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是世界的,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文明的灯塔,她似乎无处不在,却又处处不在,在天地之间,却又不在生活所及之处!只有给自己点滴时间,拉开时空,放慢脚步,用呼吸与心跳才能真正丈量历史在这里的刻度。
敦煌,是每个人心目中的青梦,或时时听闻,或有幸临之,或匆忙一览,亦或无缘一见,无论哪种仰望,似乎都没有真正在寂静中进入无我的九色星空,让孤独的灵魂深入领略这东西方美学和光同尘的的前世今生。
摄影:孙志军
敦煌,是每个家庭希望等孩子长大,一生至少能去一次的地方,然而父母的成长才是最好的教养启蒙,家族成员的研学与行走,是孩子心领神会的最捷径,活出自己美好的样子,影响与陪伴是生命教育的最根本。
敦煌,是很多文化艺术工作者能够穿越时空对话天地大美的向往,却总是不一定能在对的时间与莫高结缘!
摄影:孙志军
敦煌,是可以在你走遍欧美、踏过南北极之后的心灵安顿之寓;是在城市高频忙碌的间歇,给自己三五天就能跨越虫洞的晨曦旷远中一次生命向内行走的原点,经历过,才豁然,活出自己,即是当下!
摄影:孙志军
敦煌,除了壁画、千年遗迹,还有很多很多可能,洗耳聆听将一生奉献在敦煌的专家分享,“深读丝路文明遗迹,破晓敦煌千年一瞬”,参观主题特窟、研学时光的沉淀,在敦煌石窟“重逢遗失的自己”、熏染“佛陀秘意”,东西方文明的层层迭代,扑面皆是艺术的无限蕴藏,也许真的很难想象,你在上海中心最高层一杯咖啡的时间,或许有人已在敦煌穿越千年,若在初春的雪后赴一场与反弹琵琶的前世约定,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想象,当代人的日子,或许真的是是因为太缺乏色彩斑斓的超时空想象,才使得生命都活成了局部。
当你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行走的世界地图时,当你成功完成7+2,当你在某个江南小镇美好发呆时,当你在办公室苦恼忧郁时,当你修行遇到瓶颈迷失生命的方向时……是时候给身心一次与敦煌文化神会的自由呼吸,是的,在敦煌还有这么一个离天很近,甚至可以伸手摘星星、抱月亮的地方一直等着有缘之人。
摄影:孙志军
一直想敦煌应该有些跟常规不一样的旅行,不仅仅是暑假孩子的朝圣殿堂,更应该是一年四季每一个成年人都能够留出时间驻足、安顿的生命空间。春的湛蓝天空,夏的虫鸣甘甜,秋的微红夕阳,冬的雪藏佛光,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里感受天地、时光、人文的处处在在的不同。
在敦煌时间似乎很慢很长,离别时,又总要频频回首惆怅。就是这样,适时约上同道好友,悄悄的来研习、参访,在天、地、人合一的苍茫与寂寥中,惊叹曾经的灿烂与文明,在陌生又熟悉的深厚大地,惊喜总能遇知音同行。
无论哪个时光,踏上敦煌号与导师、同道,密探千年的飞天、诸神、土墙、石壁,期许在莫高的千年时空里与自己再相遇。
“让更多人亲近敦煌文化的真意”
课程形式:文化主题研学体验
主题专家+石窟参访+特色体验
课程类型:人文/自然/历史/特别/主题
课程性质:主题性深度体验
课程时限:6-8日
课程特点:文化性、历史性、哲学性、艺术性、传承性、传播性、体验性、趣味性、
课程设计:认知、体验、创意、传承
认 知:让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真实了解丝路文明和灿烂的敦煌文化
体 验:通过深度体验拉近敦煌与大家生活的距离,让历史、美学、智慧、传承就在身边,让更多的人觉得走进敦煌,深度了解莫高是真的可以。
创 意:带领大家一起观摩、体验,让每一个成年人在研习的过程中唤醒初心,找回最真实的自己,自在当下。
传 承:通过系列学习,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全方位立体观照文明、文化的价值与能量,看过世界之后更客观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课程介绍
以图正史-敦煌莫高窟以及周边环境演变——孙志军
敦煌,曾经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咽喉要道,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有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这里有宽广神秘的雅丹地貌,这里还有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鸣沙山和月牙泉。敦煌这座城,历经沧桑,几经盛衰,步履阑珊地走过近五千年的曲折里程。本期讲座邀请到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主任、摄影师孙志军老师,为我们讲述敦煌的千年历史与环境变迁。
敦煌石窟的造像与外来影响——刘永增
佛教源于古印度,在佛教产生之后,犍陀罗、马图拉等地产生了不同艺术造型特征的佛像。两汉期间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丝绸之路沿线留下了丰富的佛教石窟遗址。敦煌石窟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群,保存有大量的佛教艺术造像,从敦煌的佛教造像中,可以看出佛教在传播过程中,随着佛教造像艺术的一路东渐,中国的艺术家们从印度,也从中亚地区汲取艺术给养,并结合中国的文化创造着造像艺术,由敦煌研究院原考古所所长、敦煌学专家刘永增主讲。
敦煌壁画中的科技与生活——张世军
