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的葫芦娃,居然是一帧帧“剪”出来的?
本 文 约 3700 字
阅 读 需 要 10 min
安史之乱的爆发,让颠沛流离的杜甫备尝艰辛。他携老小一路北逃,满目荒凉,看不见人影也得不到食物。孩子饥饿时,只得用手捂住她的嘴,以防她的哭声吸引附近的虎狼。直到在周家洼遇见昔日老友,杜甫一家才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好友不仅安排食宿、安慰勉励,甚至“翦纸招我魂”。这大概是一种民间风俗,为受惊者剪人形纸,召唤魂魄以定神。这首杜甫事后感念好友的诗作《彭衙行》,是目前所知的记载“剪纸”一词最早的文献。
当然,远在杜甫之前,剪纸已风行于世,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商朝的时候,人们就将薄薄的金箔和绢帛进行雕刻、裁断,做成类似剪纸样式的物什。到了西周初年,周成王和弟弟游戏时,将桐叶削成玉圭的模样,封弟弟为诸侯王,这被当成最早的剪纸。不过这个故事遭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真假难辨。
商代太阳神鸟金饰
剪纸,一为剪,一为纸。就从字义而言,也得到汉代才有实现的可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剪刀是广州淘金坑发掘的西汉铁质剪刀,最早的纸则是西汉的麻纸,经蔡伦改革后,才普及于世。与雕刻相比,“剪”显得更为精细,纸也代替金箔以降低成本,制作剪纸才得以成为广泛流传的民间习俗。
按李商隐的诗词“翦彩为人起晋风”,剪纸风俗大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这也是纸张渐渐取代竹简的时代。两晋重视人日,也就是正月初七,纪念女娲造人的日子。当时的人们会剪彩或镂金箔,做成人的形状,佩戴在头发上做装饰。这个“彩”或许是丝织品。其余节日也有剪彩习俗,立春剪燕子,五月初五剪小虎,盂兰盆节剪佛花来装饰礼堂。纸钱的运用也可能开始于南北朝,彼时铜钱缺乏,再加上佛教也引入了火葬,纸钱有所萌发。传说南齐废帝就喜好鬼神,“剪纸为钱”。
剪纸真正有实物证明,是从唐代开始的。新疆阿斯塔纳古墓群曾出土了连体纸人和圆形团花,大概是为了招魂所用,与杜甫的故事类似;莫高窟也有佛教相关的剪纸。这个时期,纸钱经宰相的推广,进入官方祠祀和民间街巷;立秋剪楸叶的习俗逐渐形成,盛行后世的宋、明、清,男女都会将楸叶、花瓣、石楠红叶裁成花样,并佩戴于顶。
晚唐两宋时期,吉州窑创造了剪纸贴花瓷,即将剪纸的花纹作为纹样刻于瓷器。宋代之后,剪纸进入鼎盛时期,年幡、春胜、春花、华胜,样式繁多。走马灯里的骑马人物、深闺巧娃、三国鼎立、楚汉相争,都通过剪纸的形式映于灯纸。。同时,也出现了专门剪纸的手艺人,他们往往聚集于首都的天街,能随心所欲剪出各式花样。有位名唤俞敬之的,可以剪名家书法;之后又有个少年,甚至可在衣袖中剪字和花朵……技艺高超,可比肩杂技。
唐代黄釉贴花瓷枕
宋代吉州窑三鹿剪影碗
元代时出现了扫晴娘,剪纸为女形,手上提着扫帚,挂在屋檐下祈祷晴天。日本的晴天娃娃正是从中国的扫晴娘演化而来。明代时点色技术成熟,可以对剪纸各部分进行染色,当时的人们也因此改进了扫晴娘,给她添了红绿衣服。清代时,剪纸在贵族、文人、平民中都有所发展:满族本就有剪纸风俗,如今引入了皇宫大内更为流行;诗意文意剪纸也很兴盛,文人以剪纸的形式临摹古人书画;而类似《欢乐图》的生活民俗类剪纸,也在当时大行其道。
古代的剪纸不只具有装饰作用,也含有一定的文化喻义。宗教中就常常将纸张剪成蝴蝶或仙鹤,轻轻呼气吹散或者用水唾之。道士也会用剑劈砍纸张,以驱鬼辟邪。民间小说甚至常常写到,心生邪念者制作人形纸,诅咒憎恨的人。医学中也常用到剪纸,李时珍便写到过一种巴豆纸,是小儿腹泻时,贴花纸于眉心。这或许是早期巫医的残留,在实践中起到一种安慰的效用。
随着清末现代商埠的开放,剪纸匠人走出自己的作坊,来到更大的地方谋生,将剪纸融入报纸、海报、贺卡。新中国成立前后,政府大力征集剪纸,聚集分散的剪纸匠人,组织合作社。早年的动画片制作者甚至从剪纸中获得灵感,创作出了不少新作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猪八戒吃西瓜》到八十年代末的《牛冤》,甚至包括《熊猫百货商店》这样的水墨剪纸动画。不过,近年来,剪纸走向了衰落,早期匠人退出了舞台,新人难以为继。不知下一个剪纸的辉煌时代何日到来。
GONG XU
工 序
八十八岁的陕北阿婆郭佩珍,用剪纸长卷述说人生际遇,如今仍然每天在进行着剪纸创作。即使在剪纸普及的陕西,郭奶奶也是唯一一位创造出两万多幅窗花和长卷剪纸的匠人。她为我们仔细述说了剪纸的工序。
1. 磨剪刀
在剪纸前,首先需要将剪刀磨锋利,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而,磨的时间长了,剪刀就会变短,久而久之就磨完了,这时就需要更换。剪纸还需要不同样式的剪刀,剪曲线要用刃儿比较短的剪刀,剪直线要用刃儿长的剪刀。
2. 画手稿
需要将剪纸图案画在手稿上,有些是传承下来的图案,有些则是匠人自己亲眼所见的场景。只要有水平,每一件事物、每一个故事都可以通过剪纸手法模拟出来。
3. 剪纸
将手稿、薄膜和彩纸从上到下依次摞好,并用线缝在一起,便可以根据手稿进行裁剪了。其中,薄膜就是一张简易的塑料薄膜,其有利于固定手稿和彩纸,由于其表面光滑,也利于下一步的拆封。
