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大多数的幼儿园以及中小学将在1月20日正式开始进入寒假,这也是“双减”政策之后的首次寒假。
据探访调查发现,还未放假,上海各类非学科兴趣班早已爆满,市场上出现“双减后报复性反弹”的倾向。
寒假兴趣班的火热,究竟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内卷?
寒假班爆满!非学科类培训火爆
现在网上以 " 寒假班 "、" 培训班 " 等关键词搜索,家长们会发现往年最常见到的数学、英语等学科类课程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种类繁多的素质类课程。
相比往年,今年各类非学科寒假班培训,例如艺术、体育、编程、无人机、航模、电子科技等课程,成为了魔都家长的新选择,也特别受家长们的欢迎。
周末,位于上海宝山区的一家主打体育、科技、艺术综合培训的培训机构里异常热闹。
据悉,自双减之后,该机构每周末几乎所有教室都排满了课程,在距离寒假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他们开设的寒假班早早的就满员了。
该机构的校长坦言,相较于之前寒假班会有五倍的增长,寒假体育部分更是异常火爆。
机构的场地可容纳 100 个学生同时学习,目前现在招生已经招到90多个了。而机构的六个乒乓球台,从早上八点钟到晚上八点钟更是全部报名排满。
近期该机构又增加了编程、陶艺等课程,寒假班还开设了无人机、航模、电子科技等新课程,也都几乎爆满!
同样,在位于上海莘庄的一个芭蕾舞培训学校里,周末教室的等待区域坐满了家长,三个舞蹈教室一节课紧接着一节课。
该学校创始人坦言,相比往年,今年无论是常规班还是寒假班招生情况都有 20% 以上的增长,特别寒假班都已经报满了。
不过她也表示,虽然报名的人多了,但培训市场的竞争也同样激烈。仅在2021年下半年这附近就有一二十家门店都陆续开业了,往常大概一年只开业两三家。
为此他们也丰富了课程品种,例如:开设成人课,还有小朋友的像艺术考试、技术技巧提升方面的课程等等,让家长们有更多的选择。
由此可见,双减之后,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的培训产品,家长们的选择也更多了。
但是,很多家长普遍反应,选择多了,价格也高了!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涨价幅度最高!
家住黄浦区的刘女士,有个5岁的女儿,平日里非常爱唱歌,于是刘女士就想着给女儿报个班,这两天在学校附近找到一个乐器培训机构,接待的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也看不出专业水平,开口就说一节课400元一小时;
黄女士家有个学乐器的娃,她说,以前孩子跟着一位学校里的音乐老师学钢琴,一节课45分钟200元,现在去机构学,竟然40分钟500元,要是请名师,每小时800元甚至上千元是很常见的;
胡先生给孩子报了周末的羽毛球课和游泳课,羽毛球一对二,算上场地费,两小时要600元;游泳课1对1,200元一次,如果是一周一次,一个月花费3200元……
除了较为“经典”的艺术、体育类培训班之外,诸如编程、无人机等科技类兴趣班也日渐兴起,成为“烧钱”新贵。
处在互联网重镇,杭州妈妈当然不能服。一位妈妈刷了近5万块,给9岁的儿子报了两年半的少儿编程课。
另一位爸爸,看孩子试听了Scratch课程之后兴趣盎然,也毫不犹豫花了2.7万报了一年半的入门课
当你觉得这些家长已经够努力了,但在培训老师眼里,让小孩“9岁学已经有点晚了”。
早在2011年,一位山西妈妈就让孩子从四岁多开始学习机器人,为之后学习编程打下基础。
人家四岁就开始学了,你小学三年级了才来,也就不能怪老师说你家孩子是“大龄学童”了。毕竟,别人家八岁的孩子,已经在网上“教你学编程”了。
少儿编程入门课,虽然看上去跟真正的编程不太像,却能让家长心甘情愿掏钱,这是为何?
