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体育特长班,都离不开这几个基本功,而且在家就能锻炼
暑假又快到了,每年这个“弯道超车时期”,都是父母们要为课外班疯狂“烧钱”的时候。夏天的辅导班除了常规的英语数学乐高主持人之外,很多人还会给孩子报户游泳、篮球、武术、跆拳道之类的体育特长班。无论是为了强身健体,还是减肥、长高,掌握一门运动技能,总之家长这时候都是绞尽脑汁想让孩子多运动。
常爸的粉丝中有不少小娃娃的爸爸妈妈,对于孩子未来的体育发展也是给予了厚望。但试过之后就会发现,如果把5岁前的孩子直接“扔”到一个专项运动班里,一来他们很难理解游戏规则,二来也不太会互相配合,在训练馆里要么一脸懵逼,要么神游天外,玩玩闹闹地一节课很容易就“混”过去了,想要达成父母期待中的“锻炼”效果,恐怕着实不易。
孩子太小,任凭TA放飞自我瞎跑可以吗?万一遇到个安静的性格不爱运动,就任由TA变得肌肉松韧带硬,将来体育课都跟不上队?
常爸查过,5岁以下的孩子运动确实没什么要求,但是,玩耍的时候仍然有一些锻炼技巧,专业术语叫基础体能锻炼,可以为孩子学体育特长打基础,让孩子以后身形灵活有力,学什么动作一看就会。
真有这么神奇?
是的,常爸什么时候骗过你。你看看那些学过舞蹈的孩子,再学游泳啊跟奶奶去跳广场舞啊,一看就会,为什么?因为无论哪一种活动、竞技体育,用到的基本动作是相通的。竞技体育的专项训练,是强化、变形了其中部分基本动作。
孩子变化快,这些基本动作是随着长大,陆陆续续加入到TA的能力范围内。
3——4岁,以非移动性无器械和移动性无器械运动为主,其次是有器械的移动性练习。
4——5岁,以移动性无器械为主,其次移动性有器械,最后非移动性有无器械。
5——6岁,以移动性有器械为主,其次移动性无器械和非移动性有器械,最后非移动性无器械。
其实生活中,孩子有意无意识都有用到部分基本动作,只是多少全不全的区别。咱们大人了解以后,对孩子活动能力查漏补缺,让TA发展更全面。万一发现他擅长什么动作,喜欢什么动作,方便找对应的特长班。然后进入专项锻炼,学起来事半功倍。
常爸查到,新西兰对体育这一块特别重视,sport new Zealand协会(类似新西兰体育局)不仅制定学校体育训练内容,还给学龄前孩子规划了非常详细的训练小游戏,按照成长顺序,针对孩子不同部位、常用基本动作,足足做了8本小册子。因为小册子是做给家长看,小游戏非常接地气,全是在家遛弯随手就能做的练习,现在常爸整理过来,让咱常粉不报高级培训班,也能享受发达国家的教育方法。
1、手和手指锻炼
还是婴幼儿的时候,就可以经常拉拉孩子小手,拿羽毛什么的挠挠脚丫,刺激TA对手脚的感受。孩子可以说话后,唱儿歌比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的时候,让TA模仿大人做些手指操。
然后逐渐锻炼控制单个手指活动。
玩沙子、泥巴、面团、水、小手工。用脚丫在地上画画。钉钉子,搭纸房子,爬树、爬梯子,晾衣服,玩飘带。
2、走、跑、跳锻炼
这些动作需要家长先看看场地,保证没有尖锐的物体、松散的地毯和光滑的地板,安全第一。
捡树枝树叶(来锻炼平衡)。一起玩萝卜蹲游戏,锻炼膝盖。
常爸插一句,蹲的时候无论脚岔开还是并拢,注意脚尖和膝盖方向一致,否则天长日久,养成运动坏习惯容易伤膝盖,腿也会长弯。
上下楼梯。
光脚走在水泥地、草地、泥地、土地上,感受地面不同的质感。
孩子脚踩在大人脚上走路。
绕着大树、餐桌、沙发你追我赶,并随时切换方向,锻炼急停、转身。
沿着马路牙子(类似的窄路)走一走,锻炼平衡感。
后退走、侧身走。后退着上下台阶(注意安全)。
给孩子腰带上系条丝巾,假装追着捉TA的“小尾巴”。
跟着音乐跳舞,音乐停立刻停。
找一个缓坡跑上跑下。
很多孩子喜欢在沙发床上蹦,如果你不反感,可以拉着手保护TA这样跳。
在地板上放几只袜子当障碍物,让TA挑战一个个跳过去。
