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中国军号 作者:徐威 倪帅/整理
初冬的渤海之滨,天气寒冷。
摘下蒙布、打开座舱盖、清点工具……在寒风中,我和战友们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突然,同机组的战友过来问我:“班长,您今年是不是要回家了?”霎时,我甚至有点发懵:紧张的维护工作忙得连轴转,竟没有发觉退伍季已悄然而至。
伴随着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14年前的那个初冬。记得刚到连队的第一天,我看到楼前有一个飞机造型的雕塑,上面刻着两个金色大字——擎鹰。“为什么会有飞机造型的雕塑?”“擎鹰是什么意思?”一连串问题萦绕在我的心头……
不一会儿,一名班长向我走来。“小伙子,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吗?”那时,我沉默了。随后,班长指着雕塑告诉我:“以后战机的安全可就你来负责喽!作为机务兵,一定要好好学习业务,把战机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听完班长的话,我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带着班长的嘱托,我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以优异成绩完成集训,正式踏入通往梦想的大道。
我依旧清晰地记得来到飞行部队的第一天。那天,营区彩旗飘扬,两架战机以V字造型停在跑道上。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战机,我的内心无比兴奋。“大家都谈一谈来到这里的感受吧。”大队长话音刚落,战友们纷纷吐露心声。“战机就是我的第二生命!”我认真地说。
然而,第一次外场实操训练,就让我感到了本领恐慌。复杂的结构、不计其数的线路和设备,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现实远远比我想象中的更困难。经过几个月的潜心钻研,我成为新兵中首个放单的机械员。
首次上岗,就让我刻骨铭心。那天清晨,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响起,我的心也澎湃不已。我紧紧盯着液压管液体流出的颜色,“白色,是白色!”我长舒了一口气。紧接着,战机缓缓滑出机棚。
可战机刚滑出不久,一抹红色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报告!有红色液体流出!”我立即向机械师汇报。经检查核实后,立即取消了当天该架次飞行训练,大队领导也为我出色的表现竖起了大拇指。
在我从事机务工作的第八年,我正式成为一名机械师,身份的转变意味着思维也要转变。作为机械师,我必须要对战机的各个部位了如指掌、全面负责。那时,我对班长口中的“把战机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为了成为教练机的“亲密伙伴”,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实。趴在机舱盖上听声音,爬进狭小的座舱里查设备,反复画原理图,核对各项数据……我坚信不懈努力是打开成功之门的唯一途径。
2018年,我迎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加入海军航空大学某团机务大队。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涌上心头。我明白,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越要发挥机械师的重要作用。我主动请缨加入机械专业攻关小组,用几个月时间,带领战友们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当前部队工作需求的保障流程和规范。
“机组人员注意!开始再次出动准备工作!”一次,我带领机组进行例行性维护工作。通电、加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我发现空气分配活门里的电机不动了。
内部卡住?线路短路?还是机件出现问题?我对各个部件进行了反复摸索,随后,拿起电压表对线路进行一一测量,可问题依旧没有出现。经过反复检测,我认定是线路和管路间的机件出现了问题。
“徐机,还没有人拆过这个机件,机件所在的位置更是不易拆装……” 要尽快排除故障,确保战机能够参训,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我带着机组奋战了近20个小时,成功拆下机件,找到了问题所在。那天,望着战机飞上云端,我和战友们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事后,我仔细分析拆件过程,优化工作流程,有效缩短了工作时间,为战友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我心中,战机就是战友,排故就好比医生为病人做手术。我时常告诉战友:“排故就像考试题,要想答对题,就必须掌握涵盖这道题的全部知识点,达到满分。” 这些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排除一个故障,都会用笔将经验记录下来,近十万字的心得笔记,成为大队新成员学习经验的“法宝”。
某型战机列装部队,不仅带来了工作体验上的改变,更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了更优质的“硬件”基础。摸着眼前的战机,我笑着对战友们说:“我们可不能让好装备‘贬值’了。”现在,我能够带领战友们常态化保障两种机型,心中的自豪感难以言表。
退伍季悄然来临,我也要离开部队。但在我心中,机务工作就是我挚爱的事业,战机就是我的第二生命。机务工作14余载,安全保障1100余小时,我和战机一直并肩战斗。也许在大家看来,我们的战位没有驰骋海天的激情豪迈。但是能够托举战鹰,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如今,看见自己带教的一批批战友奔赴各个战位,担负重要任务,我万分自豪。
退伍,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使命;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责任;变的是职业,不变的是担当。向军旗告别,是结束,亦是开始。
(解放军报客户端·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