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色课程怎么本土化?听北上广深6位知名校长专家的经验之谈
3月26-28日,第四届国际特色学校课程发展大会在杭州举办。在主论坛校长圆桌环节,北京市鼎石学校副校长贾莉莉,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卢慧文,博实乐教育集团副总裁、广东碧桂园学校总校长程晋升,枫叶教育集团在线教育总裁兼研究院院长任鸿鸽,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林敏,AISL哈罗学校集团双语教育总监徐冷吉六位来自北上广深四地的校长、专家,围绕“为国际特色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中国智慧”话题进行了圆桌讨论。圆桌论坛由广州越秀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邱金鸽主持。
六位嘉宾皆在国际特色学校行业深耕多年,对教育、教学、课程、管理有深刻理解和长期实践。国际学校在线特将他们的发言整理发布,相信必将为行业同仁带来启迪,引发关于中国底色、国际特色、育人导向、课程改革等关键问题的深度思考。
邱金鸽 广州越秀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
学校在融合课程体系建构中,如何既体现国际特色,又确保中国底色?
贾莉莉北京市鼎石学校副校长
今天一天的活动听下来,融合这个词在不断被提及,但我发现我们用的融合都是合并的“合”。当融合是合并的“合”,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把不同的有机体或者不同的物质整合融成一体。但我本人更倾向于设计发展融合课程体系时应该考虑两种he,一是融合,一是融和。后者不但具有前者的特质,能把不同有机体融合在一起,同时还有和而不同、谐和融通的意思。
国际特色和中国底色完全不矛盾。为什么?我觉得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层面就是我们怎么定义国际化?
我认为一所真正的国际特色学校,它不应该是仅仅有外教、教授国际课程、和国际接轨或者有国际学生,一所真正的国际特色学校首先应该把国际上优秀的教育传统、教育价值、教育文化、教育精粹能够以各种方式带到它所在的本土国家,把它介绍给当地的学生、当地的老师和当地的社区。
同时一所真正的国际化特色学校还应该鼓励它的老师、学生欣赏本地的文化、教育精粹和教育传统,并把本地优秀的教育传统和文化以各种方式带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了解差异。
只有做到这两点,才是一所真正的国际特色学校。我想澄清了什么是国际特色学校的定义和概念之后,我们的国际特色和中国底色也就完全不矛盾了。
卢慧文 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
大家对于融合课程的理解都经历了一个过程,协和教育也不例外。比如最开始我们是把国际部跟国内部放在一个学校里,我们很生动地把它说成“鸡鸭同笼”,能够让他们在一起和谐地待着,不要吵起来就觉得已经融合了。后来慢慢地进入了我们叫“盖浇饭”的模式,即我向你学、你向我学,我的当中加一点你让我变得更好,但我还是我;你向我学了之后,你的做法当中增加了一点对我的借鉴,你也变得更好,但你还是你。
这些都是探索的初级阶段,进入新的时期后,我想应该真正从育人目标、方法手段、教育资源上来看,能不能真的去融合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过去的现在的资源、方法、工具,来助力学生面对未来的挑战,这个可能是我们做融合教育的一个出发点。
我想说两点具体的策略。第一个策略是建议大家关注2022年4月颁布的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标。有很多国际特色学校也许把新课标当成是一种限制,但我想如果学校真正组织老师和教育管理者认真看了新课标的话,我相信会很高兴地发现,国家出台的新课标和世界上任何的现代课程一样,对于育人的目标、方式、理念和国际化的教育高度相通,不仅相通,而且国际特色学校过往的实践可以很好地为国家新课标的落地形成样板甚至示范作用。
第二个比较行之有效的策略是,无论学校使用哪种课程,或者是在如何做课程融合,只要让孩子把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身边遇到的问题,学校、家庭、社区所面临的真实问题,我想它一定就是扎根中国土地的。
在协和的课程中,我们有走进人大、模拟政协等带孩子们去做人文行走的课程,让孩子把在国际特色学校课堂所学到的调查研究、访问访谈、形成观点、表述策略等方法去解决身边的问题,真正了解我们的社会是如何运作的。我想当学校可以把这样的课程理念、课程落地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话,它就可以把国际特色和中国底色结合得很好。
程晋升 博实乐教育集团副总裁 广东碧桂园学校总校长
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坚持几个立场,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二是坚持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不论是义务教育新课标还是高中课程,很多东西都和国际课程相通;三是坚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四是坚持以我为主来融通其他,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做融通。
任鸿鸽 枫叶教育集团在线教育总裁兼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抛出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问题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即国际特色和中国底色是对立关系。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对立假设?我想应该是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要发展国际特色,就要引进国外课程,如果要保留中国底色,就必须沿用中国课程,两者只能是一个不同比例的组合,是你多一点我就少一点的零和关系。
