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教育的“双减”元年,教育培训行业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变革。
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正式打响“双减”第一炮。
截至今天,距离“双减”政策落地已经过去了150天,在这150天内,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纷纷缩减业务,转型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育信息化等新赛道。
尤其是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赛道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在政策支持、资本入驻、需求增长等多方面的因素叠加下,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今天我们主要来聊聊素质教育,目前,行业内对这一赛道的普遍认知为:不确定性极强。
尽管“双减”政策的实施为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素质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两座大山」,素质教育机构应该如何破局,才能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机构可持续发展?
01 素质教育面临的「两座大山」
1.非刚需、获客难:需探寻新的获客玩法和引流路径
“双减”政策的落地,有效遏止了教育培训市场烧钱获客、广告招生的现象,但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大背景下,机构“获客难、获客贵”的基本现状没有改变。
相较于学科培训,素质教育各细分赛道的很多课程效果都难以量化、学习周期长、缺乏相应评价标准等问题。
素质教育产品作为非「刚需」类教育产品,要如何让学生和家长积极为产品买单成为机构面临的最大问题。
对于素质教育机构来说,需要积极探寻新的获客玩法,结合线上引流方式来拓展获客渠道,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方式引流,形成完整闭环,才能有效提高获客效率。
2.扩张难、盈利难:长远发展还需积极探索新商业模式
「双减」后,教培机构的发展由增长逻辑转换为盈利逻辑。对于素质教育而言,面临着商业模式上规模扩张受限,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等痛点。
素质教育产品学习周期长、效果难量化、缺乏相应评价标准等现状也容易让素质教育机构陷入盈利难的困境中。加上「极其不确定」的外部环境,素质教育发展之路可谓是危机四伏。
机遇与挑战并存,“双减”政策的下发、美育纳入中考、国家政策对素质教育的支持等各方面都预示着素质教育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要想实现长远发展,素质教育机构还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02 素质教育机构需加快数字化转型
素质教育面临着获客难、盈利难两大痛点,单一的线下营业模式已经难以支撑机构可持续发展,亟需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搭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线上教育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来更好地运营和服务好用户。
很多素质教育培训机构通过泛知识场景数字化服务商创客匠人搭建了线上教育平台,以微信公众号、APP、小程序、PC网校等形式的知识店铺来链接线上线下。
例如,戴你唱歌网校、汉字研习社、乐龄圈、玛雅美术教育等都通过创客匠人搭建了数字化的平台,通过数字化课程呈现、精细化用户运营服务以及多样化营销获客活动、多维度商业变现形式,来满足机构和学员的不同需求。
结合直播课、视频课、音频课、专栏、知识套餐、训练营等多样化课程产品呈现形式,以及打卡、练习、作业、测评等互动督学工具,高效助力机构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实时监测学员学习效果,多维度跟进学员学习,不断优化课程,建立系统性的教学模式。
此外,素质教育机构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交互性,机构可以创建不同的社群、粉丝圈子等,对用户进行分组、定向运营,结合企微SCRM工具,不断为用户提供精细化课程服务,满足学员线上线下的学习体验需求。
除了打造丰富学习场景和课程内容以外,机构还可以为学员提供多样化营销服务,来打造素质教育机构的营销增长闭环。
03 积极探索新的获客方式和盈利模式
素质教育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后,才能更好地进行新的获客方式和盈利模式的探索。
在获客难、获客贵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机构可以通过线上口碑营销,也可以借助直播、短视频等线上手段来进行高效获客。
举个例子,美术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创客匠人系统开展线上直播公开课,可以在直播开始前通过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进行预告宣传,吸引意向用户关注;在直播时结合一键转播功能将直播转播到西瓜视频、快手、视频号、B站等十个短视频平台,覆盖多渠道流量,最大限度实现直播曝光,为直播进行高效引流;
直播同时,可以结合直播带货功能进行课程售卖,直接实现用户的变现;也可以插入一些直播抽奖、幸运大转盘等,活跃直播间氛围,让流量可以高效留存在直播间内。
除了通过系统直播进行获客转化外,还可以结合抖音生态进行引流和变现。素质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一键挂载创客匠人抖音小程序,实现课程内容的极速变现。
“双减”之下,素质教育赛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发展中面临的「两座大山」,机构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探索更适合新生态下的发展模式,才能更快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未来的素质教育赛道需要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和体验服务的玩家,如何才能破局,新转型的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