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前教育儿童“向师性”是“崇拜、模仿”老师之“黄金期”:看幼师的重要性
从学前教育儿童“向师性”是“崇拜、模仿”老师之“黄金期”:看幼师的重要性
写在前面的话
幼儿教育, 我们知道小到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一代人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从幼儿抓起,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基”,这是因为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是人一生中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人格形成的萌芽阶段,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我辨别、自我控制能力较低,但是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倾向于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幼师的心理健康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
事实上,教育孩子的“有效期”,恰恰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期”与“白银期”之“关键期”!
父母 教育孩子的“有效期”,往往是孩子处在对于父母的“ 崇拜期”与“ 模仿期”。
关于孩子的“ 崇拜期”!
一个人的成长,是从“ 崇拜期”开始的。
个人10岁之前,对于自己的父母的是非常的“崇拜”的。
可是,这个时候,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是缺席的。
一般把孩子交给老人以及保姆。
心理学研究表明: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 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这些是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因此,10-20之间是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
由于 儿童期,孩子对父母处于 崇拜期。无论从身体、思想、知识,父母都是孩子的崇拜对象;进入青春期,孩子对父母处于轻视期。
关于孩子的“ 模仿期”!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模仿史”,这是千真万确的!没有哪一个人不是从模仿之后的融合和超越中成长起来的,所谓“其来必有所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母亲,恰恰是孩子心中的“模仿”的榜样的第一个人。
幼儿的天性,就是善于模仿,父母与老师是“语言的播种者、行为的示范者”,而“跟我学”也是老师常用的语言。
儿童上学以后,往往会摹仿老师的一言一行,长此一往就形成了他们性格的一个方面,就像向日葵具有极强的向阳性一样,我们都知道,凡是家里有 儿童在幼儿园上学,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俺老师说什么?动不动就说“老师说”,老师说的话不敢有半点违抗。
孩子上学以后老师说啥就是啥,孩子不能不照办,家长不能不照办,老师说的话简直就是就是过去皇上的圣旨!同时,我们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小学生听老师的话,胜过自己的父母,可见,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这是为什么?
教育上把学生的“俺老师说什么”这一心理特点,形象地比喻为学生好象花草树木之趋向于阳光一样,趋向于教师说其是学生的“ 向师性”。
实际上,“ 向师性”是指的 儿童与小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认为老师的话是非常的正确!
这个时候,上幼儿园的 儿童,已经具有“ 向师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儿童对于老师的“崇拜期”与“模仿期”。
由此可见,母亲的自身素质与言谈举止,对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啊!
实际上,儿童时期的“崇拜期”与“模仿期”两“期”相遇,是教育儿童的“黄金期”!
非常遗憾,儿童时期非常好的教育“黄金期”,我们却白白的浪费了!
一个问题,到处都是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啊。把母亲教育抓好了,哪会来这么多问题哦。
人的成长发育是有季节的,错过了季节,再去弥补,就再也难以达到相应的效果。这一点跟种庄稼是一个道理。所以种田非常重视农时,二十四个节气,一个节气半个月,一般不能超过一个节气,误了农时就会“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我们教育孩子同样要把握“农时”。
母亲误了孩子的童年,就等于误了孩子一生啊!
因为,在人类教育的整个历史中,最重要的教育“莫过于儿童的教育”!最伟大的教育也“莫过于儿童的教育”!!
1987年,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联欢,有人问其中几位老人:“ 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们没有答以哈佛或普林斯顿、剑桥或牛津,却是说:“是在幼儿园。”
又问:“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诚实!”、“善良!”老人们回答。
显然,这些老人并不是要低估从大学所学到的宝贵知识。
他们想要告诉人们的是,受用一生的东西, 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那些简单的处世道理和基本的做人准则,并不高深玄奥,却是最重要的。
正如,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千古圣人,教化为根!”
再如,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经说:“人生百年,立于幼教!”
那么,幼之初的教育如果教?
