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的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周伯通被黄药师囚于桃花岛山洞15年,反倒潜心修炼《九阴真经》上卷的内功心法,15年后出洞时,武功已是天下第一。而东邪黄药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遁甲、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却对武学有失专注。
文 | 尹莉娜 严瑞
编辑 | 杨中旭制图 | 刘曦然 李紫雅
“公司今年准备提高几个点的营收呢?”2021年初,好大夫在线的商业咨询顾问正在为他们制定策略。
王航(好大夫创始人、CEO):“今年的目标是提高服务质量。”
咨询专家语塞半晌:“可是做生意要制定明确的商业化指标,最基本的营收目标都没有,我怎么帮你?”
王航把头一摇,最终俩人谁都不服谁。
今年是好大夫在线成立的第15年,王航又在全员大会再次重申“三不法则”:一不赚药品利润,二不接医疗广告,三不开实体医疗机构。
创业15年,据公开报道显示,好大夫在线已经历5轮累计2.73亿美元融资,但其至今仍未盈利,也没上市。其投资方中,有的已经“陪跑”超过10年。而在过去的10年中,O2O平台美团港股市值越过万亿大关,小米爬升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二,当年与王航在360同时创业的老同事们,也早已实现财富自由,在海外定居多年。
同在互联网行业,同为各自赛道内的头部企业,财富的增值却有天壤之别。有投资人评价,王航是互联网医疗行业里最靠谱的创始人,但他带领下的好大夫在线,比起公司来说更像个“公益组织”。
所以,这些年来,好大夫在线究竟在忙些什么?
01 “我又笨又胆小,有的钱不敢挣”
王航对外一向低调,不过今年7月,这次公司内部全文公开的发言里,他破天荒地犀利起来。
——“很多人立下雄心壮志,说‘要改变中国的医疗’,但实质上,他们并不关心患者的痛苦。大多数人只是觉得这个行业能赚钱。”
“他们工作肤浅、看重短期回报,一旦发现它不好玩、遇到困难、或者碰见更好机会,就会立刻拍拍屁股走人。”
“我们有很多同行,核心业务是卖药模式。有些甚至在打擦边球,试图把线下的药品回扣包装、粉饰之后,迁移到线上。”
翻互联网医疗企业的财报,“能赚钱”的生意无疑是“卖药”。2020年,平安好医生总收入68.66亿元,医疗服务板块占比低于23%;京东健康“零售额”(医药及健康产品销售额)167.7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86%。
一位互联网医疗行业高管对《财经》说,中国医药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但以药养医仍然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对投资人而言,卖药和上市,是唯二之选。
与“卖药”相似的商业模式,比如医疗广告、线下医疗机构连锁,都被王航列入公司业务禁用名单。“三不原则”即为此——不赚药品利润、不接医疗广告、不开实体医疗机构。
王航开玩笑地向《财经》解释好大夫在线“三不原则”说:“因为我们又笨又胆小。”
图/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在15周年内部庆典上发言
不赚药品利润,因为“以药养医”已没有未来,集采和医保谈判持续震动市场,做互联网医疗卖药,恐怕几年后就打水漂;不接医疗广告,是创立之初就定下的原则,因为医疗知识太专业,普通人无法辨别医疗广告里的信息是真是假;不开实体医院,是担心制造垂直垄断,线上病人往平台线下诊所导流,导流和现金流当然重要,但不忘初心更重要。
“又笨又胆小”,也延伸至融资当中。
此前一次融资洽谈中,王航已经与A机构谈好了条件,突然半路杀出的机构B表示十分看好、想以翻倍估值抢标。王航和合伙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懵掉了”,最终,他们婉拒了这位投资人,理由是自己“不值这个价”。
