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将成为教育企业转型的关键之年。政策方向的转变、新赛道的布局以及现象级人工智能产品的出现,将引领着教育行业迎来新的增长点。从儿童早期教育发展到综合素质提升,从专业技能培训到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各类教育赛道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和商业模式。不同领域赛道机构如何才能在这一轮行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
4 月 20 日下午,由腾讯云、腾讯教育、多鲸联合主办的「发现教育新势力」第二期论坛在线上举办。第二期论坛上,五位来自学前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教育服务商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商业领袖和创新精英带来主题演讲,共同找寻教育产业发展的多种可能,探讨教育产值增长新方向。
2023,教育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机构如何在细分赛道上夯实业务基础、拓宽获利渠道、实现品牌产业化,成为教育界同行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论坛开场,教育咨询机构百年育才联合创始人李中正就《教育品牌连锁复制之道》做了主题演讲分享。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与政策更新,教育行业的新业务需求不断涌现。如何发掘「供小于求」的红利赛道,如何把握企业转型的关键机遇,并将其产业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百年育才自企业创立以来,从提供信息服务的教育咨询公司发展为如今集品牌化、标准化、科技化、规模化一体的大型教培机构,对企业发展每个阶段的盈利点作定位设计,不断拓宽业务渠道、发掘增值方式。十几年来,百年育才走过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模式,在打造教育连锁品牌方面有资深的经验之谈吐。
在公司初创时期,李中正及其他联合创始人将目光转向了高考升学咨询服务,通过 To C 端提供服务为营利。随着业务逐渐壮大,百年育才在多地布局直营校区。当 12 家直营校区全面实现盈利之后,百年育才创始团队开始思考如何规模化扩张,经过深入学习和探讨业务扩张模型之后,做出如下判断:全部走直营扩张路线,将面临人员招聘难,管理难等现实问题,因此决定走整店输出路线。因此,百年育才决定做品牌加盟实现转型。在加盟连锁扩张过程中,百年育才尝试了多种扩张模型,皆有所收获,但是不得不面对盈利模式单一、过度依赖人力资源等问题。
在第二阶段,公司决定转变复制模型,开始从 To B 端口获利。公司成立百年育才商学院,服务对象从高考师生拓展到 K12 文化课程培训机构,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之下,落地售卖培训课程项目,以完整的上游供应体系升级子机构的复制能力,拓宽获利渠道。
在第三阶段,公司将发展目光转向 S 端( To Supply ),即上游供应:所有校区统一大数据系统,高考志愿人工智能系统,同时业务延伸至海外留学,大学生就业等板块。
在最后一个阶段,李中正称:「要赚资本的钱」,也就是所谓的 To I 端(To Investment)。公司主要通过 VCPE (私募股权)、资本并购、二级市场独立上市三种形式实现资本变现。
最后,李中正强调,「教育培训行业特别适合走托管联营式合作模式」。教培机构轻资产的特点,使得「托管联营式合作模式」发挥巨大的效能。在这种裂变机制下,甲乙丙三方权利分责,甲方提供供应链、派驻店长与员工来指导管控乙方加盟商,并允许丙方(店长/校长)分股参红提高其对于徒弟培养的积极性,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不断培养发展优秀人才。通过这种「店长裂变机制」实现品牌规模化、连锁化复制,走长线发展赋能增长道路。
2021 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为青少年体育培训事业带来了极佳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资源、监管和考核。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青少体培考核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峰玮就青少年体育政策解读和前景展望发表了《从国家青少体培考核资源,谈青少年体育培训发展和前景》的演讲。
张峰玮透露,当前国家青少年体培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在学前教育普惠制改革、教育「双减」等政策影响下,许多教育公司纷纷转型,曾经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涌现出了 5 万多家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增强青少年体育素质、强健青少年体魄是国之大计,近年来国家提供强力政策扶持,无疑在体育赛道上下足了强国强民的决心,为青少年体育培训打开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十大以来,「重视青少年体育发展」成了国民教育的关注所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台相应政策,直接或间接推动了青少年体育培训事业。同时,多个政策中都强调了培育和发展青少年体育文化,以及对全民健身体育运动制定统一标准。国家体育总局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强调体育文化要取得新建设,尤其加强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并就体育运动水平成立等级工程,按照科学合理、便民利民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规范、面向全体公民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评定政策体系,建立体育运动水平等级称号体系、等级标准体系。