一、幼之初:儿童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
图片 来源于 网络
人,在婴儿、幼儿的时候,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一系列的有关教育的问题,他(她)是不知道的、是不能决定的,这就要父母给孩子把关的权力、决定的权利。
3岁以前的幼儿,一般是没有记忆的。
不过,在父母没有用“理性”教育武装思想的时候,虽说,头脑是空白的,但是,幼儿却拥有最敏感的心灵,足以感受我们的心,感受我们的一言一行。
就象X摄像机一样,将父母(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拍摄着,贮存于自己的CPU(脑海)。
也就是说在家庭教育里,我们大人的任何言语、行动,都会清清楚楚“摄”孩子的在CPU这个脑海里、留在孩子的心灵中,最后形成了他的潜意识,将会主导他的日后的人生。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吧。
无论好的习惯、坏的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
好的习惯変坏的习惯容易,而坏的习惯变为好的习惯,却很困难,常言说得好“学坏3天,学好3年”。
所以说,学前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
只有儿童早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培养出上学以后好的学习习惯。
为啥说把握好“儿童7年黄金期”教育:是事半功倍的早期教育?
下面,我们先看学前教育,是“学”的教育?还是“习”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是“学”的教育?还是“习”的教育?
什么是幼儿学前教育?
幼儿学前教育,一句话,就是培养儿童终身学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儿童终身学习的习惯?
还是一句话,就是把“播种”的“春天”还给我们的幼儿!
为什么?
我们先看“幼儿的学前教育是‘学’的教育?还是‘习’的教育”这个问题?
幼儿的学前教育——是“习”的教育,不是“学”的教育。
为什么说学前教育——是“习”的教育,不是“学”的教育?
下面我们再看学前教育的方式是什么?然后分析、探讨“学”和“习”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方式是什么?
1.学前教育:儿童“学”无定法、“习”无定时!
学前教育无定法,怎么个教无定法呢?无定时?
教无定法、教无定时,那就是大自然就是课堂,树木、花草、沙子、泥土等等就是最好的教材;幼儿的生活即课堂,学习、玩耍无明显界线,学也是玩,玩也是学。因此对幼儿的教育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时间。
对幼儿的教育应做到活动无定时。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学知识学本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游戏,游戏是孩子们的“工作”。幼儿喜欢游戏就如同他们渴望阳光和空气那样自然。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游戏,是儿童的语言;
游戏,是儿童的“习育”、习的教育。
游戏,正如杜威所言:“在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
也就是说,儿童通过游戏,可以一边探索着世界、一边尝试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能力,最终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越来越向上,更重要的是越来越爱学习。
下面我们看,学前教育“学”和“习”的关系是什么?
2.“学”和“习”的关系
“学”和“习”是不一样的——
儿童的“学”:是“效法”、是“模仿”!
儿童的“习”:是“练习”、是“游戏”、是“玩耍”!
如果把“学习”被看作是单一的词话,那么,是否就是说“学习”呢?
其实,“学”跟“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学”的是知识、是能力,而“习”则是工作中的实践。
既然如此,是先“学”?还是先“习”?其次序如何?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以人的年龄段的回答:
对于上学后孩子来说、对于成人来说,其次序是先有“学”,后才有“习”。
对于儿童来说则是先“习”,后“学”。
这个“习”,学前教育的“习”就是我们对此敏感的“玩”字,就是“玩”;这个“玩”就是“学”;这个“玩”就是“无意识”的“学”、这个“玩”就是“有兴趣”的“学”、这个“玩”就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学”;如此这般的“学”,定会创造教育的奇迹,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则有“习”而无“学”,学前教育——是“习”的教育,“习”是无意识的吸收,实际上,幼儿小时候玩的“家家游戏”就是一种“习”与“学”二者之间最巧妙的结合,幼儿的这种“习”有别于成人“习”的实践和应用;而成人“学”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获得。
“学”什么呢?
“学”的是知识技能、“学”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就是学以后用只是技能去解决问题;或者去温“习”所“学”的,这是一个“学”与“习”的互补过程。
“习”是“学”的基础,人生获得知识,首先是从儿童时期的“习”开始,儿童“习”的越多,将来“学”的能力越强,后期“学”的暴发力越足。
基于此,父母和幼儿园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就是为儿童创造“习”的环境、营造“习”的氛围、提供“习”的内容,可见,“习”是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
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是学前教育的“习”呢?学前教育应该“习”什么呢?
“习”字组成的词语,我们知道有“习以成性、习以为常、习非成是、习非胜是、习非成俗、积习难改”等,总之就是“习惯成自然”!
学前教育,说白了就是“游戏”的教育,也就是“习惯成自然”的教育,我们不是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吗?
学前教育就是培养儿童终身学习的习惯——
培养儿童终身读书的习惯!
培养儿童终身写作的习惯!
培养儿童终身识字的习惯!
还是一句话,就是培养人“活到老,学到老”的习惯!
下面介绍怎么让幼儿在快乐中、玩乐中不知不觉中识字的好习惯?!
