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的“潮范儿”民族团结模范:一个老人和两个孩子
原标题:新疆库车71岁维吾尔族老人记录民族团结故事39年
图为买买提?卡斯木老人向记者展示他其中一个记录慢慢的笔记本。 范红英 摄
图为买买提?卡斯木老人在他的书屋里记录。 范红英 摄
在新疆库车县林场吾斯塘博依村,71岁的老人买买提·卡斯木是村子里的红人,他喜欢看书,喜欢唱红歌,喜欢写诗,而他最出名的是记满村里39年来民族团结故事的笔记本。
林场吾斯塘博依的村庄库车县比西巴格乡最偏远的村,据该村95岁的老支书米吉提·沙吾提介绍,买买提·卡斯木虽然是个农民,但他曾经和大学失之交臂。
2岁时买买提·卡斯木的父亲因病去世,他的母亲养大四个孩子,买买提·卡斯木16岁时幸运的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可惜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买买提·卡斯木的母亲去世了,悲伤之中买买提·卡斯木放弃了上学,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就这样,买买提·卡斯木失去了求学的机会。
6月17日,记者走进买买提·卡斯木的家。新修的抗震安居房很漂亮,房子里铺的是地板砖,有着农家小院的温馨,和村里所有房子不同的是老人专门布置了一间书屋,里面放着很多书籍和报纸,是他看书、读报和写作的地方,村委会还会不定期的送给老人一些报纸、书籍和杂志。
记者在书桌上看到一摞摞的笔记本,翻开笔记本,里面记录了很多国家的大事和新疆大事,记下了村里39年来点点滴滴的民族团结故事。
买买提·卡斯木说:“我从小经历了很多苦难和挫折,我知道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能帮一把,拉一下,或许这个人一生的命运将会改变。我们这个村,不分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53年就是最好的见证”。
买买提·卡斯木对记者说,现在政府优惠政策多了,村里人慢慢的富了起来,村里很多人的养殖、刺绣、商店、修理店等都是政府出资的,政府还帮助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发生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完)(范红英)
库车县比西巴格乡林场吾斯塘博依村村民艾买提·依明的院子里人来人往,特别热闹。
在古丝绸之路重镇的龟兹——新疆库车县,有一个叫林场吾斯塘博依的村庄,是该县比西巴格乡最偏远的村,也以一个民汉杂居的小村庄,全村319户、1147人。其中,汉族13户、55人,不到维吾尔群众的1%。但他们在生产生活上互帮互助,习俗上互敬互融,亲如一家人,相扶相携走过了53年。
“我的生命已经融入这块土地”
6月1日,库车县比西巴格乡林场吾斯塘博依村村民艾买提·依明的院子里人来人往,特别热闹。女人们坐在炕上喝着香茶 、吃着馕,谈论着刺绣,谈论着孩子;男人们仨仨俩俩围坐在一起,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和计划;一群孩子在葡萄架下嬉戏打闹,等待着香喷喷的羊肉抓饭。瘦高个的汉族村民田开林在人群中特别显眼,说着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跑前跑后,帮助主人招呼着客人。
“今天是艾买提·依明的儿子迎娶邻村美丽的新娘,全村人都来祝贺。我们村里每逢民汉节日和婚丧嫁娶,都是这样热闹。我们既是邻居,也是亲人。虽然民族不同,但我们都互相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长期以来在林场吾斯塘博依村村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习俗,不分民族,一家有红白喜事,全村齐动员,就像一个大家庭。你看,今天我们村里的维族老乡和汉族老乡都来了。”田开林乐呵呵地说。
田开林是甘肃高台县人,2岁时随父母来到新疆。那时,他父亲到新疆修铁路,后来就落户在林场吾斯塘博依村。他在这里长大、读书、成家,后来当了村干部。“我的生命已经融入到这片土地。在农业生产方面,维汉群众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在生活方面,我们彼此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携手一起面对困难,共同建立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说这话时,田开林一脸的兴奋和自豪。
71岁的老人买买提·卡斯木。
买买提记录民族团结故事39年
村里有位71岁的老人买买提·卡斯木。他的院子里有一间书屋,是他看书、读报和写作的地方,里面放着很多书籍和报纸,还有一摞摞的笔记本。翻开老人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很多国家大事,贴满了历届国家领导人及雷锋等英雄人物的照片,记下了村里点点滴滴的民族团结故事:
1984年,买买提·卡斯木的母亲病了,汉族邻居徐守义请来了当医生的舅舅为买买提·卡斯木的母亲看病,免费治疗了整整六年,让买买提·卡斯木至今感激不尽。
1985年,村民艾买提·依明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四个年幼的孩子,最大的才8岁。为丈夫看病花光了所有积蓄,艾买提·依明不知该怎样活下去,整天以泪洗面。这时,汉族邻居田福敬一家人伸出了温暖的双手,为她家送去了面粉。这一送就是8年,直到孩子们长大可以自己种地、挣钱。
1988年,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村里的汉族群众自发每家捐100斤粮食给民族贫困户,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1997年,村民艾提·加帕身患重病时,汉族村民田开林先后送去600元钱、两袋大米、两袋面粉帮助他。
1998年,汉族村民田福敬开办磨面坊,免费为困难群众磨面。
2010年,汉族村民王志忠父亲去世时,16名维吾尔族村民从王志忠家帮助抬棺木到1.5公里的墓地安葬。
2014年,村民艾买提·依明修建房屋时,人手不够。村长王志军知道后带领13户汉族村民义务帮忙,和维吾尔族村民们一起三天时间就将房屋建好。
……
自1976年起,买买提·卡斯木开始记录村里发生的事情。这两年,他经常在村文化大礼堂给年轻人讲述这些故事,讲述林场吾斯塘博依村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希望年轻人遵纪守法、感恩党和政府,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永远维护好民族团结。
