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江日报记者张智 梅丹 胡雪璇 夏奕
在武汉的实体企业中,
一大批85后乃至90后
技术能手正活跃在生产一线
他们
乐于奋斗
敢于担当
善于创新
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工匠精神
逐渐成长为生产线上的中坚力量
90后小伙督导汽车生产线 每个月都有创新“发明”
人物
冯洋,神龙公司武汉三厂总装车间改善督导,东风公司远近闻名的90后“发明家”,武汉市第十三届青年联合会委员,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改善收获价值,创新驱动未来。2017年,我希望我们创新工作室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培养更多的改善人才,为神龙公司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神龙公司武汉三厂总装车间改善督导冯洋。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非常抱歉,由我负责的一个改善项目要收尾了,现在手头上有点忙,暂不能接受采访。”5日上午10时,当长江日报记者步入神龙三厂总装车间“冯洋创新工作室”,准备采访的这位90后工作室领头人冯洋对记者表示歉意。
24岁小伙有了自己的创新工作室
冯洋站在一台钻床边上,左手托着一截镀锌料棒,双眼全神贯注地盯着钻点,紧接着右手缓缓下压钻床上的轮式扳手,高速旋转的钻头与镀锌料棒发出一阵“滋滋”的声响。几秒钟后,料棒被钻穿,冯洋迅速抬起扳手,钻头归位,料棒上出现一枚规整的小圆孔,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冯洋,这个24岁的小伙是神龙公司的“创新”能手,5年时间发明和参与改善的项目97项,平均每个月都有创新“发明”,为公司累计节约成本逾千万元。为鼓励冯洋继续创新,去年9月,神龙公司成立了一间以冯洋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冯洋创新工作室。作为工作室领头人的冯洋,带领7名创新骨干为总装车间改善生产环节和设备,优化增效。
废材料中淘到旧滑轨开始搞创新
神龙公司武汉三厂总装车间生产线。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20分钟之后,冯洋笑着走到记者面前。他告诉记者,正在做的改善项目是利用废旧材料为总装车间质检生产线设计一条运送电检设备的传送带——不需电源,完全靠纯物理特性运转。“目前这个改善项目已基本完成,正对局部进行微调。”说完,他脸上洋溢出一丝自豪。
冯洋介绍,在神龙三厂质检生产线上,每台下线的成品车都要挂上一台电检设备,检测车上电器是否正常。神龙一厂和二厂用的是电动传送机,神龙三厂倡导环保节能,目前仍采用的是人工来运送电检设备,效率低且增加工人劳动强度。
“除了电动传送带,还有没有其他更优的传送方式?”上月下旬冯洋和他的团队展开了项目攻关。经过多次实验,冯洋发现,利用物理学中高低落差形成的势能,能让电检设备从终点滑向起点。
于是,冯洋带领同事,从工厂的废旧材料中淘到一段旧滑轨,再找来一些封塑镀锌料棒,开始搞起了创新。
跨年夜那晚加班到深夜
神龙公司武汉三厂总装车间改善督导冯洋。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传送带两端的高度不能太高,太高了工人够不着;也不能太矮,太矮了工人要频繁弯腰。冯洋将传送带起点高度设定在2米,终点设定为0.6米,这一符合人机工程的设计,让一线工人表示“使用起来很舒服”。
电检设备属于昂贵的精密仪器,在传送过程中不能碰撞或大幅度摆动,需要缓慢传送。为此,冯洋就为传送带设计了一个“V”的线路,先借助势能下滑,到达最低端后在惯性作用下上升,在接近终点的地方加装了一个缓冲装置,这样就彻底解决了平稳、快速的运送电检设备了。经过初步测试,冯洋和他的团队利用废旧材料发明的这套传送装置,为公司节省了15万元的电动传送带设备费用,同时每年可节省3000度电。
同事陈禹琨说,为了尽快完成这个改善项目,冯洋常常下班后主动加班到深夜,“上周跨年夜那晚,他加班到深夜”。
他瞟一眼金属屑能判断刀锋
人物
李杰,31岁,湖北汉川人,现担任武汉汉口机床厂数控机床班班长,曾荣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第十九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
即使做不了“状元”,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
李杰在数控机床旁工作。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5日上午,在武汉开发区的汉口机床厂数控机床车间内,两排数控机床一字排开,机床发出规律的响声,机床里的刀具正在一块金属上飞速旋转,一层又一层金属屑轻轻脱落,金属发出明亮而匀称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的味道。
数控机床班班长李杰站在一台数控机床前,一会儿目不转睛地盯着数控机床的屏幕,一会儿闭上眼睛侧耳倾听机床发出的声音。
