这个称号在全国只有13人;另有2个项目获得“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蔡江灿(中国高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百姓学习之星:
吴沧舜(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梧村社区)
●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政-校-社”多元主体终身教育服务共同体(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营平社区市场学堂(思明区鹭江街道营平社区)
【完善智慧助老】
社区开课教老年人 学会使用智能手机
近年来,厦门开展“智慧助老”专项行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手机扫码时代。
市教育局介绍,厦门将“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加强应用培训”作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发 “智能手机应用”等体现适老化的课程资源、优质培训项目和课程,提升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厦门开放大学和厦门思明区启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以“线下教学平台搭建+线上个别化支持解答+老人互助学习团”的社区供给与支持服务模式,促进老人掌握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和了解,让老人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提升自我效能感。
他们组织青年志愿者、大学生和大学教师等,开设智能手机及电脑基础应用、网购物品、医疗预约、拍照存储等方面课程。其中,智能功能强化课是以社区老人生活所需常用的功能为主进行针对性教学,比如看病取药预约及信息查看等。
在教学方式,一步步、面对面、手把手教授老人每个应用功能如何使用,每节课留出现场实践时间,知识点控制在二到四个,使得老人能够及时掌握新学知识,更容易记忆。
此外,通过社区服务点、服务热线等方式,老人遇到问题,可咨询和求助。
全国优秀名单 厦门八项入选
今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了三批全国“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及课程资源推介名单,厦门有3个工作案例、2个培训项目、3门课程资源入选,数量在省内各地市中居首位。
●“长者智能应用学习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社区供给与支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厦门开放大学)
●营平社区时间银行
(厦门市思明区社区教育服务中心)
●智慧助老识别反诈防骗,智慧养老乐享幸福晚年
(厦门市思明区社区教育服务中心)
●梧村街道东坪社区“智‘汇’夕阳”近邻课堂
(厦门市思明区社区教育服务中心)
●翔安区委老干部局“1+3+5”创新项目“智慧助老”实验课
(厦门市翔安区老年大学)
●与老年人共享智能时代
(厦门市翔安区老年大学)
●玩转智能手机(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
●玩转手机
(厦门老年大学)
【提倡能者为师】
近日,教育部公示社区教育“能者为师”系列特色课程首批推介名单,全国有913门系列课程,其中厦门有7门入选:
●老年人安卓智能手机使用方法(厦门市思明区社区教育服务中心)
●0-3 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环境创设的指导(厦门市思明区社区教育服务中心)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大同本草·同心传承(厦门市思明区社区教育服务中心)
●“跟我做”老年照护技能微视频(厦门医学院)
●老年照护微课(厦门医学院)
●个人理财实务(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佘峥说事】越来越多老年人 争当学生
在厦门,越来越多人退休后,不再只是看电视和照顾孩子,他们的活动范围超出家庭,到社区学院、老年大学上学。
厦门老年大学是厦门终身教育成绩的一个观察点。厦门老年大学越办越大,它成为拥有130个教学班、学员5000多人次的学校,开设有养生保健、生活艺术、文学语言、舞蹈健身、音乐戏曲、智能应用、书画篆刻等7大系列98门课程。
今年秋季学期,老年大学新增两门课程——电吹管和无极球,报名系统开放不到1分钟,学位就被一抢而空。郑丽娟是电吹管课的首批学员,过去7年,她在学校的声乐课上唱过歌,掌握了弹奏尤克里里、吹奏葫芦丝的技巧,现在她开始期待有一天能带着电吹管走到舞台中央。
66岁的黄锦勋从小喜欢读诗,在银行从事技术工作的他,在退休后来到老年大学学习诗词写作,实现自己年少梦想。他最终走上诗坛,还成为思明区老年大学前埔南分校和海沧区老年大学的诗词写作课教师。
“老年大学为我们提供了‘活到老学到老’的阶梯。”黄锦勋说,“因为老年大学,退休后的我迎来人生的新起点。”
某种意义上,越来越多厦门老人改变了许多人固有的一种刻板印象——当子女出门工作时,祖父母要待在家中,帮忙打扫卫生、做饭和照顾孙辈。他们跟上社会、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快乐。
(厦门日报)
下一篇:厦门催眠培训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