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不只是体育运动技能的培训,更应包含该运动项目的体育文化精神的学习和实践,做到「以体育人,以文化人」,实现全面综合发展。「体育培训对青少年的人生影响是一阵子,但体育文化精神的影响却是一辈子!」张峰玮表示,当前从国家相关单位层面,缺少把体育运动文化和体育运动技能相结合的科学分阶的培训综合考核,并就相关培训颁发权威部门的培训考核证书,以正面激励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和相关单位。
作为被聘请的主要规划运营专家,张峰玮介绍了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发展中心推进的有关「体育文化培训综合考核项目」。项目下分四大体系,从设立青少年体育文化培训综合考核、设立专门科研课题、举办体育文化小使者和体育小记者选拔活动、召开年度青少年体育文化培训大会表彰优秀机构和学员这四大体系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对于过程中的体培机构培训监管问题,张峰玮介绍,国家除了通过非学科培训监管体系,也将会陆续出台规范青少年体培机构课程的专业认证,青少年体育培训及其赛事活动的正面激励体系如证书等,如总局颁发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基本要求》(意见稿)。他还强调,项目必将从品牌提升、专业赋能、服务深化等方面,全方面助力青少体培机构,带领他们加入到国家青少年体育文化培训及体育文化建设中来。
张峰玮坚信,中国青少年体育将迎来美好的发展前景。青少年体育健康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各界迫切关注的问题,也是民生导向,举国上下全力支持的事业,对于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回应家长关切有较大意义。同时,青少年体育产业也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产业,在国家规范要求下的商业化、资本化运作机制下,青少年体育发展一定能迎来良好发展。
近年来,随着出生人口的持续下降,我国在园儿童的总量规模进入剧烈收缩期。面临市场供需变化,学前教育行业应如何应对?东方之星事业部总经理郝婧带来以《学前教育:穿越周期的时间窗口在哪?》为主题的演讲,分享她对于这一现象的观察和看法。
东方之星是中国思维教育的开拓者,在成立之初就明确走创新发展之路。如今,作为一家有着近 30 年历史的老牌企业,东方之星为国内万余家幼儿园提供优质、创新的内容与服务,为众多受教育者带来了思维教育的新选择。
然而,随着出生人口规模持续下降,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郝婧指出,学前教育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逆转。2023 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出生规模下降提速,预计人口负增长可能在 2027-2030 年之间出现,到 2035 年,人口增长率将达到-2.18‰。
作为学前教育行业的从业者,郝婧对这一趋势的体会尤其深刻。首先表现为在园儿童数锐减。据教育部统计,2021 年在园儿童的数量为 4800 万人。而 2035 年的预估数据有两个,乐观估计为 3164 万人,保守估计为 2461 万人。这意味着,到 2035 年,在园儿童的数量可能会锐减 2000 万人,达到了接近 50%的下降率。相应的,我国城镇和乡村幼儿园的数量也将出现锐减。其中,中国城镇幼儿园的数量将由 2021 年的 19.63 万减少到 2035 年的 10.5 万,乡村幼儿园由 9.85 万减少到 7.6 万家,甚至可能会减少更多。
然而,郝婧认为,实际情况可能比想象中更加严峻,最大的挑战不是在 2035 年,而是更早。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 年新生人口数量在 1062 万左右,2022 年下降到了 956 万,2023 年更是预估不超过 800 万。这意味着,到 2026 年,在园儿童数量将锐减近 2000 万,园所数量将下降至 19.52 万,已经逼近了 2035 年的预测数据。经过近几年的断崖式下滑,郝婧认为,留给学前教育从业者的,其实只有三年的时间了。这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窗口,我们需要为未来做好准备,而不是等到 2035 年再采取行动。
面对严峻的变化和挑战,东方之星在两年前就明确了应对的战略:让教育更回归教育,更注重教育品质和内涵的高质量发展。郝婧认为,东方之星作为一家教育内容的提供商,只要坚持自身的优势,满足幼儿园对高质量教育品质的要求,就能够在这个行业里保持竞争力。
经过两年的筹备,东方之星明确了继续深耕学前教育的决心,同时看到了新的机会。郝婧认为,数字化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带来的提升和改造空间是显而易见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借助互联网的普惠性优势,为广大的幼儿园举办者和一线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数字化教育内容。去年,东方之星推出万放数学作为新的业务方向,同时坚持将课程作为核心的内容组织形式,将努力借助新技术手段和市场机会,创造更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供给方式。
