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仲崇玉
医药行业里,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觉:医药代表的水平在逐渐下降。甚至,随着沸沸扬扬的医药代表的备案制度,认为医药代表这个职业要么趋向回归,要么趋向没落。
公平一点,与过去的医药代表相比,现在的医药代表要强太多,无论是知识结构,行业视野,还是专业技能,还是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唯一不同的是给客户的感觉,无论是拜访,开会,还是其他学术活动。客户的感觉与过去有明显的不同。可是这种不同,医药代表单方面能负起多大的责任?行业无情地向前发展,医药企业的管理体系,让团队可支配的资源和使用方式只会更加局限,医药代表被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应该如何关联?
包括我在内,很多老一批医药代表都觉得当时自己做得不错,我们把这种不错的感觉与自己的能力挂钩,现在回想起来不会觉得脸红吗?如果说回归,那么回归什么?我们可以做任何以前做过的事情,但是客户的感觉是无法回归的。
那个时候,市场准入没有现在这么大的权重,客户的求知欲旺盛,竞争对手还不需要突破底线来增加各自的竞争力;行业的高速增长也掩盖了很多尖锐的冲突,人与人相处还可以温文尔雅。公司的规定就是合规条款,公司的每一场活动对于市场来说都是新鲜的,也恰好迎合了客户自身的发展需要。这不是那个时代医药代表的辉煌,而是市场的辉煌。
不幸的是,这样的和谐发展的局面,逐渐变成了人们习惯的预期。这些预期来自我们自身,来自高层,来自总部,也来自投资方。觉得这一切都是可以持续的,直到难以为继的指标与现实发生了激烈的冲撞。
逐渐开始完不成任务。开始的不顺,从团队中的某些个人开始的。那个时候,管理者还可以责怪他们的能力问题,因为其他人毕竟可以完成任务,解决方案就是辅导他们,培训他们,开导他们,给他们压力,敦促他们进步。微小的进步都可能会更加刺激这些“管理”力量的升级,直到发现完不成任务变得越来越普遍。
团队无助感的弥漫,引发部分人对于公司战略上的质疑。可是,这些质疑只会带来傲慢的无视或者粗暴的反击,他们认为负责执行的人没有能力评价战略,甚至会将质疑者划归为问题员工。
难道以上这些就能得出医药代表的辉煌不在过去吗?这些只是现象,说明不了什么。可是有一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什么是好的医药代表?对照医药代表的工作职责描述,是不是可以评估?恐怕很难;对照医药代表的胜任力模型,是不是可以评估?恐怕也不能;更不要说产品知识考试,产品演讲,或者角色演练的打分,销售技巧的考试,报表的填写情况了,原因是众所周知无须解释的。
如果过去这么多年的实践,都不能界定什么是好的医药代表,那么过去的医药代表很难就把“辉煌”据为己有。唯一的希望,就看未来。有人说,现在呢?其实行业现阶段彰显的不是医药代表的能力,而是公司的决策能力。市场规则在改写,要出面应对新规则的,不是医药代表,而是公司的决策层。把医药代表推到风口浪尖,反而彰显决策者的不作为。
作为药企的代表,医药代表对客户的价值,恐怕也需要重新界定。所谓学术,关系,内容为王,显得太过模糊,或者太过自说自话。客户需要什么?客户仍然像以前那样缺少前沿的诊疗信息吗?客户仍然想以前那样缺少学术交流吗?长期的习惯,已经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的坚硬边界,也严重滞碍了公司内部的支持部门和管理体系的创新。
我们的讨论到了这里,又不知道会引发多少人冲动性地提问:那你说现在的客户需要什么?这个提问代表的是传统思维的惯性。我们唯一能假设的,是假设客户的确有学术上的需求。至于那需求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和客户一起来发现。
和客户一起发现学术需求。这句话实际上重新界定了医药代表的崭新能力,也提示了公司的崭新管理。这个新能力也许就孕育着医药代表或将到来的辉煌。
要和客户一起发现?医药代表,我们凭什么?
