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的原因,我这一年很少出门,也很少参加大型活动。2月份的时候,心血来潮搜索新年音乐会,竟然找到《202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没有观众,但演奏家和指挥还是一如既往地专注和投入。节奏恰到好处、演奏准确动听、配合完美无缺,我想用语言去表扬每一位演奏家,虽然我只认识小提琴、大提琴和黑管。
那个演出大厅金碧辉煌、精致秀丽,还有鲜花的点缀,但我下意识觉得那应该是一个有时代感的建筑,虽然我完全认不出来那个建筑。
我真的非常有好奇心,于是开始动手查找资料。
那个音乐厅是指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由T·冯·汉森于1867年至1869年建造,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金色大厅长48.80米、宽19.10米,高17.75米、总占地面积932.08平方米,共有1744个座位,300个站位。当时还没有声学的知识体系,但汉森利用不可思议的直觉和令人惊叹的才华,通过金色大厅“鞋盒状”的内部空间和雕塑神奇地影响了声音的传播与反射,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听觉效果,厅内的听众不论坐在哪里,都能享受到一样水平的音乐演奏。
事实上,我不仅研究了音乐厅,我还研究了交响乐团。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本复古风格的音乐通识绘本,叫做《交响乐团:走进音乐的世界》。
它先用一半的篇幅讲解了交响乐团的编制和乐器,以及乐器的构造和发声原理;再介绍了历史上的名曲和作曲家;最后用1/4的篇幅讲解了由交响乐延伸的艺术形式,如芭蕾、歌剧、音乐剧、电影音乐等。可以说,这本书几乎介绍了和交响乐团有关的所有内容,通俗易懂,全面简单,可谓“一书在手,交响我有”。
下面我从这本书的内容出发,从认识交响乐团开始,走进音乐世界。
交响乐团是什么?
人们从很久之前,就开始演奏音乐了,我们如今所熟知的西方管弦乐器,比如小提琴、钢琴等,大多诞生并定型于六百多年前,又过了大概两百年,开始为特定的乐器创作音乐,不同乐器开始搭配出现,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管弦乐团,就诞生了。
管弦乐团的代表形式是“交响乐团”,它由四个主要的乐器组组成:弦乐、木管乐、铜管乐和打击乐。大部分情况下,乐团在舞台上成半圆形。声音轻柔的弦乐靠前,高音在指挥家的左边,木管乐在弦乐和铜管乐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声音平衡。
因为每位演奏家都只熟知自己的乐谱,而且舞台上不能完全听清彼此的演奏,所以指挥要熟读所有的乐谱,站在乐团的前方正中间,保证乐团各个部分完美配合。
《交响乐团:走进音乐的世界》中对四个乐器组的每种乐器都做了简单介绍,甚至对制作他们的木材也做了对比和讲解。并在每个乐器组中挑选一个出来做详细介绍,比如小提琴、单簧管、小号等。对于一些非必须的乐器也有简单介绍,比如管风琴、竖琴、萨克斯。
相信大家在交响乐团里最熟悉的乐器应该就是钢琴了,那现在不妨想想,钢琴属于那种乐器呢?
打击乐器分为旋律打击乐和非旋律打击乐,木琴、钢琴属于旋律打击乐,定音鼓、小军鼓、响板等都属于非旋律打击乐。
这本书的介绍非常简单又全面,也就是说哪怕是孩子或者音乐入门爱好者,也完全能够读懂。音乐是一门艺术,更是每个人都能够享受的艺术,有这一本书,已经可以解决全部的音乐启蒙知识了。
交响乐团听什么?
我们作为观众,听到的一定是演奏家的演奏,他们演奏的内容和时间,取决于五线谱。他们要认识五线谱,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技法愈发纯熟,最终演奏出好听的音乐。
五线谱上的乐曲是音乐家创作的。事实上,在我的印象里,古典音乐的作曲家都是男性,施特劳斯、莫扎特、肖邦、贝多芬、门德尔松。《交响乐团:走进音乐的世界》非常少见地介绍了几位女性作曲家,比如出生于1098年的希尔德加德,出生于1867年的艾米•比奇。
就像之前有观点错误认为男生的数理化比女生好一样,女性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也并不比男性少。所以女孩子们,一定要相信自己,在头脑方面,男女是非常平等的,没有更具优势的一方。
随着科技的进步,作曲过程也发生了改变,作曲家仅仅依靠电脑和电子键盘乐器就能创作一部交响乐,而且在被演奏出来之前,就可以知晓它将呈现的效果。可以说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量,真的做到了科技为人服务。
交响乐的表现形式只是“一些人拿着乐器演奏”吗?不,交响乐团还可以和其他表演形式配合,比如:
- 交响乐团+演员在特定场景中歌唱=歌剧
- 交响乐团+舞蹈=芭蕾
- 交响乐+声乐+舞蹈+表演=音乐剧
- 交响乐+电影=电影音乐
不要把交响乐定义为一个特别高贵,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存在,甚至我们看的电影里都会有他们的存在。下次看电影的时候,不妨多等一会,看看片尾的配乐,你说不定就会看到几个乐团。
精美的插图
《交响乐团:走进音乐的世界》里的内容听起来很枯燥,但其实并不是,它作为一本音乐通识绘本,文字并不算多,插图占了绝大部分版面,更何况12开的大绘本,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插画不仅是对文字的诠释,更是对文字的补充,插画的情绪和音乐的情绪是相通的。
而且在插图中,有非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桌子下面的小老鼠,比如演奏家脚边的猫。对于不同时代的人,服饰、家具、环境也在随之变化。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细节满满的书。
这些要感谢插画师大卫•多兰,他是英国插画家,长期与《纽约客》《纽约时报》《时尚》《华尔街日报》等权威媒体以及苹果、雀巢、脸书等品牌合作。画风时尚清新、配色高级,是近年屡获殊荣的插画家,曾获AOI世界插画大奖新人奖、企鹅封面设计奖。
“把音乐画出来”是一件难事,大卫•多兰用了3年半完成这部绘本。他总结难度在于创建和设计每个页面的布局,同时准确而引人入胜地显示信息。所有画面都经过音乐专家的审核,尤其是涉及到乐器的形制、构造和发声原理的部分,造型准确、细节详实。
看文字其实是一件很抽象的事情,你需要自己理解、想象、感受,尤其这本书介绍了很多乐器和乐器,理解起来就更难了。书中插图的内容和情绪,与文字内容是相配的,比如小号旁边是吼叫的恐龙,比如介绍《四季》时是不同颜色的四季。
即便不能充分理解文字的意思,单从插图传达出的情绪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情绪,这其实就是将绘画和艺术之间的壁垒打通,将视觉和听觉打通。不要把知识统统割裂开,它们是一个整体,如果能够把所有学科直接打通,那一定是最好的。
写在最后
《交响乐团:走进音乐的世界》生动易懂,插图精美,内容丰富。希望它可以激发你对音乐的热爱,无论对于少儿还是成年人,都是给音乐初学者的良好入门书籍
人的声带和管乐器的发声原理相似,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件乐器。即使手中没有乐器,你也可以随时用嗓音歌唱,感受音乐的美好。
交响乐团:走进音乐的世界(从认识交响乐团开始,走进广阔的音乐世界,大开本美学享受)浪花朵朵
¥99.8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