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关于面向大众的羽毛球技术等级划分,中羽已经做得非常详细和完善了,这个划分更多是针对业余球友对自身实力的“鉴定”,以结果为导向。而本文的内容,是基于中羽1~9级的划分标准,尝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各等级的差异,有点类似“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区别。
文章里的观点源自于本人打球成长中的感想和感悟,以及结合身边所接触高水平球员作指导意见,希望能对大家突破之路有所帮助。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正文:
经常有球友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明明已经很系统地练球了,也练了挺长时间,教练也说我动作挺标准,为什么我就打不过球馆里那些姿势奇奇怪怪的老大爷?”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教练教过什么东西。在初学者阶段,我们通过不同的培训班,或者私教,开始掌握了步伐、高远球、正反手切换、吊球等等,教练会细心指导每一个动作,直到学员学会了从场地上各个方位处理来球。
“好了,那我都会了!”,在某一天你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动作后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想,如果打羽毛球能简单的拆解成一个个动作,每一个独立的部分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处理很好。
然而,在体育竞技里有一个东西叫“技战术”,而你的教练或者你从网上学习到的视频,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教你的“动作”而已——你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去熟悉掌握,把它逐渐成型和定型,学到的可能只是九牛一毛。
(达克效应认知曲线)
达克效应认知曲线告诉我们,初学者往往是无知无畏的,特别是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的“新手”,会误以为自己实力已经相当,能够挑战大多数看起来动作“平平无奇”的对手。而你不知道的是,对方很可能花了比你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努力才走到这一阶段,他们动作虽然不一定标准,但却拥有比你更多的经验,这个经验就是“技战术”。
技战术——简单来说就是“技术”+“战术”。网上对技战术的讨论非常多,但很少有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这里我把它拆分为6个要点,分别是:
1、脚步 2、手法 3、姿态 4、连贯 5、线路 6、时机
脚步——即脚步移动,如果把羽毛球运动的掌握理解为搭建“高楼”,那它就是“高楼的地基”,没有这个地基做基础,高楼迟早会“崩塌”;
手法——即击球手法,包括高远球、吊球、杀球、抽球、接杀球等等,它是高楼的“建筑结构”,非常复杂且具有多样性,是羽毛球运动的基本外在表现;
姿态——即姿态站位,你在球场上的站位,以及手的抬放位置、双脚的放置、重心高度、身体倾向等,决定了你对下一拍的处理程度;
连贯——即攻守连贯,将前面三者进行串联,每次攻击/防守后及时调整姿态,连贯起来,为下一次的攻击/防守做好充分的准备;
线路——即击球线路,它有远、近、高、低、直、斜等不同的线路选择,没有说哪个时刻哪个线路是最优解,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打法,和最大限度限制对手的打法;
时机——即击球时机,通过抢先/延后击球的时间达到控制对手的目的,如抢高点击球、假动作停顿、快速下压和连续平抽挡等,和击球线路一起搭配形成了个人球风。