三、儿童“习性”识字法
幼儿的天性是什么呢?
那就是——“玩”。
比如教幼儿识字,你根本就不要正儿把经、正襟危坐的去教,什么挺身坐直,双手放后,跟着老师读、念、写。
这样的教育是制造厌恶学习的教育、制造是“差生”的教育。
而让幼儿在游戏中识字,是无意识中识字,这才是比较好的方法,这就是根据幼儿的天性玩中学、学中玩。
学前教育,说白了就是“游戏”的教育。
我们知道学前教育,一般是不要求儿童识字的,可是现在的幼儿园没有一个不学习识字的,其识字的过程与上学后的学生是一样的,强迫性的去识字,这样就造成了上学后非常容易厌恶学习,而不是按照儿童的“习性”去识字这个无意识的“舞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舞台”,要让儿童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去有“心情”、有“兴趣”地在这个“舞台”上去“识字”,“识字”学得好,终身受益。
常言说得好,“望子成龙,识字起程”,儿童只有识字的基础上才能够学会阅读、才能够喜欢阅读,有了一定量的阅读,才有说的能力、才有写的兴趣与愿望。
如何让学前教育的儿童有“兴趣”地去“识字”?
下面,我介绍其中的2个儿童“习性”识字法小方法,供读者实践,看效果如何?
供参考使用。
1.棍棒兴趣“习性”识字法:
拿1小的棍棒,横着放,告诉儿童这个是“一”字。
可以这样问,在家谁是老大?老大吗就是老“一”,“一”就是大写的“一”,接着再问,大写“二”字谁会写?怎样用棍棒组合?
用2个一大一小的棍棒,可以组合成为一个“二”字、一个“人”字;告诉儿童这个“二”字、“人”字的读法,并试探性地问儿童谁能说一句话,分别将“二”字、“人”放进去,这样问的目的为今后的造句打基础,如果有儿童那个回答,无论正确与否,都要鼓励。
此刻,老师还可以询问,你家几口“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
再拿3个长短不一样的棍棒,组合成为一个“三”字,告诉儿童这个“三”字的读法。
此刻,再给儿童讲一个学生给“万先生写请帖”的小故事:
在古时候, 有一个人非常有钱,可是却不识字,他不希望儿子也像他这样,豆大字不识半升,于是,他就请了个教书的老师来教他儿子认字。
他儿子见老师写“一”就是一划;写“二”就是二划;写“三”就是三划;他的孩子心想,他这样就能够当老师?我也会!于是,就一磞三尺高跑跟他父亲说:“爸爸,我会写字了,什么字就会写,赶快请你叫老师走吧!尽花咱家的钱。”
他爸爸听了当然很高兴,心想,我儿子真聪明,一学就会,还花钱干吗?就给老师结算了工钱叫他走了。
无巧不成书,这不第二天,他爸爸朋友想请一个姓“万”的人来家里吃饭,听说他儿子非常聪明,什么字一学就会,二天不到就让老师走了,想让他儿子帮忙写一张请帖,他愉快地接受了,他儿子也很高兴,愿意帮忙爸爸的朋友给“万先生写请帖”,他儿子从早上一直写到中午也没有写好,他觉得奇怪,就去看看,只发现儿子在纸上划了好多横线,就问他儿子什么意思?他儿子一边擦头上的汗一边埋怨道:“我的爸呀,爸我要死,快把您的宝贝儿子累死了,你说这人姓什么不好,他家咋偏偏姓万,害得我从早上到现在才划了8514(爸我要死)划。”
他爸爸听了当然不高兴了,好像“万”这个字不是这样写的。
于是,就问儿子:“万这个字是这样写的吗?”
儿子回答:“咋不是,俺老师教我,‘一’划是‘一’、‘二’划是‘二’、‘三’划是‘三’、‘万’字不就是‘一万’划吗? 他爸爸听了又高兴了,心想,儿子说得好,“万”这个不是“一万”划!
“爸爸,知道了,爸爸也会写字了,儿子,拿笔来,爸爸给你一起划‘万’字!”
当老师讲完这个小故事后,可以问儿童,明白这个故事吗?并告诉儿童他爸爸说的对吗?“万”是这样写的吗?知道什么意思吗?那个聪明的宝宝能够将这个故事讲出来?老师这个时候可以鼓掌,如果有小朋友愿意讲故事,哪怕是一句话,也要大力表扬,并试探着问,还能讲其它故事吗?那个聪明的宝宝还能讲其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