“过度抬价有毒啊,”王航认为,估值溢出将带来巨额风险,“这种投资好比击鼓传花,停到谁手里谁就是接盘侠。所以,催促创业者一轮轮加速融资、火拼上市、制造泡沫,这是定律。”这些年来,他也目睹了太多的创始人,在拿到超高估值后,背离初心,沦为资本的打工人。
王航选择投资人的条件,严苛到有些“离谱”。他眼中“合适的钱”,要做到基金时间长(最好超过10年)、出资人不急于回报、价格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说白了,就是真正的长期价值投资。
成立15年来,好大夫在线有过媒体公开报道的融资共5轮,累计金额仅2.73亿美元。一家竞对,5轮融资总额超90亿人民币;平安好医生后期单笔融资金额就要4-5亿美元。
一名前员工曾“吐槽”老板此举缺乏战略眼光:“来回来去都是老业务,能赚的钱都不赚,有前景的(业务)都被阿里京东美团干了。”
不仅不愿加快上市赚钱,为了提高平台医生的服务质量,王航还把平台重要的收入来源——“诊费分成”拿出来作为给医生的奖励。从去年开始,他提出按照平台对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要求设定梯度规则,表现越好的医生,分成越多,甚至能拿到100%分成。
按次收费、按单分成,收入一目了然。服务订单越多、购买频次越高,平台收入就越多。放眼望去,平台莫不如此。
但这不是王航的逻辑。
02 王婆卖瓜,要敢卖敢吃
王航的逻辑,说来也简单,“其实和餐饮行业逻辑差不多”。有些餐饮店的员工不仅不会在自己工作的饭店吃饭,还会游说亲朋千万别吃,原因不言自明。好饭店最高级的标准,就是做出的饭员工敢吃、愿意吃甚至喜欢吃的饭。
互联网医疗也是做饭,问题有二:一、公司员工自己或者自己父母生病,放不放心让自己平台上的医生看?二、如果放心,愿不愿意为之花钱?如此说来,将诊疗服务真正搬到线上,说难,也真的难——因为医疗价值与现行互联网逻辑,一个求稳求真、一个野蛮生长,完全背道而驰,且这种悖论长期难以改变。
看病救人,没有野蛮生长、烧光了还能重新播种的机会。这个道理,并非好大夫一家懂,所有互联网医疗公司都懂。然而,据医药行业投资专家分析,几乎所有互联网医疗公司,都还在真正的互联网医疗门外打转。因为打转公司们忽视的是,“线上”医疗,很大程度上,功夫还是在“线下”。
就说数据。任何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价值都是数据集成,而互联网平台的盈利模式多少都靠数据“注水”。各种点评都可以刷单,“好医生点评”是不是也可以刷单?哪个医生好,哪个医院好,哪款药物好?大数据推荐处处能注水,每滴水统统能换钱,靠水分形成流量池垄断——此后就算推荐虚假、体验糟糕透顶,垄断业已形成,独大者总可以烂得“无所畏惧”。
王航说:“这些(注水)数据统统都能挤出来,也必须挤出来,设立防水机制,患者才觉得你可信,医生才觉得公平。”
图/好大夫在线公司的公开墙上,平台每日的实时滚动数据(摄于2021年12月30日午间)
好大夫是从做医生点评的想法起步的。成立之初的几年里,公司只做一件事:“扫医院”。想建立一套能把数据水分挤出来的信息集成机制,最基础的就是收集信息。从最基础的医院、医生开始,简单的姓甚名谁、出诊时间、诊治领域、从业经历。说来奇怪,按理说这些信息只需要最机械的收集方式,张开嘴、迈开腿即可;但就是最简单的信息,当时却没有一家线上平台能做好。
这件事上,王航的理念很像左晖。当年的左晖,踏入虚假房源遍地的中介行业,打造出链家系“房产帝国”(即现在的贝壳找房),王航也想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做那个蹚浑水、建高楼的人。
在王航看来,贝壳找房的成功有几个关键点。第一,用真实数据消解房源信息差,通过人工记录逐盘建立“房源字典”;第二,开创抽佣金-零差价的商业模式,让房产中介摆脱欺骗污名,成为有尊严、被信任的职业;第三,将房产交易服务拆解为多个标准化流程,不同流程由不同类型员工完成,协作效率提升。
4年前,左晖在接受《财经》专访谈及贝壳找房的哲学时说:一,从0到1要慢,从1到N就会快起来;二,我们的哲学,慢就是快。
