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佳霏、耿宇鑫
一个选择
"大家走得久了,就忘掉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即它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培养一个产品。"这是李甦面对记者时所发出的内心感叹。李甦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作为一名研究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关系的学者,起初,她对于这个领域并没有非常深入的认识,在一个偶然的契机,李甦在英国心理学家关于<以画为载体,研究儿童的知识加工>这一类的问题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有趣性。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态,李甦从此走上了对儿童美育事业的研究之路上。
研究方向的转换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在这条路上,李甦坚持了许多年,起初她选择研究绘画与儿童语言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向语言以及书面文字系统做一些延展。李甦发现画画、文字和语言,这两种人类最常使用的一些符号系统之间存在者一些内在联系,两者虽然方式不同,但是在发展当中,这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在早期阶段,画和儿童的语言表达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所以如果单独研究其中一个领域,可能它们的可研究时间并不长,但是把两者绑在一起去研究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了。"李甦坚信如果能调用好这两套系统,对儿童的发展很有帮助。
绘画与心理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众所周知,人在每个阶段对自然的感悟都存在着差异,人生如此,画画更是如此。李甦谈到,儿童的绘画与成人的绘画有着很大的差异,"成人的配色能力和他的动手能力是可以分离的。他的动手能力已经很熟练了,只需要去学一个配色搭配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儿童来讲,这些都是整合在一起的,他都需要在一个发展过程中去学习,这些能力不能割裂去培养,不能割裂去看待的。其实这种关系非常微妙,很难去研究。""绘画不是单纯画一个东西这样简单,它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儿童的心理的发展过程。儿童的绘画能力和心理过程时同时发展的,在儿童身上能力是整体的,并且与他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它们不能单另开来。"
当前在心理和绘画的关系上,李甦表示遇见了一些问题。"尽管我们在理念上认为技法和领域特殊性绘画与儿童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在教育的实践当中我们却把它们剥离开来了。"李甦如是说,她认为目前在绘画教育的理念上,大家都有着相互统一的认知,但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剥离。为此李甦举了一个例子,"之前我们做过很多的家长和老师的调查,为其列出了两个选项:一是认为儿童画是一种技能技巧;二是认为儿童画是儿童心理活动的体现,它是孩子的一种语言。70~80%的家长和老师都选择了后者。"李甦对这份数据,她坦言她们虽然在实践中有很多的方式,但是依旧没有办法去消除这样的问题。很多人认为美术和音乐都是有天赋的人才能去做的事情,李甦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大家把美术教育放到一个特别专业化的到路上来去走,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如果只有专业的人才能教导美术,对美术教育的发展会非常麻烦。因为一旦进入专业领域的话,比如学国画,学油画、学素描,他就会进入这种分科的学习的框架下,其实完全和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我们希望孩子获得的这种美术的经验,已经慢慢的割裂分离开,背道相驰了。"她把自己美术教育设置的十分广泛,不同于周围的想法,"儿童绘画时我们不要求他使用技法去画一样物体,如果非要有一样评价标准我们可以理解,因为有些小孩他的感受力就比较强,有些小孩就弱一点,我们能看到个体的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去寻求更好的方法引导孩子,这是李甦对于心理与绘画关系的纯粹想法。
儿童的心理年龄分区
最早画画的起点,儿童能接触到画纸和画笔,大约是一岁半到三岁,我们称其为涂鸦期。涂鸦期的儿童绘画具有一个特点便是没有一个封闭的图形,儿童们只会慢慢的划线条。在涂鸦期内,儿童一开始碰巧留下的点,其实对儿童来讲很重要。他第一次能够有了这样一个载体,能将展示的痕迹在纸上留下。他会很深地意识到这个东西和他的关系:这种痕迹是我留下的。然后慢慢的他就会划线条。当儿童所画内容逐渐由线条向封闭图形过渡时,儿童也就进入了象征期,最早是圆形。
在象征期,你如果问他这个东西你画的是什么,他会在他的经验当中去搜索他画出来的形象大概和谁比较像。但他画之前是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儿童没有我们说的"意在笔先"。此时儿童的画画可以说是"表征意图"。
