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文化生活还不很丰富的年代,跳集体舞成为受到广大市民欢迎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那时候,逢周末或节假日,机关、学校、工厂、文化宫都会举办舞会;有幸参加国庆联欢会集体舞活动的人更是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记忆。
重要的群众娱乐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集体舞作为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一时。当时,无论平日还是节假日,工厂、企业、学校、部队都有很多人跳集体舞,着实算得上一股集体舞热。
1953年3月27日,《北京日报》3版
据本报1953年3月27日3版《华北电业总局土木建筑工程公司建筑工人的集体舞活动》记载,华北电业总局土木建筑工程公司组织了一个由3500多名建筑工人参加学习的“冬训班”,在学习的热潮中,工人们迫切地提出了搞文娱活动的要求。于是,“冬训班”在学习之余又成立了一个“集体舞短期训练班”。在短短的一个月中,工人们学会了“迎新舞”“新疆游戏舞”“狂欢舞”“欢欣舞”“青年舞”“邀请舞”“彩虹舞”“团结舞”等,参加跳集体舞的人数也从最初的42人增加到300多人。工人们越跳越爱跳,后来,他们把集体舞“跳到了大队,跳到了小队”,工厂里出现一片热闹的新气象。跳完舞后,大家还会在一起谈谈当天的优缺点,互相提提意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跳集体舞是京城重要的群众文化活动。图为1953年,工人们在业余时间跳集体舞。王一波/摄
本市专门成立了“北京业余艺术学校”,这所学校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为各单位培养集体舞骨干。本报1953年1月27日3版《琉璃河水泥厂的舞蹈活动是怎样开展起来的》有这样的记录:琉璃河水泥厂工会保送两名工人去北京业余艺术学校舞蹈系学习,他们在半年多时间里学会了不少集体舞和表演舞。回到厂里,他们又利用业余时间把新学来的舞教给各车间的舞蹈积极分子,然后,这些积极分子再回到车间把舞曲、动作教给其他工人……
1954年,小学生在北海公园跳集体舞。王一波/摄
渐渐地,跳集体舞成为那个年代群众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项目,连部队也不例外。据报道,有部队上至首长,下至炊事员,会跳集体舞的人占全体人员的80%。(1953年3月6日《北京日报》3版,《从思想感情的深处爱我们的战士》)
1955年9月24日,《北京日报》3版
在那个年代,每逢周末或是新年、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北京的机关、学校、工厂都要举办舞会。每年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的游园活动,则要专门开辟场地,供人们跳集体舞。本报曾用大篇幅版面刊登舞步图例,以方便广大市民学习。电台也会举办广播舞会,播送集体舞曲。
国庆联欢的难忘记忆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在天安门广场跳集体舞就是国庆节晚会上的传统节目。像1953年10月1日和10月2日,天安门前就曾举办过群众舞蹈晚会,当时放送的舞曲有20支,包括苏联集体舞、战士集体舞、乌克兰集体舞等。(1953年9月27日《北京日报》3版,《国庆节晚会的活动》)
1953年9月27日,《北京日报》3版
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跳集体舞依旧是国庆庆典天安门广场群众联欢活动的主要内容。作家杨建业在他的长篇小说《成长欲望》里,曾专门提到1984年在天安门广场跳集体舞的青春记忆。当时,他在南三环外的一家工厂里,主动报名参加跳集体舞。那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国庆节期间在天安门广场上进行超大规模的集体舞狂欢,参加的每个人都要熟练跳会16个舞蹈,每个团队都要分系统参加评比,得分低的要被刷下来,所以,大家都很紧张。在报名的人里,有的以前连交际舞都没跳过,没有一点舞蹈基础,学起来特别费劲。个人的舞蹈动作掌握了,还要练整个队伍的集体配合。为了能在评比中获得好成绩,杨建业和他的同事们真是把自己整个儿豁出去了。工厂里没有三四十人跳舞的地方,他们就在楼顶的平台上学习,从烈日当空一直跳到夕阳西下,几乎没有人请假或者迟到早退。国庆节到来的那天,他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一个个集体舞方阵,在广场组成了一片青春的海洋。人们唱歌,跳舞,和头上绽放的礼花一样欢腾。活动结束后,人们从天安门广场走回家,兴奋得一夜无眠。(2009年9月15日《北京日报》15版,《留在“集体舞”中的青春》)
