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7日刊登报道称,中国职业教育应注重加强实操能力。
报道称,从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拿到技术学位证书后,郭文利(音)发现没法在现实中利用他的专业知识。所以,现在他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
这名23岁的年轻人曾为了获得计算机数控学位投入时间和金钱。他说:“我的专业应当与工厂中的数控加工工作相关,但老师教的在工厂里根本用不到。”
郭文利说,他所在班级的大多数同学都无法掌握这门课的实操内容,他认为这是因为缺少亲自操作机器的机会。这使他们在最后一年的工厂培训中缺乏使用设备的基本技能。他还说,学校的老师大多是本科生,而不是技术工人,这导致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没有学到必要的技能。
据报道,中国一直努力鼓励更多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以解决蓝领工人短缺问题,并保持所谓的世界工厂的地位。
中国某职业学院院长张小饶(音)表示,中国正让年轻人意识到拥有技术技能的必要性,这使得一些职业学校变得更有竞争力。
根据德国技术服务提供商莱茵TUV集团2018年发表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白皮书》,虽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中国并没有跟上制造业变化的趋势。
这份白皮书说,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只有不到10%的人有相应专业的实操工作或企业管理工作经验,只有15%左右的人在企业接受过技术培训,因为学历将不少具有实操能力的专业人才挡在学校门外。
这导致了结构性矛盾,几千万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无法填补中国近1000万高级技工的空缺。
根据中国教育部去年8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为实现更大规模的校企合作,中国到2021年已组建了约1500个职业教育集团,吸引了3万多家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
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认为,与理论课相比,培养技术工人更需要注重实际操作和动手培训,而这恰恰是中国大多数职业院校所缺乏的。
毛宇飞还说,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包括根据企业的招聘需求培养职业院校毕业生,是中国解决技术工人短缺的必要之举。
据报道,北京去年年底发布了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方案,规定地方政府将信息技术、机器人、电气设备和航空航天等新课程纳入本地区职业院校的课程之中。
面对长期存在的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就业市场中技术工人的歧视,北京去年还修订了职业教育法,申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对深化与职业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奖励,并呼吁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