发展至4岁到5岁的阶段叫图示期,这个时期儿童画画会有一些模式,很多儿童的构图都很像,比如要画一个地面,要画小草、花朵、房子,天上是蓝天、白云、太阳。这样看似比较僵硬的画面,对儿童来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画面中的太阳和基底线,其实是对画面空间的一种标定。
写实期的孩子在绘画时总会用典型面来画,也就是最能代表事物的一些特点面。比如动物基本都是侧面,交通工具也是侧面,而人则要画正面。虽然写实期的孩子画的会越来越像,但是和艺术上真正的透视距离还是很遥远的,是需要孩子专门去学习的。
在每一个阶段,对儿童的绘画教育也会有所不同。象征期儿童画当中的东西,你不走进他的世界,你可能就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我们能看出单纯地看儿童的几幅画作并不够,儿童其实也在代表一个东西,但是他意图没那么强,这种表征意图会随着他的绘画经验的增长逐渐去展现,这个是儿童绘画主动性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它是从儿童的早期的萌芽到后期的产生和发展,真正推动他的绘画能力向前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动力。因为每个孩子有特别不一样的地方,而且它们的表现方式都是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他们遇到一个什么东西想要怎么去表现,对和我们大人完全不同。在象征期,儿童会用一些比较大的一些轮廓来代表物体,细节比较少。你可以猜出来他画的是什么。
到了图示期的教育方式会有所不同,比如说花,他肯定不会说玫瑰花,他就会说花。他画的是花的概括,典型的特点就是有花心有花瓣就好了。 因此,我们在尊重孩子的特点以外,还要帮助孩子去突破,如果孩子无法突破,这就要体现教育的作用了。教师要去引领,促进孩子的发展,而不是让孩子原地踏步,所以这个时期首先要保证孩子能画够。同时还要让孩子有多样性的一些体现。
写实期的教育需要教师参与,写实期是从一些自我的符号慢慢向人类共有的符号过渡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想让我们懂,所以他会尽可能用最典型的东西让我们知道他画的是什么。当然在进入到我们人类文化的交流系统中,孩子要用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最基本的一些方式沟通。孩子不满足于社会的表达方式,想更具体的把他看到的东西呈现出来,这个时候孩子的需求教师是可以满足的,教孩子一些绘画方法,但是需要主义孩子的表达愿望。很多孩子到了一定程度会对自己画的画不满意,希望自己画的更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就会喜欢画的越来越写实。
孩子希望自己能画得更好,在进入到我们讲的一些技能技巧的学习时则会更有利,其实很重要一点,就是孩子有多大的投入或者说孩子的学习动机有多强,因为反复的练习是需要有孩子的内部推动力去驱动他练习。就想练钢琴一样,有些孩子发展的非常好,是因为他愿意投入,他的学习动机比较强。而到后期孩子又绑定了很多另外一些心理学上的要素,包括主动观察等。孩子的学习意图大一点,就涉及到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坚持性,在这个时候需要注重孩子的整体学习品质,因为整体学习的品质会决定了孩子在这个领域当中如何前行。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有所注意,教师和孩子的互动,也就是孩子的学习过程、认知过程是最核心的。我们不能总是让孩子在原有经验上重复,而是要帮助孩子突破。之前上课时讲到教师既有童话有丰富经验,还要让孩子改变一些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孩子才能体验到成就感。虽然在美术方面的学习相对特殊,比如认识画家、对色彩的感受力等。但整个过程都要跟孩子互动,而这个教育教学过程是相通的,不能说是一个领域特殊性的。
尊重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过程以及他自身学习的自主性不够尊重。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对自己想干什么,对于自己怎么干,其实并不清楚。当前家长也会存在一个认识误区,看小孩发展时特别要看外显的一些结果。但其实很多孩子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发生在内部的一个过程,很难在当下看出来,或者说它很难去外化出来。以儿歌为例,我们很难通过儿歌或背诵的形式体现孩子感受力有多强,但我们可以在孩子的作品当中去感受到他的表达。对于成人来讲,特别是家长,如果不是很敏锐的话,很可能观察不到自己的孩子在两幅画用色方面的一些不同,来表达情绪上的一些不同。这个时候其实孩子是有变化的但是我们没有捕捉到。我们最容易的操作方法就是看那个东西像还是不像,简单又直接。所以家长也是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孩子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否,然后家长们的需求又会反射,使得一些教育者会有一些错误的判断。
因此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允许家长随时离开。只要你愿意,我们就尊重你的选择。但是大部分留下来的家长都是很好的,他们可以允许孩子在长时间之内画这样的作品。
如何设立课程标准
从儿童绘画心理的角度而言,何谓绘画心理?其实就是既包括儿童在绘画领域当中,随年龄的变化,包括和绘画活动非常密切的一些心理过程和能力。我觉得一方面可以作为我们课程设置的一些依据,另外一方面也是对我们课程内容的一些选择,什么样的能力能达到什么阶段又该学点什么,我们是要做的。这种类似于课程标准或者说指南性质的东西,比如什么年龄阶段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我们是可以去做的,这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这种教育和心理学对于儿童的学习过程的认识和了解,是可以为教法上,或者说教育原则方面提到的一些内容提供一些具体的方式。