提及 ChatGPT 带来的人工智能浪潮如何影响学前教育领域,郝婧表示,现象级的人工智能产品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倒逼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东方之星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对教育的前瞻思考,即更加注重培养学习能力,让孩子学会学习,包括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和认知方面的培养。国家也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因此,郝婧认为,未来的教育应该以培养孩子的基本核心素养为重点,包括科学精神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受益于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的刚性需求,成人职业教育成为培训机构入局和转型的热门选项。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布局成人职教,如何在该赛道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有讲课堂副总经理肖思琪带来《用服务视角打造职业技能领域的教育轻经营模式》为主题的分享。
有讲课堂是一家专门做成人职业教育的在线付费平台,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希望能够为青年提供更多的人生选择。肖思琪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的解决方案及其对行业的意义几个角度分享了有讲课堂近几年来的经验和感悟。
首先,作为一家在线付费平台,有讲课堂只能通过线上方式进行营销和服务,因此其遇到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流量问题。一方面,知识付费平台的推广成本很高,如果付费平台无法有效控制推广成本,就很难获得足够的用户流量,甚至可能导致负盈利的情况。另一方面,课程更新速度减缓、服务质量薄弱、行业低价竞品繁多等原因,也导致用户对平台的粘性较低,持续付费意愿不高。此外,近期微信各平台的触达效率持续降低,导致用户流失严重,内容获客困难。这样的形势迫使有讲课堂寻求改革的方案。
肖思琪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线教育平台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更优质的内容,探索更多的营销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的流量池,让在线教育平台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如何通过项目来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增本降本增效的目标?有讲课堂主要从管理、运营、课程三个角度进行了改革。
首先,在管理层面,用人力、业务双视角搭建服务型人才体系。一方面,搭建服务型人才梯队并分层管理,提升员工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对应职级的绩效考核方案,将服务定位为最终目标。通过搭建人才框架,明确每一个人职级在哪里、在做什么课程,以课程为出发点,促进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
在运营层面,肖思琪提出,成人教育的运营与儿童教育不同,需要更加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此,有讲课堂实行「私人管家」与「趣味性运营」,力图 360 度粘系学员。首先,提供一人饰多角、环抱式的学员服务,包括共享服务和私人服务,以满足学员需求。这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具备服务能力和专业知识。其次,注重「仪式感」,设计学习地图,从课程开始就提供游戏闯关的形式,并贯穿全程。第三,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个性化关卡,每个关卡代表一个知识点,学以致用让学员产生个人成就感。最后,为解决流量问题,提高用户粘性,进一步提供私人触达服务。结营后,私人运营持续,服务频率降低,同时通过举行「新享会」等活动,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粘合。有讲课堂相信,通过这些方案,可以提供更好的定制化服务,为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最后,在课程层面,强调「新课」的概念,即周期短、课程新、服务快。例如,以 AI 为创新点进行新课建设,让学员了解什么是 AI,以及用 AI 代替原来纯技能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技能。主打新课实操性,以「突破思维」代替传统守旧。最终,通过新课的冲击方式,产生大量优质的年轻客户群体,实现流量回捞并降低成本。