好大夫的“扫医院”就如同建“房源字典”,做医生、医院的全面数据库。平台诊费分成作为收入来源,和中介佣金相似。在线问诊流程的标准化,就要回到一开头,王航与商务咨询专家的分歧上去——疾病千奇百怪,医患二者既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又时时超脱于简单消费关系——想提高服务质量、打磨到100分,难于登天。
使用平台的医生们深知其难。最早一批“进驻”好大夫的医生里,包括了专司静脉曲张诊疗的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他早年就职公立医院,曾先后负责创办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血管外科、杭州三院(杭州市血管外科中心)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每天早上都登陆好大夫在线平台,免费问诊。
后来,张强从公立医院“出走”,创办了中国首个医生集团,也在不断探索线上诊疗。今年,他尝试开展视频连线“空中门诊”,逐渐撑起集团门诊总量的20%。
线上诊疗方面,张强有发言权:“它是一项特殊的技能,甚至可以形成一门专业学科,国际上已经有人开始专门研究互联网诊断学。”他总结道,“相比于传统线下问诊,医生在网络上行医,是一件极其复杂、需要高度规范的事情。”
这做起来虽然难,但在张强看来,“张强医生集团仅聚焦某一专科、且医生属于集团员工(比较好培训),毕竟简单些。好大夫在线不但提供全病种诊疗服务,与全国各地医生并无隶属关系,要为不同医院、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海量医生制定标准、统一规范行为,这件事情的难度更是超乎想象。”
相比全病种,张强认为更精准的在线问诊/健康管理平台实现起来会更容易。他以深圳怡禾健康举例,讲它专注于母婴健康服务,相对专一,就代表好控制、更现实。“平台对医生考核指标非常严格,患者满意度也比较高。”他说。
医生不归自己管、医院不能自己开、标准规范前无古人、互联网诊疗支付又难以大范围接通医保……如此想来,王航的“新医疗梦想”着实是难。带着这样一个梦想的他,被市场部员工华昂形容为,“不符合既定认知,很多事都要反着来。”
03 是医疗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医疗
华昂告诉《财经》,好大夫在线注册医生约24万,这在王航眼中,“足够了”。这依然有悖于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的规律——同行里,医联成立第3年,对外公布的实名认证医生达43万;这一数据在春雨医生是63万(截至2020年8月)。
不过,张强与王航观点一致。“平均每个人一生当中,真正需要的医生,大约不超过20个,大家找医生都是要找好的,认准了之后就不会轻易换。所以现在互联网医疗平台最大的一个悖论,就是各家都号称有几十万医生,但是对患者来讲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但接下来,王航还要在一个靠医生问诊来撑起的平台上,对中流砥柱大专家们“横加干涉”,把医生管得浑身不得劲儿。
知乎相关话题中,常有医生“吐槽”,好大夫在线“管得太多,规矩太过变态”。而好大夫的医生运营人员也一肚子“苦水”,因为执行平台规则而常常被医生责备。
其中有条人脸识别“防假冒”的规则,就曾掀起过一番风浪。它要求医生操作账号必须经本人人脸识别。这是为了防止有些“大医生”让下级医生使用自己账号登录。一旦发现此类情况,运营人员将关停该医生服务,即便大三甲的院长主任也不例外。
此规定一出,确实戳到了不少“大医生”的痛处。对他们来说,时间太宝贵了,不说科室主刀的主任、专家,动辄上下手术台,普通门诊医生在大三甲坐诊,每天也能接待上百病人。忙得不可开交时,“代诊”算是业内共识,俗话说“有需求就有市场”,主任专家们当然永远都供不应求。
公司内部也有不同声音。一线运营人员觉得:“大医生、大专家,是要靠‘抢’的,怎么可能关停人家的服务?得罪了大专家,之后怎么做?”