71岁老人递交《入党申请书》
在买买提·卡斯木的家里,老人用颤抖的手,从贴身衣服的口袋里摸出一张发黄的纸,那是一张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用笺。老人告诉记者:1959年7月,他和村民玉色普毛来克一起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还寄去了自己种的30公斤西瓜和两袋麦子。10月就收到了中央办公厅的回信。信里给他们寄回一张毛主席的照片,鼓励他们搞好农业生产,争取更大的丰收。当时那种激动的心情至今还不能忘记。他一直保存着,时不时拿出来看看,心里特别温暖。说起毛主席,说起解放军,老人总是控制不了激动的情绪,说着说着老人就会流泪。
“我今年71岁了,我亲身经历了新疆解放、建设新疆和现在的好生活,以前从收音机和报纸上知道了毛主席为建立新中国牺牲了很多亲人,毛泽民就是毛主席的弟弟。也知道为了新疆的解放和建设牺牲了很多解放军。所以,我特别感激。我要给毛主席写封信,送上我亲手种的西瓜和麦子,表达我们维吾尔族人对毛主席和解放军的热爱和感谢。想想以前没吃、没穿、没房住,看看现在吃穿不愁,出门有柏油路,有公交车,住的是宽敞明亮的抗震安居房,我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共产党的政策这么好,我要好好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我已向乡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争取能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事情。
在吾斯塘博依村库尔坎木土扫把农民专业合作社20多个维汉青年正在用高粱秆手工扎扫把。
“一村一品”助村民增收致富
村支书吾买尔·艾买尔阿布都拉介绍,村里人多地少,人均1.3亩地,土地碱性大,沙性大,主要种植棉花。全村319户,贫困户有221户,是地区级贫困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县政府、乡政府给予大力帮助和扶持。今年县扶贫办拨出35万元扶贫资金支持村里大力发展养殖、刺绣、开办缝纫店、小商店、摩托车修理店等。同时帮助年轻人外出务工,今年就有177人经过县人社局的培训和帮助在企业上班了。自从去年乡里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色”战略,村里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笔者在吾斯塘博依村库尔坎木土扫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20多个维汉青年正在用高粱秆手工扎扫把。村民买买提江·艾合买提是村里公认的扎扫把能手。一大把散乱的高粱秆,在他手里只需20分钟就变成一把外观精美且实用的扫把。他告诉笔者,扎扫把是他家祖传的技术,他已经从事扎扫把工作10年了。自从加入合作社后,他家的祖传手艺不仅有人传承了,而且收入也越来越高。
据了解,为了做大做强扫把产业,比西巴格乡专门把分散的家庭作坊集中起来成立了“扫把专业合作社”,负责扎扫把的材料采购和销售问题,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自从去年合作社成立以来,入社会员已有150户,生产的扫把已经销售到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市等地。同时,会员利用冬闲时间,每人每天至少可以扎扫把50多个,按照一个扫把3元计算,一个冬闲季节收入可达到1万元以上。
如今的林场吾斯塘博依村,民汉村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同甘共苦相扶相帮53年结下的情缘,还在继续演绎着一个个温暖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通讯员 范红英)
准格尔旗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始终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大力宣传民族政策和法规,充分展示准旗民族团结进步成就,激发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热情,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准格尔旗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旗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一起研究部署,同步组织推进。以典型引领强化民族团结宣传。将民族团结进步纳入先进典型宣传工作,积极培育典型,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报等宣传载体,深入宣传民族法律法规和政策,经常性开展民族政策理论教育,让“三个不离开”、“四个认同”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群众心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团结。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结合“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以核心价值观24字、中国梦、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文明礼仪等内容为重点,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文明餐桌、诚信建设、志愿服务、善行义举榜评选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城乡居民在活动中提高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汇聚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以漫瀚调为重点弘扬准格尔地方民族文化。着力继承、挖掘、弘扬准格尔旗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这种蒙汉民族水乳交融的艺术,成立了漫瀚调展演中心,组建了蒙古族原生态民歌演唱团、秧歌队等业余文艺团体,通过三年一度的漫瀚调艺术节、每年都开设的漫瀚调艺术培训班强化漫瀚调艺术的推广和普及。拍摄完成了弘扬民族团结的主旋律电影——《漫瀚调》,该片被列为2015年中法文化交流自治区两部电影作品之一,参加戛纳电影节。 (张嘉鑫)