“现在加工的是某特殊用品上的一个零件,它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7。”
李杰指着机床内正在加工的金属材料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数控车工是个精细活,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来形容毫不为过。一不小心,就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引发一场事故,所以必须认真细致”。
“不论工作量的大小,都要一次次核对,以避免出现人为的失误,确保每张图纸、每个数据都准确无误”。2009年,李杰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来到武汉汉口机床厂工作。从入厂的那天起,李杰总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笔记本上记着他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如今,这些笔记本已有厚厚一沓,成了独一无二的数据库。“现在,我听机床运转的声音就能判断机床是否运转正常,看金属屑的颜色和形状,就能判断刀是否锋利。”李杰自豪地告诉记者。
“李杰是一个非常细心、非常勤奋、非常善于学习、也非常善于创新的小伙子。前面提到的某军品零件原来的生产时间是5天。他通过工艺创新,把时间缩短到了2天,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厂副厂长戴自力赞不绝口,“现在,很多产品从图纸变成实物的时候,都要由他来试制。他试制成功后,会总结出一套工艺,其他工人就按他的标准进行加工。即使到了工业4.0阶段,我们也还是需要这样优秀的工人。”
转眼,李杰在这里已经工作7年多,从“菜鸟学徒”成长为“技术大咖”。数控车工是一份枯燥而繁琐的工作,但是,李杰把这份工作干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李杰说,“机床是基础,人是关键。当年,我的师傅把经验都传授给了我。现在,我要把我的经验都传授给我的徒弟。”
她走一趟就知道哪儿要换纱
人物
骆艳玉,25岁,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江南纺纱分厂细纱车间细纱值车工,2012年被评为武汉市劳动模范,是武汉市第一位90后劳模。
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感到非常快乐。今年是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希望能通过自己努力,让单位效益越来越好。
90后纺织工骆艳玉在岗位上工作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5日上午10时,当穿着羽绒服的记者走进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江南纺纱分厂细纱车间时,看到的是穿着短袖的骆艳玉。
轰鸣的纺机声不绝于耳,车间内温度高达28摄氏度,瘦小的骆艳玉戴着帽子、口罩,在一排排织机中快速行走,眼尖的她总能一眼看到哪卷粗纱该换了,哪儿的细纱该接头了。
骆艳玉从事的工种是细纱值车工。江南纺纱分厂厂长陈昌念告诉记者,每一团棉花,都要经历粗纱、细纱、棉线的变化,才能用于织布。骆艳玉的工作,就是值守在将粗纱“变成”细纱的织机前,及时换包粗纱、接头。
骆艳玉灵巧的双手在织机上翻飞,完成一个动作只需要两三秒钟。看上去只是动动手指,但记者在一旁看了几十分钟,也没完全搞清楚骆艳玉手指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看出了记者的好奇,骆艳玉递来两缕粗纱,“来,试试看,把它们接到一起。”在骆艳玉手中轻轻一捻、两秒就能接在一起的粗纱,在记者手中完全不受控制。在骆艳玉的帮助下,记者花了近10秒才完成。
“这些东西看上去简单,其实都是手艺活咧。我们这里的学徒工,至少需要学习半年以上才能独立上机操作。”骆艳玉告诉记者。
在2015年举行的武汉市第19届职业技能大赛纺织细纱值车工技能比赛中,骆艳玉通过初赛、决赛,力克来自全市各个单位的50名高手,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她是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最优秀的纺织女工。就拿接头这件小事来说,达标成绩是42秒钟10个,骆艳玉的成绩是28秒钟10个。这个成绩,在全行业内也很少有人能做到。”陈昌念说。
工厂实行“三班倒”制度,一个班12个小时。因为手比别人快,骆艳玉看的机器总比别人多一些。依据机器类型的不同,别人看2台半机器,骆艳玉就可以看3台;别人看4台机器,骆艳玉就能看5台。“一个班下来经常能走上十公里,比别的工人多出约两公里。”
这样的工作骆艳玉做了近10年。在外人眼中,纺纱车间噪音大、温度高、还有弥漫的飞絮飞花。可骆艳玉却说:“在机台上梳理一缕缕细柔的白纱,就像女孩子梳理自己的秀发一样,感觉特别幸福!”