敦煌是汉武帝时期建立的河西四郡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国际都市,作为西北地区各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纵横驰骋的场所,在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之后,经过经营管理,移民屯田、大兴水利,发展农耕,使敦煌的科学技术得到长足进步。在敦煌石窟壁画和藏经洞文献中,有相当多的资料客观、真实地表现了古代敦煌科技文化的灿烂辉煌。
敦煌工匠与石窟营造——马德
“工匠莫学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来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遗书•王梵志诗》中留存的这首诗,刻画了画工及工匠们匆匆走过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营造者与敦煌艺术的创造者,遗憾的是,他们几乎都没有留下姓名及相关记载。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生活情况怎么样?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德将为您讲述敦煌古代工匠的传奇经历——敦煌工匠与石窟营造。
神圣的绿洲——1948年一位美国女士的朝圣敦煌之旅——刘勤
讲座主要讲述一位美国女士于1948年到敦煌朝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艾琳·文森特女士,她在中国出生并长大。在美国读大学期间得知了莫高窟,从此,莫高窟就成了她心中向往的圣地。1948年,艾琳·文森特女士历经艰辛,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她向往已久的莫高窟,了却了她多年的心愿。艾琳·文森特女士在莫高窟逗留了十天,她被莫高窟博大精深的多元化艺术及其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打动,被这延续千年的人类珍贵文化遗存所震撼和折服!她拍摄了一百余幅莫高窟外景及洞窟内景黑白照片,这些照片保存了上世纪中叶莫高窟宝贵的影像资料,记录了当时莫高窟的真实面貌,丰富了敦煌研究院的历史档案,对研究莫高窟的历史变迁、石窟保护、周边环境等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回到美国后,艾琳·文森特女士撰写了书籍《神圣的绿洲》,以外国人的视角向世界讲述了敦煌文化,向世界弘扬传播了中国的优秀文化艺术。她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以某种方式再次回到莫高窟,但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通过讲述艾琳·文森特女士朝圣敦煌的故事,希望让大家了解一位外国人心目中的敦煌莫高窟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家透过外国人的切身感受,体会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到我们祖先有过如此灿烂的文明,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自豪感。
敦煌壁画的保护与修复——于宗仁
近年来,莫高窟的修复和预防性保护工作受到世界关注,多年来敦煌研究院不断探索壁画保护方法,包括对壁画进行价值评估、现状调查、材质工艺分析等方面,特别是当下无损检测手段的应用,对保障文物安全大有裨益。在本节讲座中大家会了解到:一、壁画保护主要做些什么工作?二、壁画作为一种文物,存在那些病害,会出现什么问题?三、如何认识壁画材料,如何认识壁画的病害以及我们壁画在保护方面所采用的的一些科学技术。
敦煌壁画中的经变画阐释——宋淑霞
在中国,至少自唐代以后,就将按照佛经改变成的讲唱文学叫做“变文”,按佛经画的画叫做“变相”,亦叫“变”、“经变”。“经变”一词,最早见于完成于公元636年的“梁书”卷54,说梁武帝名人“图诸经变”;而画家就是“一代冠绝”的张僧繇。张僧繇的宝物早已荡然无存,但莫高窟的壁画中却保留了大量唐宋期间的精美经变画。本节讲座专家讲从内容、技法、构图、造型等方面为您诠释敦煌壁画中的经变画。
课程信息
课程时间:3月1日-8日(一期)
4月1日-8日(二期)
课程地点:甘肃省敦煌市敦煌研究院
集合地点:甘肃省敦煌市
报名条件:18岁及以上成年人
课程方式: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报名参与,以团队方式开展活动
费用包含:活动期间开班敦煌的交通费、标准住宿(双人标间)、餐费、课程费、莫高窟门票、特窟费、课程活动期间的人身保险费、活动用品制作费、材料费、活动体验费、影像服务费、场地费、专家讲座费、大型演出门票费、综合服务费等。不含往返大交通费(机票、火车票等)
增值服务项目:7天课程结束后,免费考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古遗址及阳关博物馆,玉门关遗址、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报名人数:限额100名,早报早得报满关闭
联系咨询电话:4008-333-715
13909373867(柴老师)
重要提示:凡参加莫高学堂的学员均可获得“莫高学堂”课时学习证书及精美纪念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