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周聪通讯员 穗人社宣
这是匠心紧扣时代脉搏、技能全速奔跑的十年。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在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背后,刻印着无数大国工匠与技能人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新职业喷涌,针对时下新职业和新业态的大潮流,广州技工院校积极拥抱新经济、新职业。贴近市场,培养“人才铁军”,服务地方经济。为南粤大地培育、输送符合需求的技术人才,以支撑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
拥抱新经济培养新职业人才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直播带货已经为大众所熟知,“互联网营销师”也成为国家近年发布的新职业之一。抓住数字经济的机会,广州各技工院校也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的互联网营销优秀技能人才具备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营销策划创新能力,在广东省乡村振兴、技能助农等项目中做出不小贡献。
广州各技工院校通过建设在线营销学习工作站、云+移动电商实训基地、校园电商创业实践基地、网店运营实训中心等多间一体化专业实训室,搭建电商专业学生实践平台,为电商学子提供了真实专业有效的实践平台。“电商专业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我们会根据新职业方向动态调整,包括我们的核心课程、职业技能认定内容等。”广州技工院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电商专业增加了直播运营与管理课程、社群电商课程等,学生可学习到新的营销理念,包括兴趣电商、内容电商等。
据介绍,广州各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相关专业近年来就业率达99.75%,就业岗位涵盖平台销售、选品员、网络营销、电商美工、平台运营员等。
与此同时,广州部分技工院校在2020年开设“新媒体与互联网应用”专业,培养具有编程技术、电商营销、传播数据分析等技能的“全媒体运营师”相关人才。
戴上VR眼镜,体验一番“元宇宙”;体验非遗项目手工钩针,欣赏代表21个地市文化的盲盒手办;佩戴由3D技术打印而成的活动主题穿戴美甲……走进广州市各大技工院校,不难发现,以无人机驾驶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美容美甲师、宠物美容师、服装设计师、互联网营销师、电子竞技运营师等新职业为培养方向的专业不断涌现。瞄准企业关键技术、核心技能岗位的“订单班”“双制班”“冠名班”林立。
为何广州各大技工院校能紧贴市场,拥抱新职业?广州各大技工院校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方式,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开发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生学完一门课,就可以掌握一项工作技能,学完一个专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需要。
如今,在广州各技工院校内,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正在兴起,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制造等一批传统专业正在改造升级,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被撤并淘汰……
在“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下,广州市各大技工院校平均每个专业与7家企业(行业)合作;建立汇聚华为、亚马逊、中外运、小鹏汽车等673家企业的校企合作资源库;携手格力、海尔、美的,广汽等3000家企业组建237个“订单班”“双制班”“冠名班”;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世赛中国集训基地17个,产业就业培训基地16个。
筑起制造业人才“蓄水池”
随着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新旧职业正在交替,在离市场最近的广州技工院校内,新老专业变更也同步上演。
“技工院校根据市场调研来设置专业,根据分析岗位需求来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层次,通过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要素的分析来构建课程体系,通过企业实践和专家访谈来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建设‘工学一体’的教学体系。”广州市人社局技工教育管理处处长韩庆旗告诉记者:“我们还通过课程要素的调研来建设教学资源,通过就业质量调研来考究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适应性,形成非常完善的闭环。”
校企双制,工学一体,这样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使得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一毕业就可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学习就业“无缝衔接”,有力地支撑制造业的发展。
人社部、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人,202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万人。而在广东,每年有近40万的技能人才缺口。
这些人从哪里来?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技工院校瞄准新产业、新职业、新业态,促进技能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与行业产业企业的需求侧全方位对接,成为制造业人才培养“蓄水池”。
在广州市人社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市技工院校紧密对接21条“链长制”产业链,重点开拓各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据统计,广州各大技工院校今年新增“冠名班”“订单班”123个,新增对接21条“链长制”产业链16家,为学生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平台。今年以来广州18所技工院校新增77个专业,其中6个新增专业纳入广东省技工院校特色专业目录。
为地方经济发展增值赋能
目前广州市技工院校共有26所,其中技师学院7所,技工院校共有在校生11.05万人。技能人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其实,广州技工院校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其所属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当地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是广州技工院校自身发展过程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州技工院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广州市人社局的指导下,积极搭建政校企战略合作平台。推动技工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政、校、企协同推动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上深度融合。逐步形成政府搭台、学校唱戏、行业参与、校企合一的良性互动局面,有效促成多方共赢。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广州技工院校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任务——助力广东智造,赋能湾区建设。
与此同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人才湾区”起步成势,广州技能青年将共享更大舞台,在不同岗位上以精湛技艺展现新时代青年技能人才的青春风采。在广州技工院校里,学生们信心十足,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我从不理解我的专业到现在以我的专业为荣,现在我感受到政府对技工自上而下的支持和大家自下而上的拥护。”一名来自广州技工院校的学生告诉记者。
近3年来,广州市技工院校深入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共培养十余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就业率达98%以上,90%留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占比65%,主要分布在服务业、电工电子业、信息业等14个行业大类,88.7%从事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企业用人满意度在90%以上,技工院校毕业生扎实肯干,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广东技工”的代表。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沫依
校对 | 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