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靠内修,遇到好的老师带进门后,更多的还是靠自己摸索和积累。当最终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风格后,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6月,随着各地幼儿园陆续复课,排在复课队尾的线下培训机构就像被松绑一样,陆续恢复花式宣传。票圈、群聊、论坛、短信,能用的渠道统统用上,而其中出场率居高不下的一种班,就是语言艺术班。
在看了这些班的广告语后,我非常纳闷,到底这些班是想教什么呢?
让你的孩子敢于说话、勇于表达——这应该叫练胆班吧?
能说会道不吃亏——嗯!看谁不顺都能怼!但能说会道不同于叽叽喳喳,是建立在理据之上的,那么教的就应该是逻辑条理。
口齿清晰,舌不打结——不倒字地快速说完十个绕口令能证明什么?只能证明你把口腔肌肉群当成肱二头肌来练,而且还练得蛮到位!
明日主持新星就是你——画饼吧画饼吧,明日我还是上市公司主席呢,只是后面省略了一大堆前提。
语言是一门艺术,艺术就需要学习——太政治正确了!如同“生而为人就要努力活着”。
唉,不怕得罪人地说,如今市面上的语言艺术班,八成以上货不对板,如此遍地开花是谁给的胆?
此时此刻,我真的很想套用星爷在《少林足球》的句式说一句:“语言,并不是这么学滴。”
01 语言的模仿是从生活中来的
前段时间,不少网友都被钟美美小朋友的模仿视频霸屏了,尤其是模仿老师的那几段,确实生动自然、惟妙惟肖。
中戏毕业的青年导演苗九龄夸他是“节奏感小天才,信念感小天才”,说他的吐字重音比许多中戏本科艺考上来的、又有两三年表演训练的表演系孩子还要强。
著名编剧史航感叹:“这孩子以一己之力,把我踹回了少年时代。”
这都说明,钟美美的模仿能给予人强烈的生活感和真实感。
但是,自钟美美被学校建议多拍正能量作品而转为模仿志愿者后,许多粉丝都觉得少了以前的那种味道。之所以感觉不对,是因为钟美美对志愿者的模仿仅能停留在表面。但这能怪谁呢?他本来就不熟悉志愿者这个群体,可能只在路上见过,匆匆一瞥又能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影帝影后级的演员为了揣摩角色、体验生活,少则也得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啊!
而钟美美在学校,几乎每天都能长时间接触老师,对老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语气语调都非常熟悉,细致到老师捋捋头发、清清嗓子、瞪瞪眼睛、摸摸那身貂是准备发哪个级别的飙,甚至连语尾会用哪个叹词都一清二楚!
有天赋如他,又哪能不传神呢?
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就是模仿。那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婴儿就是在无数次将语音和图像、行为、感觉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学习母语的,继而是语调与情绪的连接,等婴儿基本解通这些密码后,便开始模仿语音、语调再到语言组合的顺序,掌握最简单的语法。
这种模仿是从长时间的生活中而来的,需要一个稳定的、熟悉的语言环境,让自己的大脑像海绵一样,全然浸润在里面不断地吸收。
请问,你们还以为一个学期十几堂、每堂45-90分钟的语言课,可以扭转孩子的语言习惯吗?
如果孩子回家后依然面对着只问冷暖饥饱的父母,那就别指望孩子能给你脱胎换骨的惊喜了。尤其是对低幼的孩子来说,报这种班更是毫无必要,除非你有很多钱没地花,且没时间带娃。
只要父母多跟孩子对话,在孩子面前多注意自己的语言、语气,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这就已经是最好的语言初级学习了。
而在这个初级阶段,别提什么艺术,孩子纯粹在照搬,等于学功夫只学了个招式套路,仅能把动作比划出来而已。
02 语言的准确运用需要经年的累积
遇到不会说话的人,那感觉真的很丧很无力!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遇到识于微时的朋友本来很高兴,无奈朋友开口就爆他猛料,说什么曾经一起放牛,一起偷东西,趴在地上跟人抢吃的,朱元璋被红草根卡住了喉咙,全靠这朋友才大难不死……朱元璋觉得颜面扫地,唯有用砍刀伺候了这位那么会“话当年”的朋友。
还有《冰雪奇缘2》中,克里斯托弗三番五次辞不达意、越描越黑、叫人无比捉急的求婚:
能够准确、流畅、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懂得分辨什么语言是伤害人的利刀、什么语言是宽慰人的良药,并能运用自如,这是语言学习的第二个阶段。以上例子,都是在这个阶段出了问题。
而在上述要求中,有什么是能通过短期语言学习班解决的呢?流畅和清晰是可以的。
也就是训练口腔周围肌群,通过高强度的肌肉训练,令相关肌群能承受起快速说话或反复说高难度音节时的运动强度;另外还有气息的运用、发声位置的调整等,都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提升。
如今市面上的语言艺术学习班,大多数教的都是这些 。
然而,这些技巧练的只是外家功夫,要懂得怎样准确表达、分场合说话、顾及别人感受等,则需要良好的“内功”修为。
这与第一阶段一样,要有稳定的语言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家庭语言氛围,可让孩子长期收听、收看发音标准、用语规范的节目),还要通过阅读等手段进行长期的文化积累,绝对没有促成班!
而当孩子达到以上要求了,也还远远称不上是学会了“语言艺术”,顶多是练武练到能较为准确地出招和拆招的级别。
03 语言的感染力来自于真切的感受
什么才叫“语言艺术”?
我认为,能让人感受美、满足人审美需求的手段都可以叫做艺术。而语言艺术,就是以语言作为传达“美”的载体。载体还有很多,包括绘画、摄影、音乐、影视、园艺、空间设计等等。
现已八十多岁高龄的语言艺术家缪燕飞老师曾为了一句话,在配音室里磨了半个小时,而那句话只有一个字——“啊”。被揪着不放的青年配音员有点抓狂,不理解为什么一个那么简单的字要耗费那么长的时间,而且觉得观众不会注意到。
缪老师说,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演员,绝不能存侥幸之心!如果这个“啊”说出来是没有意思的,那么它就仅仅是呼出来的一团气。正是因为无法说更多,才会用“啊”来感叹;又因为它可以承载很多不同的情绪,所以一定要区分开。
它可以是赞美的,是惊喜的,是恐惧的,是悲伤的,是愤怒的,是绝望的……再加上不同性格的人表达情绪的方式和强烈程度有所差别,当身处开阔、局促、安全、危险等不同环境时的情绪流露也会不一样,这便有了许许多多的组合。
你说,这一句“啊”,简单吗?
如今市面上有那么多工业化、功利化的语言艺术班,也难怪有越来越多人相信——只要能开口说话的,经过一轮特训,都能成为配音、主播或演说家了。
我只能说,语言无促成,报班需谨慎。何况,语言靠内修,遇到好的老师带进门后,更多的还是靠自己摸索和积累。当最终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风格后,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转自有间大学)
下一篇:官宣!哈市这25所,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