连日来,新疆阿克苏监狱多举措在服刑人员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据了解,为了在服刑人员中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阿克苏监狱教育科精心选拔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具备多年教学经验的民警为广大服刑人员制作民族团结教育PPT课件,举办关于加强服刑人员民族团结的授课大赛。通过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基本知识、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学唱、传唱民族团结歌曲等多种直观形式,让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真正走入服刑人员的内心深处。培养服刑人员维护民族团结、自觉遵守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促进服刑人员主动接受教育改造,激励他们多学习文化、政策、法律相关知识,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为加大宣传力度,阿克苏监狱还利用报纸、黑板报和电台广播等载体,大力宣传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大力宣传各民族不断走向民族大融合、民族大繁荣的伟大进程,使罪犯清楚认识民族大团结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更加珍惜当前和谐稳定环境。
监狱还积极利用开展的“母亲进监”、罪犯现身说教、亲情帮教等活动,通过亲人讲述党的温暖关怀、国家良好的民族、宗教政策、家乡翻天腹地的变化,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讲加强民族团结,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服刑人员中加强民族团结的作用,维护监狱的良好秩序,促进监狱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通过观看民警制作的加强罪犯民族团结教育PPT课件,使我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民族团结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引导广大服刑人员在一个更加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中安心改造,对我们今后的改造具有巨大的帮助作用。”服刑人员马某说。(通讯员 王国平)
原标题:西藏大学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
近年来,西藏大学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把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融入思想引领、活动举办、工作开展、成长服务等领域,扎实推进校园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加强思想引领,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据悉,西藏大学通过规范教育内容,在各学院各班开设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围绕西藏历史、反分裂斗争开展民族团结专题教育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与“中国梦”“民族梦”“我的梦”紧密结合,完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体系。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三进”工作(进组织、进活动、进培训),将民族团结教育植根于基层组织建设、团学活动、各项学生培训中。
丰富教育载体,营造民族团结环境。西藏大学通过创建特色团学活动。定期开展“寻访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民族团结锅庄舞大赛”、民族团结“一帮一 多帮一”、“民族团结先进班集体、模范个人”评选表彰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扩大各类活动覆盖面,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和影响力。通过创新活动载体,“藏大微青年”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和校园广播站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浓厚舆论氛围,营造自觉践行团结友爱、争做民族团结先行者的良好环境。据悉,“藏大微青年”官方微信平台自开设以来,年推送民族团结内容60期,月关注人数达到6500人,日平均阅读量高达1200人次。
健全组织保障,确保民族团结教育成效。西藏大学成立了由主管校领导牵头,校团委主办、各学院协办、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组织体系,确保民族团结工作扎实推进、有序开展。由校团委负责全面统筹安排,为民族团结专题教育和各类活动的开展提供各方面支持。对各学院、各班级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邀请或指定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鼓励各民族师生共同参与、争做表率,通过加强团结协作,促进民族交流、增进民族友谊。
原标题: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促进民族团结条例获批准
本报讯 记者潘从武通讯员王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近日批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促进民族团结条例》,由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根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查意见修改后公布施行。该条例的制定,意味着民族团结被列入地方性法规。