4. 拆封
将纸和薄膜进行拆分,取出手稿和薄膜,就可以看到经过裁剪的彩纸。这便是最终的成品。
匠人周克勤
……
匠人周克勤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了五百多部动画片,也是《葫芦兄弟》的出品单位。周克勤,是以剪纸艺术演绎动画片的导演,以刀代笔讲故事,造出一代经典。在制片厂工作时,周克勤和他的伙伴们坚持创作,每一部动画片都能抓住观众的心,让人沉浸于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如果说,陕北阿婆是用剪纸诉说着她一生的故事,那么周克勤则是用自己的一生让传统剪纸发扬光大。
《葫芦兄弟》分镜镜头
《葫芦兄弟》从1986 年开播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周克勤退休十多年以后,还在忙着审片、修改,即便到了晚上,也在为动画忙碌。《葫芦兄弟》虽然已经是过去式,但在一些人心里,这份情感仍然是进行时。当年与周克勤一起并肩创作的伙伴,有很多已经不在了,但往昔的战斗岁月依然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而这部国产经典动画片,也在观众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不仅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系列片,还是唤醒童年记忆的一种情结。
《葫芦兄弟》分镜(左右滑动查看)
《葫芦兄弟》是第一次使用剪纸,用系列片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的动画片。一共拍了十三集,总长度达到一百三十分钟,困难之大难以言表。一段对话的镜头长短要提前设计好,依靠导演手中的秒表进行预估,并标注到分镜头里。七个葫芦娃,每个人物都有他不同的本领,还有各种各样的表情,或生气,或欢笑,要画十几种甚至更多,才能满足要求。因为工作量很大,起初电影厂的所有人都很担心,但是随着一个接一个的葫芦娃被拍出来,所有的焦虑和担忧都变成了喜悦。
《葫芦兄弟》的蛇精
《葫芦兄弟》的动作设计沈如东老师,是当年跟周克勤默契十足的创作搭档。动画人物的形象虽然是虚构的,但其一言一动、一颦一笑都是源自真实的生活,因为两个人都坚信,只有亲身去体验,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形态。在618 号这个大院 里面,他们有时候会趴在窗台上观察窗外的人走路。每个人的姿势都不一样,他们就模仿这些姿势来充实动画人物。沈如东老师甚至会在设计表情时,在眼前摆放一面镜子,便于随时观察脸部的细微变化。
《葫芦兄弟》的蝎子精(左右滑动查看)
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电影厂的同事们也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拍一部比原先动画片还要好的剪纸片出来。当时导演甚至提出,谁想出一个好主意,就奖励一只老母鸡。如今,沈如东等人精心设计的每个细节,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回忆。三娃没料到软刀子时的动作、蛇精得意时眼珠子的转动,都是在反复的讨论中迸发的灵感。不要模仿别人,不要重复自己,这就是周克勤等电影制作人的信念。
《葫芦兄弟》的画稿
《葫芦兄弟》的配乐,则是当时电影厂里的前辈作曲家——吴应炬老师完成的。这部片子里的一些电子琴弹奏的音乐,就是吴老师的想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子琴在国内刚刚兴起,他便想尝试一下。自从影片放映以后,这首“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流传至今,传唱了三十多年。
现在, 已经很难想象纯手工年代动画制作的复杂:登高爬低的摄影机, 一秒二十四格画面;几秒时间、镜头长短,全看导演手中的秒表;动作和背景层的每次变化,即使再微小,都要做好标记,稍有差池,就要重新来过。周克勤在审查样片的时候,每次看到自己的片子里面的人物都会提心吊胆,担心不能一次成功。有时候,好不容易用了三天把一个镜头拍完了,结果发现有穿帮的地方,就不得不再花费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重新再来一遍。
《葫芦兄弟》分镜头
每集仅仅七万元的预算,五十多人,两年时间完成,这部中国独创、被一代人奉为经典的片子,是每一位参与者倾注全力的心血之作。尘封的胶卷,投映出一个渐渐远去的动画时代,但剪纸动画所承载的文化自信和独立,依然可贵。在过去的岁月里,手艺是历史、是根;在如今的潮流中,手艺是生机,是下一段即将续写的传奇。
本文整理自《手艺里的中国:指尖上的华夏文明之美》——
《手艺里的中国》
作者:李武望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7月
已获出版社授权
END
作者 | 李武望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李栋 张斌 古月 苗祎琦
转载于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