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特殊教育教师刘燕的小吃店,因店内员工全部是大龄自闭症患者,在7月21日重新开业以来持续引发关注。
部分人员合影,第一排右侧为刘燕。本文图片均来自刘燕提供
“目前自闭症患者就业比例不到10%,这个社会能提供给他们的机会太少了。”8月13日,刘燕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她开店的目的,是想帮助自闭症患者实现就业,“因为实现就业本身就是自闭症患者康复的奇迹”。
刘燕说,她在与自闭症孩子家长郑平聊天时,发现两人在对自闭症患者未来发展问题上想法一致,便共同成立了自闭症辅助就业试点平台“爱星客”,同时开办了便利店和小吃店,为少数自闭症患者提供辅助性就业场所。店内服务员和厨师均为18岁以上的大龄自闭症患者。
今年7月5日,“爱星客”开业,为把店内布局和工作流程等更好地按照自闭症患者需求做出调整,开业一天后小吃店自行关停整顿,直至7月21日重新开业。
刘燕认为:“我不想让学生成年了就去养老院,18岁养老,真的太早了。”
自闭症员工在工作。
【对话】
澎湃新闻:开小吃店的缘由是什么?
刘燕:我做了10年特殊教育,我不想让我的学生成年了就去养老院,18岁养老真的太早了,但是目前自闭症患者就业比例不到10%,主要这个社会提供给他们的机会太少。所以,我们决定自己做一个叫“爱星客”的平台,帮助青少年残疾儿童康复和职前培训。3月28日,我们开了“爱星客”便利店,但是提供的岗位有限,动手能力也有限。于是就想到开一个“爱星客”小吃店。
澎湃新闻:营业一天又停业,具体是因为什么?
刘燕:7月5日开业后,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于是决定把小店内部布局和工作流程完全按照自闭症孩子的需求做了适当调整。比如将明火改为电炉,将汤锅结构改为内嵌式,进一步排除了安全隐患。因为对于特殊孩子来讲,图片的视觉和指示效果更强一些,我们在店内布置了许多结构化的图片提示卡。店里的菜品,也是孩子们能够自己完成的,不会为了生意增加别的,否则本质就变了,我们不为挣钱。
澎湃新闻:现在有多少店员?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个平台的?
刘燕:有六七名店员,最大的33岁,最小的22岁。现在也不断有人加入。我们主要通过公众号、朋友圈传播信息,招聘条件是“无攻击行为”、“生活可以自理”以及“年满18岁”。
澎湃新闻:这些特殊店员的上班时间有什么不一样吗?
刘燕:9点到17点半。他们的时间观念很强,执行力也很棒,不会偷懒。有些孩子住得远,坐车需一个半小时,早上6点多就要起床。
顾客在为员工“点赞”。
澎湃新闻:他们的工作内容安排是怎样的?
刘燕:店内菜单设计很简单,他们从服务员到厨师,换着做,目前我们会在旁指导他们完成辅助性工作。店里设有奖惩制度,客人消费后满意可以点赞,每周点赞数最多的,可以获得奖励,激励他们与客人互动,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当然,培训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与正常人一样,不是作秀,如果迟到就要推迟下班,请假也要补假。
澎湃新闻:工作上,他们困难大吗?怎么让他们适应?
刘燕:目前的困难是对工作的熟悉度、社交障碍,以及兴趣的持续性。自闭症患者特点是都有自主思维,感兴趣的事情才可能会去做,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延长他们的持续性。比如上两天班就让他们休息,慢慢来延长时间。其实很多人愿意来上班,因为店里有朋友,不孤单,可以减少出现负面情绪。
澎湃新闻:有没有过“走不下去”的时候?
刘燕:从来没有想过,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小吃店顾客很多,有些从很远的地方来,只是为了来看孩子,跟孩子们互动;家长的信任、店员们每天的进步,这些都是我们把这项工作做下去的动力。这条路需要走很久,我们现在就像婴儿学走路,很累,但是目标很坚定,每个人身上都是正能量。
小吃店特别的点菜单,用图片代替文字标识。
澎湃新闻: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刘燕:小吃店在准备送餐服务。店员送餐时,前期会有人跟着,以后熟悉路线了就可以独立送餐。目前还有自闭症孩子不断加入,场地、岗位都无法满足,我们计划找个稍大一点的场地,能够做流水线工作,可以午休、做饭,也希望房租能够便宜些。
澎湃新闻:你们的目标是什么?
刘燕:我们在做的就是帮助自闭症孩子实现辅助性就业,等他们工作熟练了,会签合同,发工资,他们将拿到相应的劳动报酬。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自闭症患者就业这个社会问题,给他们提供机会。我们的目标就是越来越多的自闭症患者走进社会,融入社会,从被照料到照料别人,学会更好地沟通,找到自己的价值,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