在教法和一些原则上,其实不应该是每一次美术活动都必须要有一个作品出来。以幼儿园来谈,正常的课程设计里,比如在幼儿园里只有30分钟,甚至20分钟,最后很难让孩子有一个完整作品的产生。但是这样的理念其实在实际之中不好用,因为这样就会让我们会觉得一群人在做一些边缘的事情。因此,我认为美术老师的观念需要有所改变,在如何评价儿童能力上,需要借助于教育和心理学的内容。
当前我们需要对教育方案做一个评估,使其形成一个良性的滚动,就是不断的依照儿童的数据来改变方案。当我们新推行的一套方案实施以后,孩子在哪些方面会产生变化,继而老师会有什么变化,这样才能够让这套方案在科学的轨道上去滚动起来。但是目前而言,这方面缺少实证性的数据,因此需要我们在这方面做一下经济上和时间上的投入实践。
美育工作的跨学科研究
现阶段,可能没办法仅凭美术教育这一个学科可以完成研究,现在已经到了瓶颈期因为你美术专业的人也解决不了,总会面临很多学科之间的这种差异,但是如果要一起做事情,你需要找到合适的人。跨学科合作的一个基础就是:某个人他需要两方面都有涉猎,不一定非常专业,但足以让他和其他人对话。目前有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有些人他不愿意去跳出自己领域去谈论一件事,导致很难和他人进行沟通。所以跨学科一定是需要两边都懂的人才,使得大家能够在一起去不断讨论并且推进它,甚至需要有一个团队去运作。最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运作,那么不管有多大的投入之后,它总归是可以帮助我们继续下去。
我觉得我们是可以把我们的想法实现的。如果真的想去撼动某些体制,还是从自上而下会较为容易。包括我们跟一部分教育领域做合作也是如此,现阶段碰到合适的人,我们就做合适的事儿。如果碰到不合适的,就由他们自己选择也没关系,我们自己不去纠结。总有一些人是支持你的,你就可以先和这些人一起行动,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让所有人都客观起来。
国内外美术教育的对比
从研究儿童画画的这块,国外基础研究是做了挺多的,把儿童画画放到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当中去研究,不同年龄孩子它有什么样的特点,进而分析它到底是怎么样去面对这样一个三维物品,怎样进行信息加工的。在教育方面,他们会研究不同的美术课程模式对儿童的一些影响。
不能直接弄过来,因为我们需要把它本土化。本土化的问题,就是用在中国的孩子身上,但要考虑是否符合他年龄的标准或者年龄的一些经验,包括他的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都需要做验证。如果单纯的拿过来,我觉得理念上可能还好,但是具体的实施起来可能就需要有一群孩子去验证一下,最后看一下他们的变化。特别是在执行方面,老师对于理念的执行能力差异大不大。
因为我们都是习惯了短平快,总希望快速的拿来。哪怕后面也许还会有很多代价,还要思考这种模式能不能在中国继续的走下去。从理论上来讲的话,我们还是要学习国外一种叫做"循证"的思路。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大家总归是要做些数据来验证他哪好或是哪不好,我觉得其实我们做的时候有些盲目,我们很少有这样的一些评估。我们引入一个课程模式,很少会像国外那样去做研究,也形成不了报告。国外的教育模式一直以来有比较好的设计和考虑。这是我们一直都是很缺乏的,包括美术的课程模式,其实我们都没有数据来告诉我们的孩子到底哪好还是哪不好,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最大的差异。
大众媒体为美育事业带来的变化
我觉得可能会让有些人去思考,但是从理念到实践,它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不能说直接转化到生活当中去,从而变成孩子们可以去参与的美育活动,审判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现在我们需要更好的支持系统,让它能够维持下来,接着让更多的人去执行它。从理念到最后真正的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正常方案的改革,包括体系的一些变动,它总得有一个时间更迭。未来还需要更多实践者参与到行动之中,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教育的市场和教育环境。
在优化上,我觉得研究者不仅仅要提理念,即整体的构架。还要有方案的框架,这些其实都是研究者要做的。现在需要更务实的一些人去做这件事,这真的是费时费力的。这本身不是一个那种可以即刻产生任何效益的主题。我们只是在实践层面上去转化它,我们还需要一套能力方法去实现它。我从来都不认为研究者只需要提理念就行了。
但这个方案要怎么来,这就需要研究者去根据专业的领域知识构建和积累,提出方案之后就要去去验证它好还是不好,然后进一步把它解读,每个层级都得要有研究者才行,不是说我们提了大的原则理念就没事了,这是需要有更多务实的人去做的。
比如在实际的学科研究之中,需要注意如何设计引导孩子进行某些主题作品创作的过程写出来,你是基于孩子的什么特点,把它表述出来,把这些整理出来就是很好的,这就是第1步。我们现在可以先不进行量化,量化我们可以以后再说,但是可以把主题中内在的联系整理一下,用美术知识经验方面的逻辑思路去串联他。
责任编辑:蒋锐
本文原载于《中华儿女》海外版2020年1月号(中)总第697期 50-55页;
国内统一刊号:CN11-2780/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151;
邮发代号: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