1984年,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盛大的游园活动,800多名男女青年跳起了欢快优美的集体舞。李士炘/摄
参加跳集体舞的难忘经历,成为许多北京人人生中一次无可替代、再难复制的烂漫篇章。
大龄青年的鹊桥
改革开放后,经历过一段低潮的集体舞作为丰富青年文化生活的一种方式重新回归。周末和节假日,不少工厂、农村、街道的青年们又跳起集体舞来。
1983年初,团市委先后举办了有2000人参加的集体舞骨干培训班,并向基层推广了8个集体舞。东城区基层团委专职干部和化工局不少团支部书记带头跳集体舞。市计算机总公司器件三厂团干部王晓梅自编了《高高的邮车上》《军港之夜》等集体舞。海淀、宣武、崇文区举办了街道青年“青春杯”集体舞表演赛。当年“五四”青年节,全市有两万多名青年跳起了欢快的集体舞。(1984年1月24日《北京日报》2版,《团市委推广集体舞》)
1984年1月24日,《北京日报》2版
此后,一些专业舞蹈工作者和群众文化工作者又从上百个集体舞中选出30多个集体舞。其中有很多民族、民间的舞蹈,如《弦子》《高山青》《阿细跳月》《拥军秧歌》等,富有民族特色和传统风格,优美、亲切。更多的舞蹈是表现青年人蓬勃向上、团结友谊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感情的新作,如《跳吧跳吧》《我们多么快活》《春光圆舞》等。这些集体舞有的欢快跳跃,有的自然舒展,能抒发青年人丰富的感情,比起上世纪50年代的集体舞来,不但内容上更加丰富,形式上也更为优美。(1984年6月15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推广一批新集体舞》)
1984年6月15日,《北京日报》2版
集体舞成为青年人友谊交流的纽带。过去一些单位里,青年人的交往仅局限在本系统内,到上世纪80年代,青年人的交流不仅有以基层团支部为单位的,还出现了跨行业、跨地区的集体舞联谊活动。值得一提的是,集体舞成为一些大龄未婚青年的鹊桥,通过这种联谊方式,不少人喜结良缘。
课间操跳出集体舞“style”
2007年6月12日,由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部分组成的全国首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首次亮相。
据本报2007年6月13日5版《校园集体舞9月跳起来》报道,这套校园集体舞既包括国际化的华尔兹,又有民族风情的秧歌。其中小学组为《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为《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为《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此前,教育部曾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72.3%的学生喜欢校园集体舞,70%的高中生希望能“男女生合跳”。学生们普遍认为,集体舞能调节情绪、活跃身心、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有关专家也表示:“集体舞有助于培养学生健美的身体形态,增强学生动作的节奏感、韵律感。”为此,教育部组织舞蹈教育界专家和中小学舞蹈教育一线教师,历时两年为学生量身打造了这套特色舞蹈。
2007年6月13日,《北京日报》5版
然而,由于场地等多种原因,校园集体舞只是“昙花一现”,并未推广开来,甚至有的学校负责人从未听说过。
2012年,伴随着《江南style》大火,“骑马舞”跳进中小学校园。崇文小学的体育老师对“骑马舞”的动作进行改编,保留了“小马跳”和“挥鞭”两个动作,再配上《江南style》的音乐,使这支神曲变成了“小马跳”广播操。每当乐曲在崇文小学的操场上响起,全校1000多个孩子就会兴奋地跟着跳……(2012年10月31日《北京晚报》14版,《“骑马舞”取代课间操》)
2012年11月12日,《北京日报》16版
其实,学生热跳流行舞,反映出中小学校体育锻炼方式过于单调、刻板,缺少适合孩子特点的“style”(风格)。为此,本市多所中小学尝试创编新操,丰富课间操内容。史家小学通州分校自创的手指操,不仅动作活泼,还选配了流行一时的《甩葱歌》,既锻炼了手指的协调性,又规范了坐、站、走姿。定安里小学的体育老师们使用流行音乐,自创礼仪操和韵律操,深受学生喜爱。此外,宏志中学创编了养生操,府学胡同小学创编了绳操,新鲜胡同小学创编了武术操……越来越多学校的课间操融入集体舞元素,跳出了自己的“style”。(2012年11月12日《北京日报》16版,《课间操也能跳出“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