跳过小坑小沟。
拉着手,帮助TA从台阶上蹦上蹦下。(正面、后退、侧身各种方向蹦)
3、眼睛也需要锻炼
眼睛有一种可视化技能,就是看到听到故事情节,脑海里会形成一个动态或者静态画面。这个能力不仅仅需要锻炼大脑,也需要锻炼眼睛。所以,亲子阅读的时候,大人绘声绘色讲故事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锻炼眼睛(常爸理解,是锻炼眼球周围肌肉和晶状体调节能力)主要是保持头不动的情况下,让眼球转动(上下左右远近看)。
亲子阅读的时候,大人指读,孩子眼睛无意间随着大人手指转动。
孩子趴在地上,把小车从远到近开到TA身上,再开走,孩子视线会追随小车。
保持头不动,眼睛跟着大人的手指上下左右移动。
玩保龄球,锻炼近程远程视力。用小棍儿戳吹的泡泡。用苍蝇拍儿颠气球。
4、攀爬、悬吊、飘荡
托着肚子和胸,让婴儿做俯卧撑,注意让孩子胳膊受点力,才能体会到胳膊使劲的感觉。
把孩子放到缓坡上,轻轻滚下来。
抓住孩子双腿,推独轮车方式爬行。
荡秋千。
像大猩猩荡树枝一样爬平行梯。
如果孩子身体健康,可以尝试悬吊单杠上荡起来。
爬树,去公园攀爬类似手脚架的框架。
拔河。
5、旋转、摇晃,锻炼平衡感
无论是旋转还是摇摆,记着左右两个方向都要等量做。
抱着孩子转圈。把孩子卷进毯子里。
宝宝平躺,尽量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换腿。
孩子坐在大人脚上起落。
大人躺下用脚托起孩子上下。
抱紧孩子的胸部,腰腿像钟摆一样慢慢摆动(一开始幅度不要过大)。
让孩子坐到毯子里抓紧,然后慢慢甩动,猛烈程度以孩子不滑落为准。
跨立,半蹲,左右抬脚,身体随着摇晃。(常爸体会了一下,有点像大猩猩走路,是六亲不认的那种步伐)
坐在办公椅上抱着孩子旋转。
胳膊贴着耳朵躺地上打滚。(这个看着轻松,不允许胳膊帮助的情况下,其实蛮累的,小小常滚几圈就出汗了)
在双杠上倒挂,注意大人保护好孩子后背。
6、抓、扔、踢
这些动作主要通过玩球锻炼。球可以是很多形式,团个纸团、团个袜子球、泡沫球、气球、沙包等等都可以。为避免误吞,注意球要比孩子张开的嘴大。
孩子趴着,你在TA面前吹泡泡。“诱惑”TA抬头,眼睛跟着泡泡移动。
宝宝平躺着,上方挂一个气球,用脚或手去够气球。
让孩子坐大人两腿之间,用手来回滚球,还可以进一步拿着孩子的脚接球,再进一步,让孩子尝试两腿夹住球。两个带孩子的人适合一起这样玩。
椅子上系一个气球,让孩子踢。担心气球不结实,可以换成皮球。
放开气球,让孩子踢,或者两手抓住。把报纸卷起来挥动打球。
向空中抛-接气球。
滚动一个大点的球。
试着跳起来够泡泡,踢泡泡,弹泡泡。让泡泡落在脚、膝盖、肘、手指等地方。(常爸备注,经常看到足球球员会做类似动作,用头、身体去接球,接泡泡就相当于模拟这些动作)
把空鞋盒摞起来,踢倒。
团纸团扔进垃圾桶,大点的孩子就离远点扔。
学着把球滚进放倒的纸箱里,椅子腿之间。
常爸想提醒的是,每一类动作下面的小游戏都是按由易到难、由弱到强的顺序列出,对应幼儿、会走路儿童、低龄儿童不同阶段。看这篇文章的家长可能孩子比较大,宝宝阶段锻炼的动作做起来很轻松,觉得没必要做,想直接练习后面的动作。但是,常爸认为,前面的动作也有必要练习几遍,因为很多初步练习是让孩子先感受身体哪个部位在发力,感受到以后才能精准灵活控制身体每个部位,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还有,这些动作不是学会就算达到目的了,这些都是练习方式,通过锻炼量的积累,才能最终达到训练孩子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协调、平衡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