但王航坚决认为,不同医生的服务一定要对应不同的服务定价。王航说:“需要干预的大专家,我会亲自去拜访,亲自去沟通。”他进医院笑脸相迎接受“训斥”,然后跟专家们较真,直到对方承诺亲自使用后才能再次开通账号。
关停大专家账号是“表”,让医生挣有尊严的钱是“里”。在国际上,一所医院的收入70%来自于医疗服务收费,30%来自于检查、药品等收费项目,这是公认比较理想的状态。但中国的现状则相反,例如《人民日报》2016年评论文章《让医疗服务价格回归本位》时提到:“输液2元,给住院病人进行一级护理9元;十几个人做一台手术,总共才800元……可是药费成百上千、检查费成千上万。”
王婆卖瓜,要店员敢吃,就要做到让大专家也敢推荐自己的亲人用平台看病。如果专家自己使用账号都是找手下的医生代诊,他如何相信其他所谓专家账号?
坚持为医生专业付费这种难而正确、需要长期坚持的事,王航从不动摇。
其实,网站建立起不久时,某事业部负责人与公司高层起过一次冲突。他觉得产品服务应当以订单量为导向,提高复购频次,订单量就是价值。但王航要求事业部抛开订单,专注安全性、满意度等关键词。和开头那位商业咨询专家一样,事业部的负责人不能理解,“干活不为了挣钱,有毛病啊?”
后来按王航的思路做下来,在长达半年以上,业务数据都没什么起色。但是,在兼顾安全性和满意度的整个系统搭建完毕、跑通之后,业务订单量就开始显著增长,并且最终保持着不错的长尾效应。
公司内部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曾经身为好大夫在线技术人员的张恒龙告诉《财经》,他发现,留在好大夫在线的员工“两极分化”,“要么就是一待六七年甚至更久的老员工,要么就是刚毕业进公司一两年的应届生,前者已经完全认同公司的价值观,后者则刚进入社会比较‘听话’。”
很少有人从一开始就能适应,不少人会一直据理力争,也就是“两极分化”后中间的那部分。《财经》采访团队问道:现在如何与还在据理力争的同事相处?
王航以略带顽皮的口吻回答:“双向选择,不合适就分手了。”
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北大人民医院原院长王杉表示:互联网会进化,再过些年,这个词汇可能会消失,但医疗不会,“是医疗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医疗”。
在互联网席卷千军如卷席,重塑了零售、出行等赛道之后,20年来,人们发现,医疗这一赛道始终未被颠覆。最初,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的口号就是颠覆,王杉曾与之激烈论战。当春雨渐渐被人忘记,整个行业也历经近些年的资本浪潮起伏,洗尽铅华之后,长期关注这一赛道的专业人士说:互联网医疗也好,医疗互联网也罢,其底层是医学逻辑,而非快钱逻辑。
脍炙人口的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周伯通被黄药师囚于桃花岛山洞15年,反倒潜心修炼《九阴真经》上卷的内功心法,15年后出洞时,武功已是天下第一。而东邪黄药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遁甲、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却对武学有失专注。
懂周伯通的,只有一个差了他两辈的笨小孩郭靖,两人在山洞中一见如故,结为兄弟。
04 等风来
尽管现在的投资方都是精挑细选而来,但15岁的好大夫在线也已过了与投资方你侬我侬、凡事好商量的“蜜月期”。王航向《财经》坦言,自己要特别感谢投资人的宽容和理解。
要知道,好大夫在线的投资方中,有的已经“陪跑”10年有余。10年时间,足够020平台美团港股市值超过万亿,小米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苹果之下、万人之上。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资本的真正欲望,永远是全身而退、百倍回报。王航就是不愿意拖着半成品、踩着高估值亏损上市,他认为,好大夫在线必须要实现自我造血,才会考虑上市。
但自我造血,谈何容易?