原来在于,“竞赛加分”。
信息学奥赛获奖,在高考自主招生中的确有优势,四舍五入等于一只腿迈进了名校的大门。
从少儿编程到竞赛加分,中间虽然就像万里长征一样遥远,但家长们依然趋之若鹜。
不得不说,素质教育要卷起来,也一样恐怖。
怕美术班太火爆报不上,家长就提前一口气报了两年才能上完的课时;接受不了小孩上不了名校,家长就从幼儿园开始让孩子尝试二十多种兴趣班,想要培养一门体面的特长,近期还找人托关系给孩子培训演讲;还有听说以后升学要加大体育的比重,立马就给孩子报了当地最贵的羽毛球班……
声乐、美术、舞蹈、围棋、骑马、跆拳道、棒球……素质教育赛道的各种兴趣班,无疑是当下给家长和孩子们打开的另一扇窗。
学科教育的起点被拉平,素质教育的“内卷”或许正愈演愈烈。
据上海近年一份“养娃成本”统计数据显示,静安区从孩子出生到初中毕业平均每个家庭的总投入接近84万元,其中教育投入超过51万元。闵行区家长从孩子出生到初中毕业的平均经济总投入共76.31万元,其中教育投入52万元。
一位上海家长从中算了一笔账,基本从女儿出生到初中毕业,仅在教育中的投入已经接近60万,并且这其中还没有包括为了孩子上学购置的学区房。今年春天,家中又添了一个儿子,也正准备过些时间安排幼儿启蒙教育。
很难说从学科类培训转战兴趣班,教育成本是否不降反升。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养娃这条“打怪升级”路上,让已经投入巨大成本的家长们“彻底躺平”还很难,甚至为了挽回“沉没成本”,习惯了“为孩子铺路”的中国式家长们会在学区房、素质教育等方面投入更多成本。
别让兴趣班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内卷
孩子还小,画画、轮滑、英语、舞蹈......多一个少儿编程培训班多一个篮球足球乒乓羽毛球班又怎么了,大家都在报,咱也报吧,学了总比没学强,学了比在家里看电视强吧?
这是中国家长永远戒不掉的焦虑。
一直以来,中国家长都很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堵住一条学科类的“内卷之路”,而一条新的素质教育“内卷之路”则取而代之,被越踏越宽。
上海属于一线头部城市,上海的兴趣班火爆,也许代表不了全国其他地区,但是对于一二线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假期兴趣班确实是一种市场需求。
口袋君认为,如果经济充裕的话,家长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无可厚非,但对于大多数家庭,还是要量力而行。
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时,既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性格和兴趣方向,也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此外,家长们也一定要明白,所有的兴趣班它都有个共同点:非结果导向,更注重的是过程。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也提到了体育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即使不会让孩子成为体育职业选手,但可以先让孩子看到当下世界的多姿多彩,沉浸在单纯的、快乐的、需要团队协作的体育活动中,再谈未来吧。
就像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李玫瑾教授说的那样:12 岁前是一个人兴趣发展特别重要的阶段,兴趣是既要能动,还要高兴。
如果单纯做技能训练,动了不高兴,就会成为一个痛苦的记忆;只有高兴地动,才能把孩子调动起来,寻找外界的刺激,学习就是其中一个刺激。
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芝麻山初级中学,开设了机器人、无人机、抖空竹、滚铁环、溜溜球等兴趣班。
芝麻山初级中学的校长何欢想的就是,孩子没必要死学,他们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一定要说兴趣有什么用,它就是能增加孩子快乐感,能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以及教会他们面对未来的能力。
兴趣班会不会成为下一个“K12”,“素质教育”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内卷吗?
目前尚不可知。
但眼下值得欣慰的是,热度的提升也意味着未来市场将走向规范化。比如“双减”第13条指出,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
上海的双减政策中,也提到了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明确相应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监管。
另外,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发布了《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对体育类培训的办学资质、教练专业资质、课时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
“双减”还在继续……当潮水渐渐退去,连锁反应也纷纷浮出水面。兴趣班也仅是其中一环,在整个教育链条中,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也在同步进行,只不过它的落地和效果还需要时间给出更好的答案。
家长对子女的成长发展的期待无可厚非,但这并不应成为被教培市场揪住的“小辫子”,价格的控制、培训资质的监管都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的加强和规范,才能真正落实对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景。
版权归家长口袋所有
家长口袋作为家长教育路上的必备智囊,帮助您缓解升学焦虑,坐览全球领先教育理念与方法。欢迎关注家长口袋(ID:jiazhangkou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