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庭是小孩多大人少,现在是小孩少大人多。经常听见家长说:现在的小孩真是越来越难带了。针对社会普遍存在这个声音,我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对当今育儿难现象进行了浅薄分析。
家长感叹育儿难的原因
1.对孩子寄予厚望,对前景过分担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长希望通过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平台,在将来有一个光明的前景,不希望小孩在起点上就落后他人。这种担忧的主要来源是社会,是这个社会倒逼着每一个家长像拼命三郎般,幻想把小孩打造成一个个全能的天才。
这对孩子前景的过分担忧情绪是使家长提早介入小孩教育的重要原因。参与胎教,幼儿机构启智辅导就容易理解了。而对于心智未健全的小孩只能被动接受外来的一切,谁也不能保证过多地干预小孩的成长是否会对小孩产生不良影响?
2.类比心理
人都习惯把自己和周围的人进行分类对比,嘴上不比,心里却依然还在比较。其实很正常,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心里活动。更确切的说,它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是人类优秀于其他物种的一种能力,谁都避免不了。
具体表现在育儿上,只要家长学习和吸收了一些育儿经验,就容易把别人育儿上的成功经验强加于身上,人家能,自己也一定行,无形中增添了自己在育儿上的心理压力,进而依葫芦画瓢,为小孩报名各类补习班,提高班,兴趣班也就不足为奇了。家长除了工作外,要分配出大量时间在小孩各类培训班的学习上,自感压力山大。
3.安全忧患意识与日俱增
记得我们小时候早上出门,只要记得中午回来吃饭,一般大人不会去担忧你会走失,对社会治安充满信心。如今各类伤害小孩事件层出不穷,小孩丢失导致家庭破裂的事件常上新闻头条,家长对社会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致使家长限制小孩活动范围,很少让小孩独立完成社会事务,即使有,也是在家长的参与下完成的。小孩的一点点事故都会让大人如临大敌,例如:走路摔倒,擦伤小腿,读书与其他小孩吵架,放学未按时回家,就是小孩发高烧等都会给大人带来无形的危机感,而大人为了消除这种危机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小孩保护起来。
4.家长间相左的教育观念
常见的情况是: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的教育观念不同步,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最后小孩不知道到底应该听谁的意见,而家长也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教育也就只能走走停停。
5.看不见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个高素质的家长带出来的小孩在同等条件下是有客观优势的。家长的行为方式影响着小孩的行为方式,家长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间接地传递给小孩,因为小孩的模仿能力是超乎想象的。曾看到过中央电视台一则关于大人行为对小孩影响的公益广告,内容是大人把喝完的饮料丢在地上,小孩也学着把饮料瓶丢地上了。
以上几点原因只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我们都不是一出生就已经学会为人父母,社会在进步,教育也在推陈出新,我们更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踏着前人的脚印前进,一边不断接受新知识,吸收新的教育营养,最终找到一条适宜自己的育儿之路。
掌握养儿诀窍,让育儿变得轻松起来
育儿难不难?懂得育儿规律的父母就不难。我们都想塑造一个自尊自立自强,有健康体魄,有人格魅力,适应性强的孩子。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清楚为什么养儿育女?
是为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振兴家族,继承祖业,完成梦想,找一个相依为命的人,还有的人会说:我只是希望他开开心心,简简单单,过得幸福就行,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养。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心里期许,这就决定了每个家庭教育理念的不同。
其次,怎么养?
“西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里有许许多多关于育儿的知识宝典,有许多方法可供我们参考。我的理解是:
1.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和谐的环境应该包括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包括居住的周边环境和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包括供学习的学校,机构,以及家庭学习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对比杂乱的生活环境,最大的好处在于,前者培养的人性格平和,而后者易怒。不能给小孩提供优美的居住环境,至少也得居住在相对安静的地方,人只有在静心的环境下才能更好的思考,这对小孩来说尤为重要。
关于学习环境,在教育不均等的背景下,富裕家庭拥有着比贫穷家庭更多的教育资源。从一些社会机构针对名牌大学里的学生背景做的调查显示,贫困家庭的学生比例越来越低于富裕家庭的学生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富裕的家庭怎样才能弥补被落下的差距呢?我觉得可以从重视家庭学习环境和提高和谐的家庭氛围入手。事实证明,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学习环境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辅助,比读好学校更重要。
2.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家长早已习惯替小孩分担所有的日常生活琐事,很少让小孩独立去承担他所要完成的事物。父母过度地干预小孩的生活,严重影响了小孩的独立能力。小孩在我们过度地干预下,习惯了听命行事,容易产生依赖。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培养小孩“自己的事自己做”,即使是失败了,让她学会向人请教,明白为什么会失败。另一方面父母只提供指导,不提供答案。还有,聪明的家长会给小孩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
3.培养孩子在生活和学习的良好习惯
性格决定命运,而习惯决定未来。孩子良好习惯的塑造期在少年阶段,越小越容易塑造。好的习惯是做好一切事物的基础,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注重培养,非下苦心不可。惰性是养成的,而好习惯也是养成的。当小孩已养成不良习惯,想改之,难上加难,家长懊悔已然来不及。培养小孩好习惯很难,难就难在,家长本身就有许多坏习惯,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家长要学会自我调整
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碰到一个个难题,有时感觉这比工作赚钱还难。家教就像搭积木,底层很重要,需要细心一层一层往上地垒加,最考验人的往往就是心态,得不断做自我调整。
听到过好多家长在埋怨孩子的不听话,其实换个角度思考,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的很多问题往往来自于父母,父母的行为习惯一点一点的在影响着小孩的行为习惯,能站在小孩的角度换位思考有时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相反,即使你找一万个理由,小孩也未必能说服。做父母的虽不能照顾到小孩的方方面面,但至少需要学习,不懂装懂,在教育上就容易有失偏颇。
还有,如果能站在小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会带来不一样结果。有个聪明的老同学,为解决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专门去教育机构参加一些亲子教育的补习班,他的意思是说,只有把自己调整好了,家庭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我很佩服这个人,他是一个了解自己不足的人,是一个敢于面对而不是逃避问题的人。曾子曰:“吾日必三省吾身”正是这个道理!再者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被授业者学会自学,而不仅仅只是教给他知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最后,借用老辈人的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大人总有一天会放开那双精灵的小手,我们能做的只是在还来得及的时候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培养他拥有独立的人格,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的状态下,那就从主观上下功夫吧!相信功夫不负苦心人,铁棒终能磨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