北方某三甲医院的运营负责人告诉《财经》,几乎所有公立医院都不明白自己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不说如何脱开现行制度中心定义医事服务费,医院连器材的折旧成本都从未计算过。
“说实话,真的不知道公立医院这么多年是怎么活下来的,”受访者无奈道,“反正就是稀里糊涂地都弥补上了。”
这个“稀里糊涂”的弥补措施,又怎能为外人道也?但对于好大夫在线来说,这一关过不去,它就没法实现商业闭环的“最后一公里”。没有最基本的标准,就没有按照医生能力定价的依据,上文中的王婆也好、会员制度也罢,统统只是理想。
“以贝壳找房举例,公司的发展,其实跟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相关。有一段时期,贝壳估值快速上涨,因为当时房产投资性需求到了爆发期,整个行业水涨船高,头部企业成长自然会快。但看现在,随着‘房住不炒’的调控措施落地,贝壳找房的股价也在持续下跌。”
能否完成互联网医疗最后一公里,还要“等风来”。风来之前,真理还不算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王航笃信“长期主义的胜利”。
今年来,国家开始不断出台政策,从打击以药养医、医生薪酬改革、实行按病种付费的DRG制度……各个方面,开始对医疗存量资源运转、医生薪酬平衡等各种问题动刀。
图/2021年9月中央八部门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
东风的涌动,似已初露端倪。但好大夫在线仍在伺机而动。
好大夫对未来的规划里,比较看好会员制,用户在平台一次性购买一年的服务包。
这是Costco(开市客)赖以成名的商业模式。这家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超市商品质量上乘,“中间商不赚差价”,但会员们需为他们所享受到的优质放心服务埋单。王航看了看自己平台上的近24万名医生,心里有底气。
但好大夫这个项目尚未全面铺开,仅面向为数不多的一些银行、金融企业等领域拓展渠道,以极低价格从企业员工会员福利开始试水,看能否积累出一汪小用户池。
而作为平台运营基础的在线问诊服务,虽然是医生自主定价,但医生普遍的心理对标,仍以自己在公立医院的“特需号”为参照。有人提出,商业公司应遵循市场化机制,无需受公立医疗体制制约。但王航认为,现阶段医改进程尚在推行当中,贸然大幅提升医疗服务价格、属于过度乐观,并不理智。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一旦提升,事实上是整个医疗服务市场天花板的进一步上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国实现“医药分开”之路,用时长达40年之久。
纵向比较国内情况,为医生服务付费的理念,仍是小众中的冷门。
去年4月,钟南山因“1200元天价挂号费”被舆论抨击,有网友认为,“小城市普通人去看病挂个号也就几块钱的事,这么贵,就代表(钟南山)只为有钱人看病”。疫情期间,另一位“明星医生”张文宏,也曾因年薪百万遭到网络质疑。这类案例,并不在少数。
在中国当下的医疗体系中,有医保支付、免费/低价医疗的基础逻辑在前,付费医疗想要被社会普遍消化,并非朝夕之功。
05 尾声
每天,都有很多人托人情请王航找医生看病。他讲:“有一天,360的老同事从加拿大打跨洋电话过来,让我帮忙找医生做手术。我觉得那会他可能在想,王航这人还是有用的,虽然平时用不上,偶尔用一次,还真挺好用!
“哦,其实还有友商悄悄找上门,用好大夫在线的服务。”他的语调稍微扬起。
当老友们调侃:“360上市、退市又上市了,你还在吭哧吭哧创业,笨不笨?”王航开玩笑说:“你们好好挣钱,挣了钱来我这里花。”
《财经》向王航提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2016年之后好大夫在线除了提升服务质量,几乎不干别的。那么,这条道路的重点和目标在哪里?
王航回答得很干脆:“不知道。”
略顿了顿,他说:“就是想让大家看病不那么难。”
(作者系《财经》研究员,海若镜对本文亦有贡献。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华昂、张恒龙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