现在,我们试着去界定医药代表下一阶段的能力框架。此刻,任何人都可以采用漠视,评判,质疑,嘲讽,拒绝等任意方式,也可以选择加入我们一起探讨。总之,我无不欢迎。
新阶段,医药代表的行为目标
第一, 悬置客户的需求。
不要武断地认为客户需要什么。这一点,目前的任何公司内部恐怕都过不去。我们明确惯了,很难去面对不确定,很难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不确定,似乎就会被认定为战略上的缺陷。这简直是对战略制定部门的挑战,是对支持部门的挑战,是对管理的挑战。这也的确是个挑战。
与传统对比:
过去,我们总以为知道客户的需求。所谓探询,实际上也只是印证,因为我们的解决方案是现成的,线上线下的宣传资料为证;过去,我们总以为客户的需求是被问出来的,实际上问出来的只是客户的观点,而观点是随着不同的场合变化的。
第二, 引起客户的注意
长期以来,医药代表能做什么,想做什么,都已经形成了客户的固有印象,或者说是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一旦被识别,客户的注意力就滑掉了,走开了。对于医药代表而言,就已经失去了客户的注意力,至于你接下来做什么,只是在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已,与客户没有关系。但是引起客户的注意,需要一定的代价,如果事实上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客户是要反感的,甚至比反感更强烈。
与传统对比:
过去,我们总是用通用的语言与客户沟通,让客户一下子就辨识出我们的行为模式,也一下子就消除了客户的任何好奇。没有了好奇,也就没有了注意力;过去,我们习惯了效仿别人的做法,结果就是言行的严重趋同效应,因为独立特行是需要实力也需要代价。当然,更大的代价是失去了客户的注意力。
第三, 引发客户的共鸣
时下要与客户有共鸣,对于很多人来说,恐怕难于上青天。迄今为止,只有人教我们如何讲道理,讲故事,却从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与对方共鸣。共鸣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有值得共享的信息,有相互认同的共理,有无需思考不由自主的共情。没有一定的洞察能力,想要产生共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与传统相比:
过去,与客户共鸣并不难,因为干柴烈火一拍即合。再说,客户也许并不认为那是共鸣,更多的是他们在满足自己的需要。现在不是一拍即合,更像是一拍两散。没有共鸣,捏不到一块去。
第四, 深入对话的能力
我们多久没有就一个话题与客户进行交流了?哪一次不是打个招呼就被弹出去了?哪一次不是频频地转移话题?表浅对话,这是关系难以深入的直接原因,或者说关系难以深入的明显特征。深入对话的能力,谁又曾训练过我们?考核过我们?都说内容为王,难道不是对话为王吗?
与传统对比:
过去我们讲究对话吗?客户问“什么事”,我们如何接才能把对话引向深入?有人问客户:你的处方习惯是什么?我们准备如何接住对方的各种反应?如果对方说:“我没有习惯,该用什么用什么。”或者霸气一点:“谈不上习惯,想用什么用什么。”这样的对话可能持续吗?还有人想知道客户的处方观念,那要怎么通过对话发现?都不轻松,不是吗?
第五, 构建信任的能力
这是几近废话的建议,提及这一点只是因为我们太容易忽视。我们一直以为信任是双方的事情,实际上却在默认为单方面的事情:对方不肯信任我。单方还是双方,我们不争论了。信任是很重要的,而且信任源于自信,我信任自己,才能信任对方,对方的信任才会发生。构建信任需要用更加结构性,更加系统性的方式去一步步地做。没有信任,一切方法都不会有效;有了信任,一切方法都是多余。
与传统相比:
过去我们把什么情况当作信任?熟悉就信任吗?有关系就是信任吗?有合作就有信任吗?有学术上的交流就是信任吗?有情感才算信任吗?或者,我们真的信任客户吗?还记得上一周的周会上怎么讨论的?我们谈起客户时,是怎么个场景?
最后,不要忽视技术。任何辉煌都需要以最新的技术为内核,无论是数据,人工智能,还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拒绝技术,也就等于自毁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