在技战术的运用中,能将以上要点使用越熟练,彼此融合得越好,羽毛球技术水平越高。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你打不赢球馆里的老大爷?答案其实很简单,虽然你的脚步和手法可能比他们都更系统,更规范,但在球场上的姿态、连贯、线路和时机的表现上都一塌糊涂。在球场上有经验的对手,特别是双打,能轻易判断出你打球的弱点,从而使用你最不舒服的接球方式来控制你。这个时候的你,实战水平很可能只有3级左右,而因自我认识不够误认为自身已经达到4级或者更高。
如何提高技战术水平?一是通过正规的学习渠道,以养成良好的脚步和手法动作基础。二是通过练习和实战相结合,培养打球的姿态、连贯、线路和出球时机的意识。三是持之以恒,继续加强训练或实战,来形成肌肉记忆。为什么要肌肉记忆?因为羽毛球运动太快了,很多时候甚至须要靠本能反应来接球,光有意识是不足够的,这点在新手方面表现更明显——我知道这个球对方打高了,也知道要冲前下压,但一瞬间就是打歪了。
很多球友会问:“请教练真的那么重要吗?”,我在此的回答“是”。如果你只是抱着打打养生球的态度,那自学就可以了,但如果你希望自己能进一步提升,以后能和更高强度的对手竞技,那么找教练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这点在后面会详细叙述。
技战术是羽毛球运动最基础核心的部分,它由初学阶段贯彻至终,也就是不管我们是中羽1级还是中羽9级,它都是最重要的。然后,一连串疑问来了:我的技战术要练到什么程度才算可以?比我更强的高手强在哪里?这些高手之间怎么体现差距?如果技战术就是羽毛球的全部,那么我们只要把它提升到极致就可以,这个提升在前期可能呈阶梯状,但在后期应该是渐进的,而不是跳跃的。而事实上,即使是高水平球员的表现差距也非常明显,他们在不同时期甚至有着不同的实力。接下来,本人尝试通过一张图来解释这一连串的问题。
这是一个金字塔形的能力提升图,它一共分为5层,每上一层对下层的能力都会进行叠加:
1、最底层由“技战术”所构成,代表着羽毛球运动的根基;
2、第二层由“力量”所构成,它包含三点:球速、步速、启动;
3、第三层由“体力”所构成,它直接影响着前两者的衰减度;
4、第四层由“状态”所构成,它决定着单场比赛的上下限,以及失误率;
5、最顶层由“运气”所构成,它属于不可控因素,但却贯穿影响全场。
如果这些能力能够量化,且按比重进行分配,那么它们的分配大致是按以下比例逐层递减的:
技战术——40%、力量——30%、体力——20%、状态——10%
先简单讲述一下:技战术是能力组成的最重要部分,也是最基础部分,抛离了技战术,一切力量、体力和状态之类的毫无意义。从力量开始,每上一层开始对下层进行着影响和加成,具备力量意味着整个技战术的执行更加快速高效,而竞技本身追求的就是要“快”。体力对下层的影响更多是衰减值,再强的球员没有体力也会虎头蛇尾,它会导致整个技战术部分动作变形、力量减弱,毕竟羽毛球目前推行的三局两胜21分制对体力要求非常高,强如林丹、李宗伟、安赛龙等无一不是体力充沛的“怪物”。状态对单场比赛的影响非常大(前提是水平接近),最直接的反映是手感,它几乎对底下三层同时影响,并且是对上下限进行加幅或减幅。值得注意的是,状态好的球员,甚至能够突破体力衰减的人体生理规律,保持高能的表现。这点在服用兴奋剂上表现比较明显,运动员能突破身体疲劳限制而保持高状态水准,但副作用也十分大——这种行为严重透支着身体。俗话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但它无法被人们所掌控,状态可以培养,但运气是无法培养的。因此运气它不具备任何比重,而是属于额外的一个修正项,它对单场比赛影响微乎其微,但到关键分影响十分重大,同时对双方球员修正,总是遵从“人品守恒定律”
(误)。
要注意的是,金字塔的每一层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呈动态互相影响,只是上层对下层的影响更大,而下层占整个能力的比重更大。因此,现在能清晰地回答之前的一连串问题:技战术并不是能力的唯一要素,还有力量、体力、状态这三者影响着,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一个球员的能力水平,因此我们会看到为什么即使是国际球员,他们也会有很大的水平差异。我们甚至可以从中找到每个领域的佼佼者,如技战术方面会想起桃田,力量方面会想起李梓嘉,体力方面会想起奈良冈,状态方面会想起安赛龙。成年男子国际运动员代表了这个项目的能力巅峰,他们在下层几个要素里整体差异不会很大,但一旦只要某个环节出现短板,这个微小的差异就会被叠加放大,从而被对手抓住不放,继而击败。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