但我不仅不认为两者是矛盾关系,而且认为两者恰恰是紧密联系的因果关系。真正发展国际特色,必然要构建融合中国底色的课程体系,没有融合,单纯引进某个外国课程所带来的不是真正的国际特色,它可能是美国特色或者是加拿大特色。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一个未成年的中国孩子送出国做小留学生,他也不是自动地就享受到了国际教育,他享受到的很有可能仅仅是美国某个州的教育,或者是加拿大某个省的教育,同时还非常容易把原本的中国底色给搞丢了。
我认为真正的国际特色课程体系一定是通过融合创新来实现的,从培养目标到课程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评价标准,都应该突破单一国家和地域的特征,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促进跨语言、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国际教育相对于任何单一国家课程而言,本质上应该是国际主义的,应该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说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理解中国相关的议题,没有能力在中国就业创业,或者说只能跟中国人谈中国的事情,只能在中国就业创业。很显然这两种情况,学生所受的教育一定不是真正的国际教育,也不具备全球视野和全球胜任力。
徐冷吉 AISL哈罗学校集团双语教育总监
我也同样认为中国底色和国际特色绝对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在中国办学,教育中国孩子,首先我们的教学对象本身决定了需要有中国底色。这个底色不是我们加于这个课程的,而是我们的学习者DNA里自带的,所以我觉得大家不用担心底色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他们的需求去设计课程,底色就天然在那里,是一个因然也是一个需求。
但同时中国的学生不是独立于世界之外的,他们作为世界公民的一份子,同样面临未来的挑战,必须和国际做一个连接,具备国际特色,它也是一个必然。所以两者不应该被割裂着看,而是应该融合来看。
融合时的抓手其实就是每一所学校的育人目标和价值理念。以哈罗为例,不论是哈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还是哈罗礼德双语学校,都有一个大的共享价值观,但在礼德,因为教授对象是中国学生,所以绝不是把哈罗的价值观照搬过来,而是去找到这些价值观和中国传统的美德和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内化成我们的学习者能够吸收,并和它本来的根所链接的点来设计课程。
以这个为抓手,设计出来的课程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会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就不用再去纠结哪一个部分是国际的,哪一个部分是中国的。从全球标准来看,好的教育的内核和特质是相通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做最适合我们教学对象的教育。
林敏 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应邀参加“培根铸魂、融贯中外”的国际化教育的交流研讨活动,与同行们一起分享如何使我们的国际化教育能根扎中国、盛开华夏。犹如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既与全球现代化过程融为一体,又有中国的特色和路径。
同样,中国大地上的国际化教育,既有世界最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借鉴与消化,又有中国自身社会、教育的传统与现状的嫁接与融合。中国现有的国际化教育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同步发展的。从最初的“全盘引进”,到这几年主体和本土意识的凸现,中国的国际化教育人也愈来愈有自信。不仅在思考本土国际化教育意识的确立,更在课程的重构、课堂的再造、师资的培训和校园文化和管理模式上不断地探索实践。
国际化教育的主体性和本土意识的确立,一定要摒弃非黑即白、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要么是西方的,要么是本土的。最好的教育真是不分东西的。
当我带着师生们去西安老城墙边上碑林附近的关中书院旧址,默诵着北宋大儒张载一千多年前办学的宗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明白中国学统、道统中的“诚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蕴含着天下众生、跨越小我,互联共生、皆为一家的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中华民族“天下观”的现代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理念就是中国国际化教育的逻辑起点。中国的国际化教育就是要培养能立足本土,有家国情怀,兼具天下视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格和优秀的成员。这些合格和优秀的成员,其小我与人类命运的大我能紧密相联,真有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与责任感。
我们的国际化教育,就是要聚焦孩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力量的拓展与生成。
西外有一门行走课程,做了十多年。孩子们去纽约、伦敦、巴黎,也去泰山、红旗渠、贵州天眼、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黄帝陵、内蒙草原、戈壁荒漠、黄河长江、高山原野……
这些行走路上师生的亲身感悟体验,既有社会、自然、历史、现实的种种真实场景、更有脚踏大地、仰望星空的人生格局视野的拓展与提升。
中国的国际化教育的2.0版能否真正回归教育的本源,让“培根铸魂”真正落到实处,以育人,育人类命运共同体合格和优秀的成员成为我们最重要的聚焦点!我们教育人仍是任重道远!