马来西亚标志塔请他焊接
人物
朱强,27岁,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中大区武汉厂五车间焊接班班长,曾获2014年“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第14名,201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现在我投入精力最多的就是焊接理论知识学习,当了10年焊工,我觉得焊接这门学问还大着呢。
朱强在车间组装焊件 长江日报记者 许魏巍 摄
5日上午11时许,在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中大区武汉厂焊接试验与培训中心里,穿着全套卡其色工服,戴着头盔、手套的朱强熟练地蹲下身,从形形色色的钢材里挑出几块,在4平方米左右的隔间里手焊打磨、预热,然后走近一台带有显示屏和小型车床的设备。
“这是2015年公司从国外进口的mini型焊接机器人,别看我现在操作挺熟练,一年多以前,我心里还真没底。”朱强在焊接机器人主机显示屏下方按下几个按键,设置相应的参数,随后将他刚刚预热的几块钢材放到与主机相连的小型车床上,将钢材固定,利用机器人的程序调整焊枪的着力点,按下启动键,车床上的焊枪按照他设定的力度与方向,准确地开始焊接,他认真的眼神里很快露出一丝满意。
2015年6月这台焊接机器人刚进厂时,朱强连说明书都看不懂,于是他泡在厂里资料室的文献堆里,拿着一堆材料找公司的博士后,还利用厂商来调试的机会细细询问,竟然在一周内摸清了机器人的基本使用技巧,后来他不断试验,摸索出适合国内钢材的相应参数,写出焊工们全都能看懂的《焊接机器人工艺手册》,当了一回“翻译”。
然而机器人的使用也是常学常新,“针对不同的钢材要设定相应的参数,任何一点点微小的差别都可能导致质量不合格,我现在在机器人上做得最多的就是焊接试验,不断改变参数设定,探索更高效的焊接。”现在厂里的几台机器人已经陆续被送到工地上投入使用,机器人的焊接效率比从前提升了4倍,年轻的焊工正在探索着智能化焊接的未来。
朱强16岁从四川老家来到武汉当上焊工学徒,用他自己的话说,10年多里他和钢在一起的时间比和人在一起的时间还长。文化程度不高的他一直是厂里最勤奋的学生,从前别人换班去休息的时候,他经常整夜拿着焊枪和废钢挥汗练习。汗水和认真换来手艺的不断提升,高铁武汉站、武汉绿地中心等建筑里,都有他的焊接作品。
5日上午,他还在车间里检查正在焊接的马来西亚标志塔项目的钢结构焊件。“想到这些夺人眼球的建筑里,都有我的一份贡献,心里特别高兴。”朱强这样说。
为这些优秀的85后、90后点赞!
我要上封面,为武汉代言!
欢迎推荐和自荐!一张照片+一句最想和大家分享的话,发送邮cjrb027@qq.com,你就有可能成为第二天的封面人物哦~
出品:长江日报全媒体编辑:张维纳校读:蝴蝶
报料&投稿:28140448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