条例对影响民族团结的行为作了一些禁止性规范。例如,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发表和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社会稳定的言论;不得收集、提供、制作、复制、储存、发布或者传播含有危害国家安全、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宣扬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民族分裂等内容的信息和音像视频等。
条例规定每年5月为民族团结进步月,每年5月20日为民族团结进步节。新疆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认为,条例的制定是民族团结法制化的要求,条例用法规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群众的法律意识,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制度创新和保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永德灵说,我国现行宪法已经确认了民族团结的宪法地位,宪法明确提出国家有义务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个人有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教育法提出国家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强调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这些都是察县制定促进民族团结条例的依据。
永德灵说,察县是国家边境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6%,是新疆自治区维稳重点县,制定条例是自治县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实际需要。
(来源: 法制日报 )
原标题:每年组织省直部门进行现场办公
做好统战工作 推进绿色崛起
凝聚民族力量,共谱和谐乐章。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扎实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事业较快发展,较好地实现了民族团结深入人心、民族关系和谐融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
为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引领,河北省运用主流媒体和新兴传媒,通过组织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网上访谈等活动,持续不断地宣传普及民族政策、民族法规、民族知识,营造民族团结的舆论强音。把每年9月作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集中开展系列活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征求各族干部群众意见建议。通过河北日报等主流媒体,集中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宣传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巨大成就,宣传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等,让“民族团结稳定是福”植根民心。
以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为重点,河北省编制了民族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每年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分别到自治县和民族县现场办公,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帮扶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和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同时,积极组织少数民族自治县开展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活动,积极开展民族工作示范村创建活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孟村回族自治县成为“全国弯头管件之都”,平泉县成为“中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域经济进入全省30强。50个民族工作示范村共实施创建项目311个,总投资7.7亿元。
围绕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河北省在民族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等方面,为53个民族乡、50个民族村落实资助项目110个。支持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建设,组织举办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11个设区市展演的38个节目展示了各族群众的精神风貌和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的成果。注重振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确定21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成功举办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团参加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均取得较好成绩。(记者周远)
下一篇:中建国信集团内训师再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