我刚开始办学的时候,就明确先从中国国家课程着手,等打下一定的教育基础以后,再来探讨如何做国际化的融合课程。所以我们大概有10年时间,没有引进任何国外的课程。我自身从来没有接受过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但我出国了,还在国外大学教授母语是英语的学生西方的课程,因此我一直在思考,国际化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办国际化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国际化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如果我们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我们的课程无论是整合也好,融合也好,或是内生性的发展也好,其实都可以做得更好。
芸芸众生、互联互通,只要我们认同共同的文化价值和人之为人的基本价值,比如说善良、正直、公平、正义,那就是相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共同的价值,实际上就是国际化教育的逻辑起点。因此我认为把中西割裂开来的非黑即白的两分法一定是成问题的。中国的国家课程其实也有非常强的国际化元素,好的教育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中国的传统教育,当年清华留美学堂的那批学生,是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有出息的一批国际教育的受益者。他们当年,既有美国老师给他们用美国教材上课,又有前清的一批遗老遗少,当年的进士、举人、状元,给他们上中国的经典,而且这两部分的课程同等重要,哪一部分的课程考不及格就不能留美。为什么要去美国留学的他们,还要读中国的经典课程?中国的经典课程和美国的西方课程,到底有没有一种内在的真正的连接?
真正的国际化教育一定要从自己的传统,从自己的认同,从自己的历史,从自己的文化生发出去,这不仅是融合,你就这么走,这条正道和人家走的这条正道,到最后一定会在树林的深处相交相遇。我们不要觉得做国际化教育和做中国本土教育是相抵触的,国际化教育也是本土教育,本土教育也是国际化教育。
特别在最近几年,当西方要和我们脱钩,当他们反全球化,当他们不承认人类命运是有共同体的,当他们搞小圈子,我说我们更要坚持所有的人类其实都是追求同一个最终的价值目标。我们无论生活在何处,所有人所追求的人生的幸福目标是不变的,好教育应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不会变的。
总结
在国际特色学校的课程建设中,国际特色和中国底色不是对立关系,真正的国际化教育必定源于自身的传统、认同、历史、文化。一所真正的国际特色学校不仅仅要有外籍师生、国际课程,吸纳世界各种文化和教育的精粹,更要鼓励师生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多文化的互动中领悟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自觉向世界展示中国、阐释中国。
邱金鸽:请您从管理教育谈一谈,课程作为办学理念的载体、实现育人目标的抓手,它的创新和变革应该以什么为导向来打造中国方案?
徐冷吉:我觉得应该有一个以终为始的理念。这个终不是说课程设计是有终点的,事实上它恰恰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因为教育和教育的对象在不断变化,时代在不断变化,但是当我们在设计时,在脑海里必须知道要把孩子带到哪里去,要打造什么样的学生,要实现什么样的育人目标,以终为始来设计课程和教学。
教育界有两个非常著名的问题,一个是英国的斯宾塞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还有一个是美国的菲德尔提出的“怎么学习知识才有价值”。这两个问题,一个指向课程的what,一个指向课程的How,这其实也是我们在设计课程时的两个抓手,我们在做创新和变革导向时教什么?