肖思琪表示,未来一定是服务的时代。只有优质的服务可以提高学员粘性、加强口碑,提高复购转销率和转介绍率。通过提高口碑扩大规模,减少对投流的依赖,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 的强势登场给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引发新一轮 AI+教育革命。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浪潮?小麦助教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姚斌分享《ChatGPT4.0:教育信息化的机会 or 陷阱?》的主题演讲。
小麦助教是一家全场景的教育机构服务商,主要为校外的教培机构和公立学校提供服务。成立以来,小麦助教服务了 5 万多家教培机构和 100 多家公立学校,覆盖了将近 120 万的从业人员。十年的经验表明,创新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必须不断创新,打造不同的产品矩阵来适应各种场景需求。
作为如今创新的「代名词」,ChatGPT 一经出世,就很快掀起了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的浪潮。如今,ChatGPT 已迭代至 4.0 版本,姚斌将其称为「集小成者」,虽然功能还不够完美,但已然非常强大。ChatGPT 究竟是何许人也?将给教育行业乃至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
通过亲自深入使用,姚斌总结出 ChatGPT 最突出的六个特点。一是具有「革命性」,生成性人工智能较之前面几代的能力特点而言,实际是「从 0 到 1」的跨越,这也决定了其应用性的巨大潜力。二是使用门槛非常低,这意味着很强的普及性。与国内部分人工智能产品在使用时需要一定的知识沉淀不同,ChatGPT 可以从易到难,逐步找到每个层级的使用者想要的答案,使用户即使只具备 10 分的水平,也能够得到一个 90 分的答案。这对于广大用户来说是巨大的优势。三是善解人意的「聊天属性」,作为一个聪明又博学的朋友,能够提供轻松、愉悦的聊天体验。四是涉猎行业极为广泛,不同于早期的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 有能力在各个行业成为大师级别的人物,伴随其对各个行业的渗透,将带来很多方面的颠覆性改变。五是亲民的运维成本,目前美国使用者一般为 20 美元/月,随着算力提升及硬件设备更新迭代,基本能成为全民可用的工具。六是自我进化的能力,生存机制决定了 ChatGPT 还将推出更多版本,满足更高、更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 ChatGPT 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工具。但姚斌认为,ChatGPT 是一把双刃剑,虽然 ChatGPT 可以天然地促进教育资源的高效和精准配置,具有重塑教育行业的巨大潜力;但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教育从业者需要深思熟虑,以确保其正面效应最大化,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
姚斌认为,「双刃剑」体现在教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首先,教育内容提供者是本轮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最大受益者,将迎来三个机会。一是内容创作如虎添翼,ChatGPT 可以根据现有内容及学生的反馈等进行修正和更新,极大提升内容创作的精准度和效率。二是利用 ChatGPT 完善反馈机制,帮助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三是先发的优势较之以前更加明显,头部企业将面临绝佳的机会。但风险在于,ChatGPT 的学习机制也可能颠覆原来的内容创作机制,使得原有经验失效,对企业的应对能力、应对速度都是很大的挑战。
对教育内容用户来说,一方面学会利用 ChatGPT,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降低选择成本,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更加高度的内卷,甚至是放弃思考的习惯。而对于教育工具供应商来说,一方面巨大的突破机会再次来临,另一方面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自保,成为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我们处在什么位置?未来要如何利用新的工具?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姚斌认为,首先要做到的是保持初心,回归本源,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初心是洗涤人心。如果我们将教育仅仅视为传授知识而忽视了情感思维和激励,那么将很快被淘汰。第二,教育工作者需要认清变革的本质,清楚自己在变革中的位置,并及时发现行业机会。第三,关注教育参与者的革新,例如家长在未来教育中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可能会导致教育服务模式的革新。第四,在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应该避免短视思维和「割韭菜」思维,注重产品的实际效果和对用户的价值。最后,保持对未知的恐惧,但勇敢地拥抱变化。姚斌认为,只要所有人能够适应并拥抱变化,就终究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立足下去,而且「活得比较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