我们的对象是中国学生,毋庸置疑,应以中国的课程为根基、为核心,肯定要教他们对本文化的欣赏、传承、了解和自豪感,但在此之上,结合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教哪些新的内容?现在已经不再是只教知识的时代,我们需要教的是核心素养,这也体现在新课标里了。但怎么教其实给了国际特色学校很大的空间,我们应思考如何利用我们的资源和自身特色。
要形成一个有特色的高质量双语课程,我认为离不开三个词,第一个词是形神兼容,不是盖浇饭,也不是鸡鸭同笼,而是真正的融合在一起。第二个词是提质,不断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追求,打造高质量的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课程。第三个词是创新。新课标的出台给了国际特色学校一个引领创新的舞台。
贾莉莉:我认为从管理者的角度,课程的融合创新或改革是不能独立进行的。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从不同维度来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是顶层架构,学校的顶层架构支不支持课程的融合创新和改革,这是第一个维度。第二个维度是运行模式,运行模式支不支持这种融合创新。第三个是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所有的管理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有没有高度的认同感?只有这三点做到以后,我们才能来谈课程的融合和创新,所以它一定不是独立存在的。
把这些厘清后,再来看如何保证打造中国方案。首先以中国国家课程为核心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不同课程的方案、框架以及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融会贯通。义务教育新课标已经非常具备国际化特色和国际课程元素了。我们借鉴任何国际课程的框架要考虑两条路径,一个是国际化课程如何落地,还有一个是国家课程如何走向国际。
卢慧文:我分享三个思考:第一是厘清概念,所有的中外管理层和老师都是带着自己的既有经验来的,即使大家都在说创新、说实践、说质量保证,但其实大每个人的内涵理解是不一样的。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带领大家把概念厘清,把在学校的课程建设和课程融合创新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概念厘清。
第二是提供资源,国际特色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的首席资源官,特别重要的是把合适的专业资源配置给中外教师,尤其是把跨文化的、跨学科的、跨界的、跨时空的教育资源引入到学校,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是塑造文化,无论在什么行业,创新的种子要能破土而出,都需要特别适宜的生态环境土壤、比较自由的心灵、比较愉快的情绪等等。
程晋升:主持人提到打造中国特色的课程方案以什么为导向,我的思考是首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学生的发展无外乎是成才与成人的关系,我们的学生最现实的问题是他要考上大学,学校如何保证他考上大学?他要考上名牌大学,什么样的课程能保证他考上?学生没有成才,算不算成人?这些是我们要考虑的。
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未来能够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能力有哪些?我认为创造力、领导力、自驱力以及幸福力这4个方面,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
第二个导向是应该考虑社会的需求,特别要关注国家战略规划以及产业发展方向。国家一再提出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也提出在双减的背景下做科学的加法,所以学校要关注产业的趋势。另外我觉得课程的设计,之前谈的比较多的是中国特色以及世界水准,我特别想补充的是课程设计要关注教育科技的变化。
任鸿鸽: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在40年前就有了一个论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三个非常明确而务实的导向。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分析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做出的符合教育基本规律的科学概括。它不仅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正确的战略方针,而且还为我国教育发展确定了明确的任务。
我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主义者的高屋建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所以我认为发展中国特色国际教育课程体系符合这一普遍规律。
中国特色国际教育课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国际教育课程在全世界范围的成功推广,也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正是在这样的导向指引下,枫叶教育基于自身在国际教育领域深耕20余年的实践经验,在2020年9月正式推出了全球首个中国特色国际教育课程,也就是枫叶世界学校课程,并且已经获得了Cognia和 UK ENIC 的认证及对标。
林敏:校长的关注点应该在哪?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点是要在学校营造一种宽容、包容、自由、平等、允许试错的文化环境,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让每一位老师都能积极参与到课程建构上来,而且要允许老师不断试错。
第二点是关注课程的同时,千万不能忘了课堂,我们常常课程做得非常体系化、系统化,也有各种各样的课程大纲、教材,但是在落实这些课程大纲教材理念的过程中,在真实的课堂场景中,我们真的做好了吗?这是大家要思考的问题。
我想只有把课堂做好了,无论用什么样的教材,用什么样的课程,我们国际化教育的精髓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总结
课程改革创新中以什么为导向打造中国方案?管理者既要保证课程的顶层设计,又要保证课程的有效落地。要有以终为始的理念,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实现什么育人目标出发来设计课程,同时营造一种宽容、自由、平等、允许试错的文化环境,提升老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国际特色课程的中国之路。同时,也要关注科技变化对教育的赋能,重视由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带来的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